馬伯庸首部非虛構性歷史紀實:明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最近比較熱門的電視劇是《古董局中局》,該劇是根據馬伯庸先生同名小說改編而成。一開場就是市井小古董店老闆許願,接待了一個自稱英倫華僑的帥公子藥不然。第一次交手,許願拿出的“尖貨兒”三件有兩件仿冒明代物品:

明英宗蘇工雞骨白吊墜和明代中後期的玉方壺。


馬伯庸首部非虛構性歷史紀實:明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古董局中局》被譽為“關於古董鑑定、收藏、設局的百科全書式的小說”。可是,中國上下五千年,八十多個王朝,為什麼電視劇一開場出現的文玩只有明代呢?

也許僅僅是巧合吧。

不過,這個巧合讓我注意到了,馬伯庸先生最近的新作《顯微鏡下的大明》。


馬伯庸首部非虛構性歷史紀實:明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和馬伯庸以往的小說不同,《顯微鏡下的大明》是一本非虛構性的歷史紀實。

關於這本書的緣起,馬伯庸在序言裡說:“2014 年我和一位喜歡明史的朋友聊天,她講到萬曆年間徽州有一樁民間稅案騷亂,過程跌宕起伏,細節妙趣橫生,結局發人深省,這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然後,馬伯庸先生就去搜尋資料,發現學術界已經對類似的民間事件做了大量的研究了,只是對大部分人來說,閱讀原始史料太難了。於是,馬伯庸先生就用自己“妙筆”,輕鬆的話語寫給大家看。

和市面上研究明史的書籍不同,《顯微鏡下的大明》的主人公不是居於廟堂之上的高官和皇帝,而是市井中普通的小市民和基層公務員。

在《胥吏的盛宴——彭縣小吏舞弊案》一文裡的人物都是縣衙裡的“胥史”和“役”,用現在的話說,他們就是縣政府裡的合同工和臨時工了。

在《誰動了我的祖廟——楊幹院律政風雲》裡出場的人物,用現在的話說,他們就是村裡羅姓人家的族長,村裡寺廟的方丈佛熙和鎮上管理宗教事務主任法椿。

在《筆與灰的抉擇——婺源龍脈保衛戰》裡涉及的人,用現在的話說,他們就是縣高中部校長和學生,縣長和那些以挖石灰石為主營業務的小微企業老闆、個體工商戶等。

雖然,《顯微鏡下的大明》裡的人物職務非常的卑微,但是從他們的故事裡,我們看到的是整個大明王朝的運作模式。正如馬伯庸先生在序言裡所說:“它就像是一臺顯微鏡,通過檢驗一滴血、一個細胞的變化,來判斷整個人體的健康程度。”


馬伯庸首部非虛構性歷史紀實:明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學霸必須死——徽州絲絹案始末》裡,我們瞭解明王朝的稅收政策是如何執行以及糾錯機制的僵化。

《誰動了我的祖廟——楊幹院律政風雲》裡,我們看到是明王朝的法律運行體制。村民羅顯為了祖墳要打官司,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族中人,說明官司的利害關係,有錢出錢,沒錢出力。最後選了8個人處理官司事宜,籌措了4000兩銀子備用。當時,4000兩銀子可購買8000石糧食,一石等於現在120斤,總共96萬斤,折現就是270萬元左右。這個數字讓我們瞭解到兩點:明代打官司是很費錢的,還有就是當時的司法運作已經腐敗到了極點了,想要打贏官司就要處處打點,處處使錢了。


馬伯庸首部非虛構性歷史紀實:明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吸取了在縣裡吃虧的教訓,羅顯選擇到巡按察院上訴了。巡按察院的負責官員叫做“巡按御史”,他代表皇帝定期巡視各地,檢查地方政務。可以把其理解為一個空降的司法兼紀委官員,上可通天,只對皇上負責,地方政府管不著。就這麼一個地方,讓羅顯打贏了一次官司,可是不料他的對手法椿有極強的韌性又邪性,做事不擇手段。於是羅顯和法椿的官司起起伏伏,誣告與反誣告,人死了又復生等奇事迭生。這些事放在懸疑劇裡,故事情節已經反轉了好幾個180度了,精彩程度不亞於福爾摩斯小說。最後,你就不得不感嘆:明代普通老百姓的法律智慧這麼厲害啊。

在《顯微鏡下的大明》一書裡,沒有高屋建瓴的宏大敘事,沒有燭照天下,明見萬里的大人物風骨,只有小人物的地氣。這種地氣是普通老百姓的視角去看國家的政策與自己日常生活的實際聯繫,多交一份稅等於少吃了幾頓飯,就這麼簡單。

餘秋雨說:“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了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嘆息。”

當你在歷史煙波浩渺的資料裡找不到出口,不如找點空閒閱讀這本從小人物的生活裡折射的明代政治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