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育兒真理”,只會貽害孩子一生

如今資訊發達,作為父母,只需要動動手指,就會有大把心儀的家庭教育供應我們空白的大腦和教育觀念。

可這些教育真經,真的對孩子有益處嗎?

其實,如果只感覺標題或文字表面的意思去解決孩子的問題,真經也會變成假經。

真正的教育,不是做表面功夫,而是要找到孩子身上的具體問題,以及成因和解決方案。

有些“育兒真理”,只會貽害孩子一生

真經一:你負責兇,我負責哄默默三歲了,她的玩具總是被丟的到處都是。對於媽媽的教訓,默默總是不能接受,還會發脾氣。結果,媽媽和爸爸商量,兩人表演起了雙簧,媽媽兇女兒,爸爸充當和事佬。

可每次合作都讓女兒鑽了空子,不但女兒依舊我行我素,夫妻倆還幾次因為意見不合而吵起來。

點評:

由於,父母倆對於你唱紅臉我唱白臉的理解有誤,導致真經變成了假經。

默默父母的做法不但沒有教育好孩子,還讓孩子產生了“投機取巧”“見縫插針”的小聰明。

就算父母倆個人意見出現了分歧,也不建議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應該完全遵守彼此商量的角色,儘可能的維持一致性。別說是相互指責,就算是一拍而散的做法都是錯誤的,不可取的。

再說,孩子的教育要保持著規律性,絕對不能根據自己的情緒而時常改變,今天不聞不問,明天事無鉅細,後天突然又棍棒相加。這樣做,孩子的關注點就不會在學習上,而是在觀察父母的情緒上了。

有些“育兒真理”,只會貽害孩子一生

真經二:只要孩子乖,就得及時鼓勵,並充分滿足孩子的願望。現在教育中的好多父母都是這樣做的,假裝看不見孩子的缺點,目的是弱化孩子的問題,而及時鼓勵孩子的優點,只要孩子表現的好立即表揚出來,讓他強化自己對的做法。

點評:

表面上看,這有什麼不對的呢?可如果當有一天你發現,自己的孩子具有雙重人格或過於強烈的表演型人格時,你一定會後悔自己的教育辦法。

畢竟,人無完人,孩子也一樣,如果你發現你只有優點,而沒有優點時,就要小心了,他的心靈一定被壓抑或掩藏起來了,這些心理問題一旦堆積到一個臨界點,是非常危險的,沒有人會與預計出他的威力或者將可能會發生什麼。

所以,孩子做了,就要告訴他,你這樣做不對,但如果是本性,沒有危害性,我們作為父母要學會接受。

有些“育兒真理”,只會貽害孩子一生

如果孩子做的對,我們就事論事,你做的對好,但不會得到獎勵,因為這是孩子本該具備的素質。

這樣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會很強大,同時,他也能夠正視自己的身上的功與過,對與錯。能夠接受真實的不完美的自己。

其實,當父母真的不容易,你要學會自己完善自己,同時不斷的學習瞭解自己,瞭解孩子,起碼能夠做到知己知彼。

而在遇到問題時,能夠有強大的心理,不是一味的自責或指責,而是找到問題的癥結,以良好的心態加以教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孩子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既然是百年大業,,就不要急於求成。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至於真理,沒有經得起千百年經驗和打磨的所謂“真理”,不信也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