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請保持初心,不要“貪得無厭”

01 在教育中的"貪得無厭",會讓孩子失去成長的力量

大人對孩子的要求,常常會出現這樣一種很奇怪的現象:

當孩子表現越來越差時,我們就會把期望越降越低;而當他的表現越來越好時,我們的要求卻變得越來越高。

幾乎每個孩子在剛出生時,父母都會對他抱以很大的期望,希望他幸福、成功,可以超越父母,過上一種理想的生活,實現我們難以實現的願望。

可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我們的很多期望漸漸落空。當孩子越來越普通,甚至很多地方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

我們從痛苦抓狂被迫轉為接受,漸漸地,把期望越降越低,最後變得沒有要求,只要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就好。

有一個二胎家庭,哥哥因為父母把注意力放在比自己小2歲的弟弟身上、不再關注自己而拒絕長大。

他希望自己變得和弟弟一樣小,以求得同樣的關愛。從弟弟出生後不久,他漸漸變得不吃飯,身體越來越差。

媽媽非常苦惱,她的唯一要求變成了:只要哥哥肯吃飯就好。

後來,在別人的幫助下,媽媽開始關心男孩,讓他意識到自己是和弟弟不一樣的,他的存在也是有價值的,於是他不再拒絕吃飯了。

照理說,媽媽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她應該滿意了。

可沒過幾天,媽媽又不滿足了,著急地把要求提高,希望他能夠專心吃飯,能夠吃得又快又好。

這就是教育中對孩子要求的"貪得無厭"心態:好了,要求更好;進步了,希望進步更多更快。可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孩子就會停止努力,不再進步。

因為他不想自己越進步,壓力越大。要讓自己處於一種比較舒服的狀態,他就只能停止進步。

教育,請保持初心,不要“貪得無厭”

Sunflower sprout on green bokeh

02教育孩子,請不要丟失了初心

很多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容易由最初的愛漸漸演變成了想要"回報"的慾望,漸漸丟失了初心。

因為功利和攀比迷惑了內心,焦慮幾乎成了他們的通病,並把這種焦慮傳遞給了孩子。

例如,家裡有一個孩子,平時表現本來不錯,可是有一天家長髮現同事家的孩子英語講得比自家孩子好多了,就開始要求孩子提高英語成績,向同事的孩子靠齊。

別人家的孩子,常常被父母做為要求孩子的參照:為什麼人家可以做到,你不能做到?

可孩子真正擅長什麼,他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了人,卻很少人去關心和在意。

如果我們按照這樣的邏輯來要求孩子,就很容易丟失了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教育初衷。

而孩子,因為要按照別人的標準來活,自我體系無法很好地建立起來,長大後很容易活成一個空心人。

他的內心不會有力量,因為原始的生命動力被人為瓦解了,內心世界已被外界各方拉扯得七零八落。

長期的身不由己之後,他已經不再是自己,需要外界與他人的肯定來維持自己的價值感和動力的。

這樣的人生很脆弱,只要別人不再支持和肯定,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世界瞬間崩潰。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長大後隨波逐流、渾渾噩噩,甚至有的孩子一遇到小挫折或不如意就輕易地放棄生命。

如果一個人自己的體系沒有構建起來,父母再怎麼使勁和著急也白費。就像是一扇門,裡面的人如果不開門,外面怎麼用力敲門都沒有用。

教育,請保持初心,不要“貪得無厭”

03我們的力量不在於看上去有多快樂,而在於我們的心離人生真相有多近

父母是孩子自我體系的最初構建者,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保持初心,才能塑造出真正有力量的生命。

在孩子人格形成的關鍵期12歲之前,不要過多地去人為干涉、包辦和打斷他的正常行為,那是他們用自身的參與和體驗在探索世界、構建自我。

如果他們總是被別人的系統來干擾和要求,被別人安排而不是自己內心的決定,漸漸他們就會失去了決定的能力,最終迷失自己,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十幾歲,正是孩子尋找人生方向的關鍵期,父母的正確引導,將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楊絳說:"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她在一個融洽而優裕的環境中長大,年輕時不知世事。當她嚴肅認真地考慮自己"該"學什麼時,父親告訴她:"沒有什麼該不該,最喜歡什麼,就學什麼。"父親說,喜歡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她照做了,成了一名作家。

而能夠傾聽內心聲音的前提,是沒有失去自己。

白巖松在《光陰的故事》演講中說:

每一個人偶爾要拿自己的18歲來問問自己:你是當初自己要活的那個樣子嗎?

18歲那年,他買了《朦朧詩選》,聽了崔健的《一無所有》,看了古龍的《多情劍客無情劍》,多年後發現自己的文字風格和性格受到的最大影響就是朦朧詩、搖滾樂、古龍。

18歲你遭遇了什麼,你就可能攜帶什麼上路。

教育,請保持初心,不要“貪得無厭”

04 不迷失自我的孩子,才能順應時代的呼喚,贏在未來。

尤瓦爾·赫拉利在《今日簡史》中寫道,我們處在一個信息爆炸但多半都沒用的世界,保持清晰的見解和質疑的精神,在這個時代是一種力量。

我們無法給孩子把控一輩子的方向,教育也是一樣。

面對越來越沒有確定性的未來世界,家庭教育中的很多經驗將不再靈驗,大人的話不再是安全選項,甚至還可能是過時的偏見。

學校教育裡教給孩子的很多信息和既有技能也將會很快過時。

當人生的"非線性"漸漸成了常態,穩定也將會成為一種奢侈品。隨著科技的發展,會有大量聞所未聞的新工種不斷湧現,舊工種則不斷被淘汰,一個人可能每5年就得換一次行業。

這樣的形勢下,家長和老師要教給孩子的是擁抱變化的能力,而不是知識信息和某些具體技能。

這樣的時代和未來,更需要孩子具有清醒的自我認知和獨立思考分析判斷的能力。

因為,隨著生物技術和機器學習的不斷進步,人類最深層的情緒和慾望也將會隨時被掌控和操控。

到時我們的孩子要靠什麼來立足於未來?

這就需要他們清楚瞭解自己的人生目標,堅定方向,為自己的人生保留決策權,才能不被無孔不入的各種迷惑信息所侵蝕和瓦解心智。

赫拉利說,當未來的機器替代了人類的大部分工作,人類作為一種具有虛構能力的生物,對人生的滿意度將主要來自對自身意義和社會認同的追求,這可能比對工作的追求更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