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嚴監管、市場疲軟、競爭激烈的中國再保險,聽於巍東講突圍之道

對嚴監管、市場疲軟、競爭激烈的中國再保險,聽於巍東講突圍之道

關於轉型,這是整個保險行業的事情,中國的再保險公司亦是如此。在全球來看,中國的再保險市場發展相對較晚,與近180家財、壽險公司相比,境內再保險公司體量尚小。

2009年,監管部門批准法國再保險公司北京分公司在中國開展相關保險業務,營運時間至今將近10年,長期的本土化過程中,法再北分也形成了對中國再保市場有著他們獨到的見解。

2018年12月27日,《中國網》與《今日保》聯合主辦的“2018中國保險轉型發展高峰論壇”上,法國再保險公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於巍東發表了“中國再保險市場的挑戰和發展轉型”的主題講話,系統而深刻的對中國再保險市場的現狀進行了分析,探討了中國再保險市場的機遇和挑戰,以及以法國再保險公司的建築質量潛在缺陷保險為例分享了中國再保險市場路徑探索的思考。

中國再保險市場6大現狀分析

中國再保險市場規模:

中國已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從全球角度來講,中國市場也是最重要的新興保險市場。但是中國的再保險市場發展相對較晚。從業務經營方面來講,根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上半年,境內13家再保險公司總營業收入1013億,其中中資再保險公司市場佔比80%,外資佔20%。

2017年世界再保險前10強:

對嚴監管、市場疲軟、競爭激烈的中國再保險,聽於巍東講突圍之道

全球最大、實力最強的再保險公司都已經入駐中國保險市場,不管是慕尼黑再、瑞士再、漢諾威再、大韓再都在中國設立了自己的分支機構。在這裡,我們沒有把勞合社放在裡面,因為勞合社不純粹做再保險,勞合社在中國既有直保也有再保牌照,所以世界排名時有時候不把它作為純粹的專業再保險公司。

中國再保險市場經營主體:

目前,在中國再保險登記平臺註冊的中國再保險市場經營主體共642家,包括境內註冊的專業再保險公司、外資再保險公司分公司、經營再保險業務的直保公司、境外專業再保險公司和保險公司。在中國再保險登記平臺註冊的再保險經紀公司共229家。中國境內大概有13家再保險公司,其實中再集團在這13家裡又佔了3家,因為有中國再保險集團,中國財產再保險和中國人壽再保險,他們都屬於中再集團。不管是慕尼黑再還是瑞再,他們在全球範圍內也經營保險公司,瑞士再在中國也有一家保險公司。這是13家中國境內的專業再保險公司名單。

對嚴監管、市場疲軟、競爭激烈的中國再保險,聽於巍東講突圍之道

再保險的主要作用和功能:

簡單來講,再保險公司有個特點,它的經營是全球性的經營,真正的專業再保險公司經營範圍一定是全球,而不是在某一個特別專注的市場。

因此,它能夠做到,在全球範圍內分散風險,以提高保險公司的承保能力,這點尤其體現在巨災、大型商業保險以及特殊風險;同時,它也能指導保險公司審慎經營,在防範、化解保險業系統性風險,這樣以發揮它所謂的“穩定器”或“安全閥”的作用。

再保險市場有利於直保市場承保能力,也有助於擴展保險業傳統的可保範圍。

再保險另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再保險實際對保險公司來講,是個技術引進的窗口,再保險公司可以通過承保定價、風險管理、技術轉讓、客戶服務等多種手段把先進的理念和技術直接傳導給直保公司,以支持直保公司加強承保、理賠管理、技術創新,改善業務質量,提高風險技術管理,在這個過程中提升和加強我們保險公司的市場地位。

中國再保險市場上有幾個特點:

第一,同一再保險公司可以同時經營壽險再保險和非壽險再保險業務。這是再保險公司和保險公司的區別。

第二,國內再保險公司一般都是以國內業務分入為主,國際業務分入佔比比較小。

第三,國內的再保險業務是以比例分保為主,非比例分保佔比很小。也就是說中國的再保險市場實際是一個比例再保險市場。

第四,全險種成數協議分保在再保險費金額中佔有主導地位,且以保險金額為基礎。

第五,保險公司的再分保業務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我們主要指的是臨分。

第六,由於保險公司在再保險的介入,臨分價格指導作用在中國保險市場上作用不是那麼明顯。

第七,與國際再保險市場相比,國內再保險市場承保能力相應過剩,已經很多年出現這種情況了。

第八,償二代的償付能力監管體系對資本和風險管理能力要求在全球都是比較高的。

再保險市場部分功能缺失,主要表現在:

1、臨分市場供應缺失,理論上講,在業務上,尤其是巨災,大型商業保險有特殊風險,不管是承保範圍還是保費是否恰當,可能會排解不出去,但這種現象在今天中國的再保險市場上,基本上不多。

2、國內部分保險公司開展分入業務,尤其是某些中小型保險公司與再保險公司之間開展互換業務,影響了再保險定價和條件,從長遠來看,會影響我國再保險市場發揮其價格調整和風險分散的作用。

3、國內某些保險公司有一定的“惜分”現象,風險意識淡薄,受短期經濟利益的驅動較重,而對財務穩定性和風險分散要求重視不足。

4、巨災保險保障機制尚未全面建立,再保險發揮的作用有限。

中國再保險市場3大挑戰與2大機遇

中國再保險市場整體有點疲軟。再保險市場,由於償二代的實施釋放了規模較大的保險公司的承保能力,導致再保險市場總需求明顯下降,市場趨於疲軟。再保險需求不再與直保業務規模相關聯,而與其風險掛鉤,過去分保費收入較大的業務條線面臨收縮。再保險公司的分保費收入承壓,佔產險分保比較大的車險保費對再保的需求是大幅度下降。

中國再保險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隨著市場需求不斷變化,國內再保險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這主要表現在多家境內外機構正在或即將申請再保險公司牌照,比如,今年,大韓再已經拿到了牌照,將在上海設立分公司。

保險業的嚴監管將來是新常態。2018年以來,中國銀保監會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和全國“兩會”精神,嚴厲整治各類違法違規行為。根據銀保監會數據,在2018年前三個月就已經處罰了保險業機構646家次,責令停止新業務的有12家次,受處罰責任人員798人次,罰款合計2861.85萬元,取消了任職資格及禁止從業107人。

當然,我們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為保險業創造了巨大的戰略機遇。“一帶一路”建設是保險業全面融入國家戰略,擴大對外開放,實現行業跨越式發展的有利契機,對於提高我國保險業國際化能力和水平、增強國際競爭力、促進我國由保險大國向保險強國轉變具有重要的意義。保險業作為風險管理的特殊行業,自身特點決定著行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具有天然優勢,能夠為“一帶一路”跨境合作提供權變的風險保障與服務,減輕我國企業“走出去”的後顧之憂,加快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保險科技應用增長明顯。保險科技的投入力度加大,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廣泛運用於產品創新、報銷營銷和公司內部管理等方面,依託於互聯網保險對部分標準化的傳統保險的快速替代以及場景創新產品都會帶來的增量市場。互聯網保險創新業務保持高速增長,互聯網巨頭推動了保險佈局,比如阿里巴巴、百度、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巨頭,結合自身的用戶流量數據優勢,通過與保險公司合作,建立保險公司等方式佈局保險業。

中國再保險已經處在了一個十字路口,再保險承保能力已經不再是市場考量的首要因素,再保險公司必須創新提供多元化的增值服務才能滿足保險公司的需求。在償二代的監管體制下,再保險除了提供風險轉移和提升資本運作效率外,對保險公司的險種配置和業務組合優化也應起到積極的作用。我認為,再保險公司應該根據保險公司以及終端客戶具體需求來提供自己的服務,而不是自己有什麼產品,來推銷自己的產品,只有對再保險服務,保險定位有了充分的認識,才能使再保險更好地服務於保險業以及國民經濟的發展。

中國再保險市場發展路徑探索:以IDI為例

我想用法國再保險具體實例來談一下我們的具體想法,我們總的思路是:

1、以技術服務為核心,深入研究客戶端服務需求。

2、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為後盾,公共高科技支持。

3、以本地市場需求為基本出發點,以技術引進和技術創新相結合。

在中國,大家的生活質量都提高了,生活質量提高有個很明顯的特點,很多人通過努力都購買自己居住的房子,建築業在這些年有了非常大的發展,消費者買這個房子實際對工薪階層來講是舉全家之力買這套房子,有的時候房屋質量不盡如人意,我們根據市場實際情況,中國住宅市場現狀是,個人業主作為住宅最終產權人和使用人,目前無法在建設過程中合理維護自身的利益,主體定位缺失。

在中國市場上有這麼一個現象——項目公司,項目公司不僅僅存在於開發商,還包括施工單位。項目公司是為這個項目而成立的公司,一旦項目結束,帳目清理完之後這個公司就可以消失了,在實際過程中,有時,消費者在買到這個房屋幾年以後發生房屋漏水,不均勻沉降時,不知道找誰去投訴,因為你找到開發商的時候,開發商已經不存在了;或者你找到開發商,開發商去找施工單位,施工單位可能也不存在了;或者兩者都存在但是施工方沒有能力去承擔維修的任務。這就是主體地位缺失。

對嚴監管、市場疲軟、競爭激烈的中國再保險,聽於巍東講突圍之道

在這種情況下,法再北分和境內的保險公司引進了一個產品叫建築質量潛在缺陷保險(IDI)。通過工程質量機構施工的全過程介入,保單是在竣工誕生以後才開始理賠,但施工一開始保險公司就直接介入,也就是防災防損大大早於保險公司的責任理賠期。

這個產品在法國已經實施了三十多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時也建立了龐大的損失數據庫,法再北分將國際建築領域保險成熟經驗引入中國可以彌補這一領域的空白,少走彎路。中國再保險市場的發展現狀和政府主導的現狀更適合發展該產品,它是個強制性產品,這個產品有利於社會統一管理,保險公司也就通過保險發揮了社會管理作用,提高了管理的數據全面性、準確性。

社會中發生的很多倒樓事件,我們都是通過公開媒體知道,如果沒有這張建築質量潛在缺陷保單的話,這個費用都將由政府來承擔的。而突發性事件,在政府的預算中是沒有這筆錢來修補這些房屋的。

在建設項目裡,有建築不同方,有勘察、設計、施工、業主、政府、材料供應商、監理,所有這些人中只關注建築質量的就是保險公司,因為保險公司需要儘量減少賠款。而保險公司需要通過風險質量工程管理機構來監督建築質量,這個機構實際是個工程諮詢公司,但保險公司沒有那麼強的技術人員,必須委託第三方。保險公司只對建築質量負責,所以,它和其他所有這些人的利益是不一樣的。

舉例,業主買了一套房子,五年以後房子發生了損壞,因為一般情況下,業主買房子是跟開發商買的,所以業主去找開發商,但是很可能開發商不存在了;如果開發商存在,開發商找施工單位,施工單位還在而且還有能力的話才會去修理這個房子。

否則業主怎麼辦呢?比如,如果發生不均勻沉降,為什麼會發生建築物建成以後發生不均勻沉降呢?建築領域裡有個現象,非即時顯現性,由於材料、施工、設計、勘察等等原因,在建築裡是有問題的,這些問題不是一下能顯示出來的,只有在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它才會顯現。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不均勻沉降,不均勻沉降造成的就是“樓歪歪”、“樓倒倒”的情況。這樣的話,整樓都會發生問題,如果發生這樣的問題,首先,業主會用一定的力量告到法院;其次,因為牽扯的人比較多,解決不好會造成群體事件,這樣到最後又告到了法院。法院對建築業也不懂,所以法院還需要行業專家來進行評估,評估是需要時間的,提供最後的評估報告之後才能找到誰是責任人,這是漫長的過程。在這期間,業主的根本利益是得不到保障的。

有了這張保單,業主出了問題就變得很簡單,業主可直接找保險公司賠付,保險公司責任也很簡單,保險公司就看兩件事兒,第一,保單在不在我的保障期限內;第二,保單在不在我的保障範圍內。在這兩個判斷的基礎上,保險公司能夠很快做出結論,賠與不賠,比上面的就要簡單得多,確實能保障我們小業主的最終利益。

對嚴監管、市場疲軟、競爭激烈的中國再保險,聽於巍東講突圍之道

上面這張保單也是經歷了很長時間才出現的,這根據法國1768年《拿破崙法典》,1978年《法國斯皮內塔法》的相關條款進行了細化,我們利用法國建築質量署建立了建築質量大數據,當然,法國再保險集團在全球中這方面也是非常領先的再保險集團。

法再北分在引入國際建築質量潛在缺陷保險的轉型思路是:

將國際建築質量潛在缺陷保險成熟經驗引入到了中國,並且提供了定價、諮詢、承保、理賠全方位服務,以技術服務為核心——“突出技術服務定位,再保險是風險管理的藝術”。

與保險公司一起面對最終客戶需求,積極參與建築質量潛在缺陷產品的研發,以數據庫等科技手段為後盾,提供經驗支持。參與政府關於建築質量潛在缺陷保險的立法討論,給予技術層面的經驗諮詢和技術支持——“參與前端的產品開發,將風險管理前移”。

一定要以本地市場需求為基本出發點,因地制宜。比如說,上海在建築方面尤其是住宅建設方面有自己的特性,由於地理位置所決定,上海的地基很軟,所以住宅地基一般都是樁基。如果我們把這個產品推到深圳、廣州,它就有海沙的問題,所以說,每個地方和每個地方不一樣,我們一定要因地制宜。技術引進和技術創新都是以服務於本地市場為根本目的——“國際經驗也必須適宜本地,真正本地化”。

法再北分攜手太平洋產險和上海市政府共同探討,經過上海市地方立法確定了實施細則,在2012年,法再北分推出了國內第一張真正意義上的建築質量潛在缺陷保險,並且取得了積極的效果,目前這個保險在上海市是強制性保險。

這張保單必須有建築工程質量風險管理機構的施工全過程介入,通過這張保單有效提高了建築質量,同時,加強了和第三方機構的服務。上海建築質量在全國雖然不是唯一的,應該是屬於最好的,儘管如此,大的業務,每個項目都有防水漏水的問題,玻璃破碎也是個很大的問題,外牆保溫也是。我們通過和建築管理部門加強溝通,建築管理部門監控將不是拍腦袋認為哪家做得好,哪家不好,通過保險業提供的數據來監管各個單位的。

對嚴監管、市場疲軟、競爭激烈的中國再保險,聽於巍東講突圍之道

對嚴監管、市場疲軟、競爭激烈的中國再保險,聽於巍東講突圍之道

通過這項保險改善了建築質量。

(以上內容未經演講者確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