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單日暴漲近9% 6000億的中石化卻突然暴跌7%:到底為了啥?

原油單日暴漲近9% 6000億的中石化卻突然暴跌7%:到底為了啥?

12月27日,中石化突然熄火。

今天下午一開盤,有著股市“超級航母”之稱的中國石化就開始呈現斷崖式下跌,從上漲1%急挫到接近-7%。截至收盤,中國石化股價為5.25元/股,跌幅達6.75%,總市值6356億元,A股市值蒸發460億元。也創下了近兩年的新低。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一日,紐約商業交易所明年2月份交割的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WTI)期貨價格大幅上漲4.69美元,報收於每桶46.22美元,漲幅為8.6%,創下了自2016年11月30日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據道瓊斯市場數據(Dow Jones Market Data)提供的數據顯示,按即月合約計算,WTI期貨在週一的交易中創下了自2017年7月21日起來的最低水平,在上週的整體交易中也累計大跌11.4%。本月截至目前為止,WTI期貨價格仍舊累計下跌了9.25%左右。

原油單日暴漲近9% 6000億的中石化卻突然暴跌7%:到底為了啥?

與此同時,倫敦ICE歐洲期貨交易所明年2月份交割的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也上漲4美元,報收於每桶54.47美元,漲幅為7.9%,創下了自2016年11月30日以來的最大單日百分比漲幅。12月份截至目前為止,布倫特油價累計下跌了7%以上。

據媒體報道,中國石化股價突然暴跌與高管停職有關。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陳波和黨委書記詹麒,確認因工作原因停職,由副總經理陳崗主持行政工作;目前,中聯合石化各項工作運行正常。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聯合石油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中國中化集團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石油外貿公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經營管理。公司於1993年1月8日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註冊成立,註冊資金12.7億元人民幣,是中國最大的國際貿易公司。

原油單日暴漲近9% 6000億的中石化卻突然暴跌7%:到底為了啥?

對於中國石化27日的大跌,市場有傳聞稱,中聯合石化前述被停職的一名高管以70美元/桶以上的價格買漲原油期貨,交易量超過3000萬桶,以目前的原油價格為參考,前述交易可能導致中聯合石化數億美元的虧損。截至記者發稿,該消息尚未得到證實。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問題。但如果真的是交易失誤,那麼金額上幾億美元肯定打不住,有可能會要超過中航油當年虧損的規模。

那麼中航油當年遭遇了什麼呢?

2003年4月,中航油集團被批准進行境外期貨交易。在總裁陳久霖的帶領下,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從一個瀕臨破產的貿易型企業成為國際性石油公司,淨資產從1997年起步的21.9萬美元快速增長為2003年的1億多美元,總資產近30億,可謂“買來一個石油帝國”,一時成為資本市場的明星。陳久霖被《世界經濟論壇》評選為“亞洲經濟新領袖”,併入選“北大傑出校友”名錄。

原油單日暴漲近9% 6000億的中石化卻突然暴跌7%:到底為了啥?

2003年下半年,中航油開始交易石油期權,初涉及200萬桶,中航油獲利。但好久不長。2004年一季度:油價攀升導致公司潛虧580萬美元,公司決定延期交割合同,期望油價能下跌;持倉隨之增加。

情況比想象的還要糟糕。2004年二季度:隨著油價持續升高,公司的賬面虧損額增加到3000萬美元左右,公司因而決定再延後到2005年和2006年才交割;持倉再次增加。當年10月油價再創新高,公司此時的持倉達5200萬桶石油,賬面虧損再度大增。

紙肯定保不住火。2004年10月10日:首次向母公司呈報交易和賬面虧損。為了追加保證金,已耗盡近2600萬美元的營運資本、1.2億美元銀團貸款和6800萬元應收賬款。賬面虧損高達1.8億美元。

隨後的情況近乎失控。10月20日:母公司提前配售15%的股票,將所得的1.08億美元資金貸款給中航油。10月26日和28日:公司因無法補加一些合同的保證金而遭逼倉,蒙受1.32億美元實際虧損。11月8日到25日:繼續遭逼倉,截至25日的實際虧損達3.81億美元。12月1日,在虧損5.5億美元后,陳久霖不得不向新加坡高等法院陳述真相,以求破產保護。

原油單日暴漲近9% 6000億的中石化卻突然暴跌7%:到底為了啥?

換句話說,陳久霖不到一年時間就虧掉了5.5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45億元。

如今,傳中聯合石化也是因為交易鉅虧而導致停職。那麼初步估計損失可能也在幾十億元左右。


(關注一切與財經有關的新聞。新聞線索請(請備註單位、職務、姓名)私信聯繫。【財經雜壇】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