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始建于顺治元年的宣化财神庙因何而来?堪称神迹!

古城宣化素有“陆路商埠”之称,从古至今都是京、津连接冀、晋、蒙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这也是宣化商业历来繁荣昌盛的原因。到过宣化的人都知道,财神庙商业街是宣化商业的黄金之地,而这条商业街的名称由来,是因这里有一座始建于清代顺治元年的财神庙,这也是清朝时京城以西唯一设在府城专供财神的庙宇。古往今来,宣化财神庙历经400年风雨而长盛不衰,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财神文化,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传说。

「民间传说」始建于顺治元年的宣化财神庙因何而来?堪称神迹!

铸币不利兴建财神庙

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入京师,明崇祯帝在紫禁城后的煤山自缢而死,明朝灭亡。满洲清军在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入关,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农民军,在天下中枢北京定都,年仅六岁的清顺治帝在紫禁城举行登基大典,宣布“兹定鼎燕京,以绥中国”,史为顺治元年,开始了清朝政府对中国长达268年的统治。由于战乱动荡,钱财匮乏,经济陷入瘫痪。顺治元年,清朝政府为了扭转局面,入关后立即恢复铸币,在工部和户部设立宝源和宝泉两个中央造币厂。同年十一月又下诏,在直隶省开设宣府铸钱局和天津蓟镇铸钱局。

「民间传说」始建于顺治元年的宣化财神庙因何而来?堪称神迹!

接到这一诏书后,宣府巡抚李鉴是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朝廷在龙兴之初就将此重任交付给自己,干得好既可解朝廷的经济窘迫,又是自己的政绩,又为本地百姓谋了一条富裕路子。担心的是,虽然宣化城内从明朝天启年间开始到明末就一直设有铸钱局,铸币遗留下的设施、黄铜、制钱不少,但因几经战乱,停办多年,设施破损严重,匠人多已不在,短时间内难以铸出可以流通的钱币,怕有负朝廷重望。于是,他一方面派人在明朝铸币局原址(在今张家口市宣化区和平街西段路北原宣化工程机械厂西厂旧址)修整、扩建厂房、购置设施,另一方面便广发告示,召集原铸币局的匠人和有铸造经验的手艺人来新建的铸币局工作,同时还从京城宝源中央造币厂请来两位师傅指导铸币事宜。

「民间传说」始建于顺治元年的宣化财神庙因何而来?堪称神迹!

半个多月的时间万事俱备,李巡抚心中的大石头也落地了,只等着腊月初一正式开炉,新春伊始便献上新铸造钱币,实为大功一件。当时,宣府铸钱局采用的是翻砂铸造工艺,在开铸钱币之前,先用至洁的象牙雕刻设计“顺治通宝”样钱,后根据样钱以精铜凿成祖钱,再用祖钱翻砂铸母钱,以后开铸,则用母钱做成印模注入铜液而成树枝形的钱树,然后逐一截断磨锉加工,便完成了一枚枚铜钱。一切都按部就班的准备就绪,谁承想,正式开炉后,一连三炉铜液倒入印模中,铸造出的铜钱均是胎体不均、字文模糊、色泽发暗,成色不佳。眼看着年节将近还寸功未进,李巡抚着实心烦,郁闷之下,信步走到宣化朝阳观散心。宣化朝玄观为元代古刹,长春真人丘处机曾先后两次在此挂单近两年之久,在历史上颇有名气,虽经战乱但仍然香火旺盛,如今的观主张至清道长仙风道骨、博学多闻,与巡抚李鉴为多年至交。两人相见后,张道长看李鉴愁眉不展,便问其所为何事?李巡抚即将宣府铸钱局的事告知,只见张道长听此一说,微微一笑,道:“巡抚大人可知是何原因吗?”李巡抚答道:“铸币局设施齐备,铸币师傅技术精湛,用的材质也是上好黄铜,实在想不出为何会如此。道长若知缘由,还请告诉本府!”张道长才将所知说了出来,原来宣府在明朝时即为九边重地,为各族汇聚商贸交易的陆路商埠,本为财富汇聚之所,但因连年战火,冲了财脉、散了财路,不能聚财敛气,故此才出现所铸铜钱成色不佳的情况。李巡抚慌忙问可有解决之法,张道长说:“此事也不难,只要在城内财源之处建一座供奉华夏第一正财神赵公明的财神庙,便可起到养财聚气之用,宣府因战祸而冲散了的财脉、财路便能随之复原且更胜从前。”听此一说,李巡抚大喜,当即决定着手开始兴建宣化财神庙。

「民间传说」始建于顺治元年的宣化财神庙因何而来?堪称神迹!

经张道长推演,宣化城内是以钟鼓楼为中轴线,财源应在与中轴线相邻的西方,又因鼓楼西北方向为明成化六年整顿边防时期在宣化兴建的时恩寺,为福泽深厚之地,以福引财,故宣化城财源必在鼓楼西南方向,所以最终确定了财神庙的修建地址。因为时间紧迫,决定先修建财神庙主殿,其他配殿等设施年后再行修建。

建庙宇、塑神像……紧张而且忙碌的一个月时间眨眼就过,终于,财神庙主殿建成了。农历小年,财神庙举行开光仪式,宣府铸钱局同时重新开炉铸币,说来也是奇怪,当天所铸出的铜钱质地紧密细致、色泽鲜亮,成色与京城中央造币厂所铸钱币不相上。李巡抚立即派人快马加鞭将新铸的铜钱呈送给朝廷,摄政王多尔衮大喜,大清朝龙兴元年,地方铸币局竟可铸得如此成色的钱币,实乃瑞兆,当即请旨对宣府巡抚李鉴及宣府铸钱局进行褒奖,还特别赐予宣化财神庙8尺大小三足金蟾大理石雕一对,钟、磬、鼓等法器、乐器一套。从此,宣化财神庙声名远播,庙宇几经扩建,周边自然形成的市场更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商铺越开越多,一片繁荣景象,街也因庙而得名,被人称为财神庙街,历经近400年而长盛不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