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AI+安防市場,別想了,跟你沒關係!

報道/前方智能 梟梟

據調查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安防行業市場規模已經達到總產值

5400億元,同比增加9%,預計2020年將增至8759億元

千億AI+安防市場,別想了,跟你沒關係!

而隨著監控點位的驟增,遍佈大街小巷的監控攝像頭每時每刻產生的視頻數據也在爆炸式增長,過去簡單利用人海戰術進行檢索和分析已經很難滿足新時代的安防工作需求。而AI技術則能更好地應對海量視頻監控數據,成為人力的增效補充。

千億AI+安防市場,別想了,跟你沒關係!

可以說,未來安防+AI前景無限好,但目前由於AI技術的侷限,安防+AI的發展並不成熟,且市場也開始變得難得預測:在傳統廠商佔領主要市場的同時,初創企業如同雨後春筍般湧現,甚至野蠻生長。

千億AI+安防市場,別想了,跟你沒關係!

對此,前方智能採訪了AI安防初創企業神目科技的CEO劉靖鋒,通過業內人士的角度來看安防+AI產業的發展狀況,並就產業一些熱門問題進行了討論。

千億AI+安防市場,別想了,跟你沒關係!

神目科技CEO劉靖鋒

神目科技是一家專注計算機視覺的人工智能大數據公司,同時,聯合烽火集團成立了武漢幻視智能,從事人臉識別,物體識別,車輛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在智慧城市和智慧旅遊領域的應用。

|拿下1.2億美元的訂單、每月服務費收入達500多萬美元

AI今年很火熱,我們都知道,但AI落地難,也是大家都清楚的事。所以,當劉靖鋒跟智能君說到他們已經拿下了美國1.2億美元的訂單,且每月服務費收入達500多萬美元時,智能君是非常驚訝的。

千億AI+安防市場,別想了,跟你沒關係!

更是好奇神目是如何做到AI技術的商業落地?

劉靖鋒表示:

“神目最開始是做用於監視嬰兒的攝像頭,現在則是更專注於防止小偷的監管設備,還能通過人臉識別來做客戶分析:店內人流量,分佈等。

在美國一個零售店一個月平均有8萬美元被偷掉,所以美國的零售店市場很需要專門監管小偷的方案服務,神目每個月大概可以從中收入500萬美元的服務費。

目前已與沃爾瑪等有合作,最近剛拿下了美國1.2億美元的訂單。我們以人臉識別為核心,紮根於客戶的服務,根據用戶的要求來修改算法,希望通過技術來幫助客戶解決各自的問題,滿足他們的要求。”

智能君覺得神目在美國市場的成功離不開美國的國情與用戶的需求,美國治安並不如中國那麼嚴格,甚至有些人可以合法持槍,根據美國Gun Violence Archive數據顯示,2017全美槍擊致死人數較2016年急劇上升,在2017年前200天就達到了8539人。

千億AI+安防市場,別想了,跟你沒關係!

另外,確實美國小偷比較多,工作日晚上美國人也基本不在外面溜達。所以切入幫找小偷這個小領域,其實是很切合用戶需要的。

千億AI+安防市場,別想了,跟你沒關係!

美帝的晚上並不太平

當然,除了找準應用場景,自身還需要擁有強大的AI技術。能拿下美國1.2億訂單,神目的成功的背後是人臉特徵引擎、姿態識別等強大的AI技術。

千億AI+安防市場,別想了,跟你沒關係!

比如上面提到的用AI來捉小偷主要是應用了人臉特徵提取引擎和姿態識別技術。透過人臉特徵提取引擎可以監測到每個顧客過往被拍攝到的歷史,如果他是個慣偷,那他將成為AI重點監視的對象。另外,一般小偷都伴有眼神謹慎、表情緊張、左顧右盼、特別留意攝像頭方位以方便找死角等行為,而姿態識別技術可以幫我們列出這一類人群。

千億AI+安防市場,別想了,跟你沒關係!

目前神目在這些技術上的研究成果是不錯的,比如可以實現活體人臉檢測、紅外人臉識別、模糊及遮擋面部還原、3D 人臉建模和3D人臉識別等;

千億AI+安防市場,別想了,跟你沒關係!

3D 人臉建模

能做到通過人體結構18個節點,精確定位人體部位的三維矢量座標,能有效識別人物的人臉、表情、區分左右手、手掌和左右腿動作;

千億AI+安防市場,別想了,跟你沒關係!

甚至可識別與區分急促呼吸和平靜呼吸,來實現基於動作行為的報警。

|AI安防拿訂單主要靠關係?!

從技術到場景落地,神目已經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比如其智慧城市——公安系統方案已在我國多地公安系統內得到應用。

千億AI+安防市場,別想了,跟你沒關係!

還有在新零售方面,神目也在具體實施了,比如上海寶山萬達廣場2號店就應用了神目的新零售方案:通過攝像頭進行人臉捕捉後,可以對進店客流量、顧客性別、年齡段統計、VIP客戶識別等進行統計與分析,最後給商場活動規劃、策劃效果評估提供新一代大數據支持。

千億AI+安防市場,別想了,跟你沒關係!

關於技術落地商業的過程,智能君提出了疑問:是否技術領先就能佔領市場優勢呢?

對此,劉靖鋒說出了業內的“訂單真相”:安防企業拿訂單,主要靠的是關係。

“慢或快一點點研究出一項技術,究竟能在市場引起多大的變化呢?事實是並沒有多大的變化。因為現在的AI技術還處於嬰兒期,並沒有發展到兩者間技術有一點點差距就能引起市場的明顯差距,所以當一項新的AI技術推向市場時,主要靠的是關係。”

千億AI+安防市場,別想了,跟你沒關係!

靠關係?!這是怎麼回事呢?

劉靖鋒告訴智能君:他於卡內基梅隆大學畢業後也一直在美從事相關產業,積累了相關的技術經驗與人脈資源。而且中國製造安防產品由於成本相對較低,在美國市場上一直以來都有一定的優勢。

依託於關係來獲取商業勝利並不只發生在安防領域,這可以說是潛藏在很多行業裡面,不被曝光的一種現象。對於有關係的人來說,這是利,但對於沒有背景的人來說,則是弊。

最後,對於未來神目的發展規劃,劉靖鋒表示:現在的商業落地主要在美國安防市場。

“目前中國的市場正在高速發展,且容錯性很強,所以神目在國內主要是與幾個合作伙伴合作,包括鋒火等,一起來打磨產品。其中神目在中國深圳與武漢都有研發團隊,而市場則主要靠合作伙伴來打開。

而在美國則是講究商業落地,表示美國的容錯性很差,消費者都非常地挑剔,比較保守,對新事物的接受不如中國人那麼快,所以一般新的產品會先在中國出現,然後再推向美國。”

千億AI+安防市場,別想了,跟你沒關係!

|巨頭開放平臺之下,AI初創公司如何生存?

AI任何一個細分領域的初創企業在發展時,都不會忽視國內科技巨頭的AI佈局。而現在有個現象是越來越多巨頭如BAT等都開始搞AI開放平臺,這是否會對AI初創企業造成衝擊呢?

對此,劉靖鋒認為巨頭不是初創企業的對手,而是合作的對象。

千億AI+安防市場,別想了,跟你沒關係!

首先,開放平臺只是一個工具箱,裡面是一些神經網絡,你可以利用它進行訓練。但真正的核心是你自己的算法,而開放平臺只是一個優化數據的框架而已。

其次,巨頭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樣樣都做得很精,而大多初創公司則是做算法為主。所以兩者是一種合作的關係,比如海康前端做得好,而創業公司後端的數據算法做得好,兩方就會有一些合作,當然中間可能會有一些模糊地帶,但大體上是分得清的。

所以要與巨頭合作,借巨頭市場來生存,不能與巨頭對著幹。因為長久來說,以巨頭的實力,資金與技術上都是分分鐘碾壓初創公司的,而且BAT做的AI與初創公司做的AI根本就不是一碼事。

千億AI+安防市場,別想了,跟你沒關係!

BAT做AI目的是讓AI技術為數據服務。

數據才是值錢的東西,而BAT自身就有很多數據,而所以不管他們做不做AI,值錢的數據他們都握在手裡。他們做的AI,只是一個用來處理這些數據的工具而已,為了讓數據變得更值錢。

而創業公司,比如商湯,則不是這樣,他們是針對有需要的用戶,為用戶做全方位的服務方案,他們是靠AI這個工具來掙錢的。

而BAT則不會靠賣AI這個工具來掙錢,相反BAT要放開這個工具,來獲得更多的數據。比如百度開放自己研究的人臉識別,如果用戶用百度的人臉識別,那麼用戶的數據必然會流到百度那裡去,因為你用了百度的人臉識別。

另外,BAT與創業公司的數據差別也很大,BAT的數據是多維的,而創業公司的數據是單維的。比如百度除了人臉識別,還有百度搜索、雲等,這些數據融合在一起時,是多維的。而創業公司的人臉數據就僅僅只是一張人臉數據。

所以巨頭與初創企業在做不一樣的事情,而對於初創企業來看,更多的應該是與巨頭合作,而非競爭。

千億AI+安防市場,別想了,跟你沒關係!

接下來,還提到對於初創公司具體上是去做硬件還是軟件的疑問,劉靖鋒則認為都是可以的,這完全看公司團隊。

如果團隊擅長硬件的話,可以做硬件,擅長軟件就做軟件。因為做算法跟做硬件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會越來越不值錢,如同籠子裡的老鼠一樣,都需要不停地奔跑,競爭。

比如一款新產品或者新算法出來,三個月後,一樣的甚至更好的就會出現,但價格會更低。算法比硬件還殘酷,算法更容易被迭代,被淘汰,所以賣算法方案並不掙錢。

千億AI+安防市場,別想了,跟你沒關係!

|結語:

最後,劉靖鋒建議初創公司從用戶的需求出發,實現商業落地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貪大,應該在一個小而美的市場裡紮根,找準一小塊並專心只解決好一個問題,做好商業落地,實現盈利,才能長久地生存下去。

智能君覺得非常有道理,正是因為AI商業落地難,所以需要專注,集中力量往同一個地方使才能攻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