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建築一座城之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古雞鳴寺 位於雞籠山

雞鳴寺,又稱古雞鳴寺,位於雞籠山東麓山阜上,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

雞鳴寺,又稱古雞鳴寺,位於雞籠山東麓山阜上,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雞籠山東接九華山,北臨玄武湖,西連鼓樓崗,山高62米,因山勢渾圓似雞籠而得名。雞籠山背湖臨城,滿山濃蔭綠樹,翠色浮空,山青水秀,風景綺麗。雞鳴寺寺址所在,三國時屬吳國後苑之地,早在西晉永康元年(300年)就曾在此倚山造室,始創道場。東晉以後,此處被闢為廷尉署,至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年)梁武帝在雞鳴埭興建同泰寺,才使這裡從此真正成為佛教勝地。

一座建築一座城之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古雞鳴寺 位於雞籠山

同泰寺與臺城(宮城)隔路相對,整個寺院依皇家規制而建,規模宏大,金碧輝煌,盛極一時,無愧於“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剎之譽。由於皇帝的尊祟,同泰寺儼然如當時南方之佛教中心,天望高僧達摩從印度來建康時,就居於此。

梁武帝經常到寺裡說法講經,聽眾逾萬,並曾先後四次捨身到同泰寺為僧,脫下皇帝龍冠莽袍,穿上僧衣,在寺中過起僧人生活,人稱為“皇帝菩薩”。梁大同三年(538年),同泰寺浮圖因雷擊起火,釀成寺內大火,這座龐大的寺院只有瑞儀和柏堂兩個大殿倖存,其餘皆化為灰燼。

“侯景之亂”後,同泰寺荒蕪多年,直至922年楊吳時,才又在同泰寺故址建臺城千佛院。南唐時稱淨居寺,建有涵虛閣,後又改稱圓寂寺。至宋代又分其半地置法寶寺。至明初時,這裡只有一座小小的普濟禪師廟。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命祟山侯李新督工,在同泰寺故址重新興建寺院,盡拆故宇舊屋,加以拓展擴建,題額為“雞鳴寺”。後經宣德、成化年間的擴建和弘治年間為時六年的大修,寺院規模擴大到佔地一古餘畝,常住寺僧有百餘人之多。寺院依山而建,別具風格,共建有殿堂樓閣、臺房宇達三十餘座,遠遠望去,儼然一華麗祗園。

一座建築一座城之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古雞鳴寺 位於雞籠山

清朝康熙年間曾對雞鳴寺進行過兩次大修,並改建了山門。康熙皇帝南巡時,曾登臨寺院,併為這座古剎題書了“古雞鳴寺”大字匾額。乾隆十五年(1751年),地方官為了迎早帝和太后南巡,又重建了憑虛閣,作為駐蹕行宮,乾隆也這座古寺題寫了匾額和楹聯。清咸豐年間,毀於兵火。同年間重修,僅有房屋十餘間,中間是小院,前面是正殿。至治六年(1867年),寺僧西池等募資修建了觀音樓,樓內供著普渡眾生、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有趣的是,雞鳴寺的觀音與眾不同,為一尊倒坐觀音菩薩像(面朝北而望),佛龕上的楹聯道明原因:“問菩薩為何倒坐,嘆眾生不肯回頭。”雞鳴寺從今又稱為觀音閣、觀音樓。光緒二十年(1894年),兩江總督張之洞又將殿後經堂改建為“豁蒙樓”,並手書匾額。

1958年雞鳴寺改為尼眾道場。“文化大革命”期間,雞鳴寺遭到嚴重破壞。1979年,政府為了保護名勝古蹟,落實宗教政策,決定重建雞鳴寺1983年以來,在方丈宗誠法師領導卞。

寺廟修復了頭山門、觀音殿、大雄寶殿、豁蒙樓、景陽樓、韋殿、彌勒殿、志公臺、唸佛堂、藥師佛塔、藏經樓、法堂、客堂、至今早等,1985年雞嗚寺即重新對外開放,隨後又逐步修了大山門、毗盧寶殿、鐘樓、鼓樓、放生池等建築。自開放以來,雞鳴寺溝通了與港臺以及海外佛教界的聯繫,常有佛教使吞訪問該寺,交流佛教文化,增進彼此瞭解。

修復後的雞鳴寺幽淨古樸,煥然一新。由雞鳴寺路左側循石級緩步而上,一座黃牆洞門迎面而立,洞門正中“古雞鳴寺’,四個金字熠熠生輝,這就是雞鳴寺山門。步入山門,左為施食臺(志公臺)。由施食臺往前為彌勒殿,其上為大雄寶殿和觀音樓,殿內供奉著兩尊由泰國贈送的釋迦牟尼和觀音餾金銅坐像,並新塑了觀音應身像三十二尊,供奉於殿內。

大雄寶殿之東為憑虛閣遺址,西為塔院。塔院內全部採用青石磨光雕花工藝,青石鋪設地面,一座七層八面的藥師佛塔拔地而起。此塔為1990年重新建造,是雞鳴寺歷史上的第五座大佛塔。塔高約44米,外觀為假九面,實為七級八面。斗拱重簷,銅剎筒瓦,在陽光照耀之下,塔剎金光溢射四方。

一座建築一座城之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古雞鳴寺 位於雞籠山

塔身建有內梯外廊,宏麗壯觀,映帶霞輝。此塔被稱為消災延壽的藥師佛塔,含國泰民安和為香客、遊人消災延壽的祝禱之意。寶塔南面正門上額題“藥師佛塔”四個大字,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的手跡。北門門額上鐫刻有“國泰民安”匾額,為南京市市長所題。塔內供奉有藥師佛銅佛像一座,此像原供奉於北京雍和宮,1972年由趙樸初向國務院提請、經周總理批准送給南京靈谷寺,靈谷寺維修時,將該佛像暫存市文管會,寶塔建成後,又從文管會迎奉於塔內。塔內每層中間還有四個佛龕,為明代金絲楠木雕,原為北京中南海舊物,每個龕內供奉有一尊捕木的藥師佛像。

觀音樓左側為豁蒙樓,樓甚軒敞。豁蒙樓東即為景陽樓,樓上有對聯一副雲:“雞籠山下,帝子臺城,振起景陽樓故址;玄武湖邊,胭脂古井,依然同泰寺舊觀。”這兩座名樓為供人憑欄遠眺之處,今已分別闢為茶座和素餐館,為遊客提供良好的服務,使遊客得以一面品茗就餐,一面臨窗賞景,情景至雅。

雞鳴寺集山、水、林、寺於一體,環境十分幽雅。寶剎莊嚴,銅佛閃耀,寺內樓閣參差,殿宇輝煌,浮圖聳空,香火繚繞,遊客不絕。佛殿建築精美佛像莊嚴;宏觀則山明水秀寺優美濃蔭碧翠留人步;登宏塔而俯瞰則群峰拱挹;煙嵐蓊鬱。東抗鍾阜,西接北極,下瞰臺城,俯臨玄武,山色湖光,湖中梟雁,歷歷可數。每當春秋之交,仁立塔上,放目遠眺,荷花萬頃,紅綠相間,如漢宮晚妝,美不勝收。每當農曆二月十九日、六月九日、九月十九日,即觀音菩薩誕生、成道,出家紀念日,五、六萬善男信女前來朝山敬香,人流如潮,幽淨的寺院熱鬧非凡。

1996年6月8日,雞鳴寺方丈宗誠老師太安詳圓寂。一年來,雞鳴寺30多位尼眾,在省、市佛協和當家師的領導下,佛事活動如期進行,並修繕了鼓樓、韋馱殿、東西廂房。她們表示要繼承和發揚老師太艱苦創業、以寺為家精進修持的優良品質,把寺院管理好,維修好。

內容轉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