摳門,是因為渴望擁有自己的東西

知名親子關係專家

向日葵心理創始人

國家二級心心理諮詢師

《胡慎之:幸福家庭必修課》在喜馬拉雅熱銷中


歡迎大家到菜單欄的讀者信箱答疑環節進行留言提問,

今天我們抽取了其中1位讀者的問題進行回覆。


讀者來信:

胡老師,您好!

我是個非常扣門的人。我不能給別人付出,也不能讓我給出一點東西,否則我會很不舒服。每次要付錢或者別人要吃我的東西,我都很不舒服;就算別人之前為我付出很多,我也給不出。

我知道知道這樣很丟人,我很沒良心,我努力控制,但感覺還是控制不住,我真的沒有辦法。

現在都不敢跟別人一起逛街,我過分注意這些,導致我聽到別人討論摳門的事就聯想到自己身上,每次我不得不掏錢或者付出時,我就裝的像正常人一樣,但表情控制不住,感覺也控制不住,所以我真的特別無助。


這位讀者:

你好,歡迎你的來信。

其實我們之所以會摳門,是因為我們不願意分享。

這個“不願意”的背後,恰恰是我們被強迫過,所以我們才特別渴望擁有屬於自己的東西。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有一天在電梯裡邊看到一個小朋友和他的爺爺,我跟他們只是第一次見面,但是他爺爺卻拼命逼著那個小孩子叫叔叔好,小朋友就一直很茫然地看著我。

然後當時我就跟那位爺爺說,不要逼著小孩子去問好。

對於成年人來說,他可能覺得這是一種美德,對人的尊重;但是對於那個小朋友來說,我是他萍水相逢的一個人,他為什麼要叫叔叔好呢?

因此那一刻他可能內心是混亂的,他會有一種被迫的感覺。

所以我跟他說,你可以不叫叔叔好。

其實還有很多這樣的情況,想想我們很多的人,在你幼年的時候,當你被父母逼著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那種感覺是什麼樣的?

比如說你有一個心愛的玩具,然後你父母說讓給別人玩吧,當你失去這個玩具,或者被別人拿去的那一刻,你的感覺是什麼?

再說一個我自己的例子。

因為我是家裡邊的老大,所以很多時候我都要去讓著下面的弟弟妹妹們,這是我去完成父母對我的期望的一種方式,也是我在這個家庭中間能夠生存的一種策略。

但是父母從來沒有問過我,我這樣去對弟弟妹妹們好一點,把我的蘋果分給他們,或者把本來應該屬於我的東西分給他們的時候,我的感受是什麼?

其實在那些時候,我們都是被強迫去跟別人分享的。

因此當你長大後,擁有權利選擇的時候,你自然而然會選擇報復性地維護自己的邊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摳門。

另一方面,在我們表現摳門的同時,我們內心可能會一直有一個聲音,逼你去付出。

所以摳門的人,內心會有一種持續的衝突:一方面我無法付出或給予別人什麼,但另一方面,我又覺得這違背了我所秉承的一種價值觀,或者說做人的標準答案。

摳門,是因為渴望擁有自己的東西

胡慎之心理


因此如果你是一個摳門的人,你的內心狀態就有點像是被迫害妄想的感覺,而這種被剝奪感覺是很糟的。

如果你一直被這種感覺所淹沒,你會發現周遭的所有的人都是強迫你的人,強迫你去付出,這會讓你更加的摳門,最後陷入到更多的自我攻擊當中。

其實,即使一個人是摳門的話也沒有關係,因為你沒有影響別人的利益,因此沒有什麼大問題。

只是說有可能別人給予你的東西也不會很多,因為人與人之間是有交換存在的,如果你一直維護自己的東西,那麼就沒有交換了。

如果按照經濟學的原理,就是我有的東西和你有的東西完成一個交換,我們會各自擁有更好的或者更多的東西。

比如說你有一些筆,我有一些紙,那如果我們交換的話,我又有筆又有紙,你也又有筆又有紙。

所以這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一種交換原則,交換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好。

所以當你摳門的時候,也許你會慢慢地把自己邊緣化,但是沒有問題,因為這是你自己選擇的。

但是如果有一天你選擇不摳門,也就是說你內在那種被別人索取和剝奪的感覺,不會讓你產生一種焦慮,或者說特別憤怒的感覺的時候,也許你會更願意去跟別人一起分享一些東西。

所以你並不需要妄自菲薄,嫌棄自己摳門,內心去批判它。

那麼如何解決這種衝突?或許你可以這樣嘗試一下。

就是當你有一天把自己很心疼的東西分享出去的時候,你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也許你也會拿到了一個你特別想要的東西,而且身邊的朋友也會更願意跟你分享他們的東西,改變就這樣發生了。


< The End >

作者介紹 胡慎之,知名親子關係專家,向日葵心理創始人,向日葵爸爸。《胡慎之:幸福家庭必修課》在喜馬拉雅熱銷中。新書《陪孩子度過生命第一個三年》、《父母的教養,孩子的成長》京東噹噹熱銷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