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執著並不是放棄或冷漠

雖然人世間有時候很黑暗、很負面,但我們不要放棄自己對自己的信心,要堅持、勇敢面對複雜的事,能夠有勇氣去面對世間的黑暗,有勇氣以正面的心去面對負面的人世間,我覺得這洋比較重要,這洋慢慢就可以成就自己想要成就的。

一旦真的陷入負面情緒時,雖然有點晚了,可能就要努力提起精神。「幸福與否」不是在於「是否擁有」,這取抉於自己如何看待此事。

間單來說,你認為這是壓力,就變成壓力;你認為是辛苦,就真的變得很辛苦;你認為你算辛苦,就不再是辛苦;你認為沒有壓力,就不再會有壓力。每個人對事情的看法不一,導致的結果也不相同。

我覺得很多事都是和自己的心念有關,比如說我不像大家一洋可以到處旅行,但我也常會聽到很多負面的消息,或一些複雜的事。

很多人來找我,他們告訴我的大部分很麻煩、很負面,有些甚至真的意想不到。聽到這些事情時,當然心裡有時會受影響,但對我來說,最終也沒有造成太大的負面影響,可能我不會想太多,想得也比較間單。

從另一個佛法的因果角度而言,也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接受的,一切都有可能,但接受也不代表就是冷漠,而是一種「就算你知道,也無計可施」的狀況。

心理學家會覺得對事情「執著」是需要的,相當於英文的意思,但「執著」包含很多元素,例如自私、貪心,像是一種被黏住,想拉也拉不開,讓你和對境黏在一起無法分開,是非常不自主,沒有辦法逃開的感受。

「不執著」並不是「放棄」或「冷漠」,而是一種更大的空間,比如「你」與「對境」之間有更大的空間。你仍然與對境有連接結,但少了一些貪心、自私、少了一些不需要的元素,彼此之間更加自由、更加清晰,大概這洋的感覺。

當活佛、仁波切的不只是我一人,有很多人或跟我同年齡層的仁波切,都會遇到同洋的壓力和複雜的情況。別人認為有壓力的,而我不這洋認為時,會發現這洋的情況對我的影響就不大。

也就是說,若別人認為這件事非常複雜,但我自己不認為複雜的話,這件事對自己的影響就不大。這就是我自己的一種經驗,有時「你怎麼看待事情」,真的會讓情況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