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27战斗机,空中手术刀称号的由来!

苏-27战斗机,空中手术刀称号的由来!

苏-27战斗机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双发全天候空中优势重型战斗机,于1986年陆续装备部队,主要任务是国土防空、护航、海上巡逻等,俄罗斯空军的主要苏-27战斗机。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是“侧卫”(Flanker).

苏-27战斗机,空中手术刀称号的由来!

该机于1969年开始研制,1977年5月20日首飞,1979年投入批生产,1985年进入部队服役。该机采用翼身融合体技术,悬壁式中单翼,翼根外有光滑弯曲前伸的边条翼,双垂尾正常式布局,楔型进气道位于翼身融合体的前下方,有很好的气动性能,进气道底部及侧壁有栅型辅助门,以防起落时吸入异物。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机头略向下垂,大量采用铝合金和钛合金,传统三梁式机翼。4余度电传操纵系统,无机械备份,按静不稳定设计。

苏-27战斗机,空中手术刀称号的由来!

1987年9月13日,巴伦支海上空,挪威空军第333飞行中队的扬·塞尔维森机组驾驶的P-3B型反潜巡逻机,正在苏联沿岸执行侦察任务。10时39分,该机与一架过去从未见过的苏联新式战机遭遇,10时56分,在距苏联海岸线48海里处,这架苏军战机第3次逼近P-3B,在稍加调整位置和方向后,猛然加力,从P-3B的右翼下方高速掠过,但是它的垂尾尖端撞上了P-3B右侧外侧引擎的螺旋桨叶片,损坏的桨叶中一条11厘米的碎片在强大的惯性下被甩出去击穿了P-3B机身,碎片像手术刀那样将P-3B右翼外侧的发动机割开一个大口子,导致P-3B机舱内失压,P-3B的飞行高度在一分钟内掉了3000多米,在坠海前的最后一刻才侥幸改平,勉强返航。这就是冷战时期著名的“巴伦支海上空手术刀”事件,那架神秘的苏联战机,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苏-27,而这次冲突,被作为最著名的苏军空中撞击战例载入史册。

苏-27战斗机,空中手术刀称号的由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