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最怕健身教練推銷私教課?教練:我比你們更難受!

昨天和大家探討了在健身房倒閉潮中,怎麼找到一家靠譜健身房的方法,引發了大家的共鳴。今天我們趁熱打鐵,說說辦了健身卡之後的另一大頭疼項目——私教課。

顧客感到心煩

在一家新健身房開卡,最可怕的事情是:你還沒買私教課。比這個更可怕的是,所有教練都知道你沒買私教課。每一個教練、每一個眼神、每一塊跳動的肌肉,都試圖與你搭訕。你在跑步機上邁開了腳步,在啞鈴區夾緊了臂彎、在器械區收緊了核心,因為你知道,一旦你動作不標準,就有無數個人心的老師來幫你糾正錯誤,順便問你買私教課了沒有。

顧客最怕健身教練推銷私教課?教練:我比你們更難受!

為了避免有源源不斷教練來推銷私教課,智慧的健友們花樣百出:很多人在健身房即使不聽音樂,也要戴上耳機,委婉地表現出"我不想被打擾";還有采取了更加簡單粗暴的方法。

顧客最怕健身教練推銷私教課?教練:我比你們更難受!

很多人開卡之後,會籍顧問都會熱心地贈送一節私教體驗課,然後教練會讓你先做一下體測,接著給你逐條分析這問題那問題,如果想徹底改善就要買私教課。至於買多少節,那就看你財力,比如36節起步、60節有效果、100節多買多送更優惠哦~很多人就是被這一連串攻擊拿下,少的十幾二十節課,多的上百節,一衝動就去刷卡了。

顧客最怕健身教練推銷私教課?教練:我比你們更難受!

但這還不是終結。接下來教練會天天催你來上課,行業內叫"消課",只有你上課他才能拿到錢,也能給你繼續推銷,讓你買更多課程。

在健身房裡,教練本應該是教學者、引導者,卻拋棄了本職工作,變成了賣課機器。無休止的賣卡賣課各種推銷,使得大家的用戶體驗感極差。

顧客最怕健身教練推銷私教課?教練:我比你們更難受!

教練比你更心煩

說實話教練也不想沒完沒了來給你推銷課程,每天干點啥不好,還得記得給不來上課的顧客一日三餐地發消息。

但大部分傳統健身房成本開銷太大,它們常常開在大型商超百貨甚至核心商圈,動輒2000-3000平的面積,高昂的租金和龐大的運作成本當然要轉嫁到顧客身上。傳統健身房盈利項目單一,就是靠賣卡賣課的預消費,教練作為直接和顧客接觸的一線員工,自然被推上了最前線。

《2018年健身教練職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每位健身教練每年需要完成的業績指標平均為292536元,其中一線城市為310896元,二線城市為245556元。

顧客最怕健身教練推銷私教課?教練:我比你們更難受!

除了賺取賣課提成,教練的另一項收入是課時費。如果你買了10節課,上了3節不來了,剩下7節行業內叫"死課",教練一分錢拿不到,全都被健身房賺走了(這種顧客是健身房最喜歡的,沒有之一),這才是教練會天天來催你上課的真相。

巨大的業績壓力導致許多健身教練過度重視課程銷售,忽略課程本身的質量,如此一來更形成惡性循環。

顧客和教練,都值得更好的

2014年,全民運動健身升為國家戰略;2016年,再次升級成為頂層國家戰略。無論是誰都必須承認:健身,是一個前途無限,而且趕上了好時候的實力股。

隨著行業的不斷髮展,健身俱樂部數量不斷增加,業態也越來越豐富。在這過程中專業的服務越來越受重視了,大家越來越意識到,健身行業的本質是專業的服務,創造價值的是教練而不是銷售。

顧客最怕健身教練推銷私教課?教練:我比你們更難受!

於是很多教練選擇自立家門開創個人工作室,離開商業健身俱樂部的"大而全",開始做小而美的精準定製服務。

許多互聯網健身公司也在此時入局,拋棄年卡,進入"健身新零售",嘗試為教練和顧客提供性價比更高的健身服務。

顧客最怕健身教練推銷私教課?教練:我比你們更難受!

希望我們能早日迎來這個行業的春天。

那時,教練不必靠銷售技巧和軟磨硬泡,而是通過自己的專業素質與服務水平讓顧客主動找上門來;也能沉下心來,為不同類型的顧客量身制定健身方案,做出自己的口碑。

顧客也不必被健身房牽著鼻子走,等待健身房的分配,而是化被動為主動,多方面瞭解到教練的專業素質與個人教學風格,約到最適合自己的教練和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