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投資熱情降低,互聯網公司卻為何相繼拿地?

近段時間以來,土地市場投資的熱情遠不如此前高漲。即使是將範圍從頭部房企放大到全行業來看,整個土地交易市場上也籠罩著一層“冬意”。不過,今年以來,多家互聯網公司卻紛紛入局或加碼房產交易業務。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1-10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9325億元,同比增長9.7%,增速持續緩慢回落。而從10月當月數據來看,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達到10660億元,同比增長7.7%。同比增速已連續三個月下降,相比7月高位時的13.2%下滑將近一半。

對此,中泰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梁中華分析稱,房地產投資增速繼續回落至9.7%,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繼續降至2.2%,預示著房地產投資將延續下行態勢。從現實條件來說,小城市房價已經飆升至高位,進一步刺激的空間有限,調控政策易緊難松。

據證券時報旗下數據寶10月10日報道,按照權益金額計算,今年第三季度,在萬科、保利地產、碧桂園、融創中國和中國恆大等五家房地產龍頭中,除了“活不下去”的萬科拿地金額較高,達458.7億元,其餘四家拿地金額最高的保利地產僅略超萬科的一半,中國恆大更是低至26.4億元。

上述報道還提到,今年前兩個季度,碧桂園拿地金額分別為620.8億元和827.9億元,在第三季度則驟降至137.9億元。

不過,在各家房企土地投資熱情沒那麼高漲時,非房產企業反而相繼拿地……

近日,小米集團聯合華潤置地,以26.57億元競得北京一塊公建混合住宅用地。在此之前,映客通過子公司拍得長沙一塊商業與住房用地。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今年跨界拿地的企業不少,而各個企業的拿地則或有不同,小米近年來對房地產業務覬覦之心不止,無論是長租公寓、智能家裝、互聯網中介等皆有涉足,但目前來看更多是通過入股等方式進入,而非實際操盤房地產開發領域。

今年以來,多家互聯網公司入局或加碼房產交易業務。蘇寧易購上線二手房買賣業務蘇寧有房,去年上線的京東房產則宣佈與我愛我家合作,繼新房業務後加碼二手房市場。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則認為,雖然調控嚴厲,房產互聯網仍有創新空間。他同時還表示,這兩年的房產經紀行業的競爭格局已經迴歸線下,短期看互聯網對行業的改造面臨很大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