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直奉戰爭張作霖輸得有多慘?12萬大軍只回去了2萬人

1922年4月28日,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短短的8天時間,12萬奉軍被直系將領吳佩孚打得抱頭鼠竄,只有2萬餘人逃回了關外。張作霖聞報大怒:“媽拉個巴子,奉軍就這麼不經打?”那麼,在武器裝備上屬於中國地方軍閥最好的奉軍,為什麼會輸得這樣慘?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場軍伐混戰的始末。

1920年7月,直係軍閥聯合奉系張作霖夾擊皖系軍閥段祺瑞。雖然最終結果是直係軍閥贏了,但是奉系張作霖在整個戰爭期間沒有放一槍一彈,坐享勝利果實。故而在歷史上,連歷史學家都不好意思稱這場戰爭為直奉皖大戰,只稱之為直皖戰爭。奉系張作霖攻打段祺瑞沒有出力,但是哄搶戰爭勝利的果實比直係軍閥還狠,不單單從北京搶走了數百車財物,甚至還在政府高官職位上和直係軍閥扯皮。

第一次直奉戰爭張作霖輸得有多慘?12萬大軍只回去了2萬人

張作霖支持親日親奉的梁士詒擔任內閣總理,在軍費開支及諸多重大事務上偏袒奉系軍閥。這種行為引起了直係軍閥曹錕、吳佩孚的嚴重不滿。但是張作霖自持軍事實力強於直係軍閥,故而對曹錕、吳佩孚的合理要求一概拒絕。張作霖甚至公然羞辱吳佩孚,說吳佩孚只是一個師長,沒有資格和自己談判。在這種情況下,不甘心屈服於張作霖的直係軍閥有了和奉系一戰的共識。

1922年初,直奉雙方各自在北京、直隸一帶調兵遣將,大戰一觸即發。當時奉系軍閥共有軍隊35萬人,能夠用於對付直係軍閥的兵力超過了20萬。隸屬於直係軍閥的軍隊有20萬人左右,能夠調至直隸前線的兵力不到10萬人。雙方兵力懸殊有點大,曹錕的弟弟曹鍈、曹銳皆無戰心,曹鍈甚至跑去跪在張作霖面前,哀求張作霖不要和直系開戰。但是當時張作霖已經和皖系段祺瑞、革命黨孫中山秘密約定南北夾擊直係軍閥,不管是從軍事上還是政治上,奉系軍閥都佔據了上風,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第一次直奉戰爭張作霖輸得有多慘?12萬大軍只回去了2萬人

1922年4月底,曹錕將曹鍈撤職,任命吳佩孚為討奉軍總司令,轄7個師五個旅約十萬人,進駐涿州,馮玉祥率第十一師,駐琉璃河、良鄉。而敵對的奉軍則以張作霖為總司令,孫烈臣為副總司令,楊宇廷為參謀長,頃奉系精銳12萬人入山海關和直係軍閥爭奪北洋政府的統治權。

4月28日,直奉兩軍在馬廠(右翼)、長辛店(左翼)、霸縣(中路)展開固安、永清、長辛店等戰鬥,激戰中兩軍互有勝負。關鍵時候,吳佩孚大發神威,他一面派少量兵力在正面拖住奉軍的進攻,一面派遣主力精銳迂迴包抄奉軍後方。5月3日,直系軍隊對奉軍發起了進攻,腹背受敵的奉軍迅速潰敗。5月5日,奉軍張景惠部第16師臨陣倒戈,投靠了直軍。奉軍兵敗如山倒,除了張學良、郭松齡率領的2萬餘人安全退回關外,超過9萬大軍向直軍投降,張作霖輸得只剩下褲衩。大總統徐世昌在直係軍閥的干預下,免去了張作霖的東三省巡閱使等職。張作霖接到戰敗的報告大罵:“媽拉個巴子,奉軍就這麼不經打?”

第一次直奉戰爭張作霖輸得有多慘?12萬大軍只回去了2萬人

1922年5月9日,廣東革命政府以粵軍名將許崇智為總司令誓師北伐。如果北伐軍能夠順利擊敗直係軍閥,那麼奉系張作霖還有反敗為勝的可能性。然而5月20日,粵軍總司令陳炯明突然指示手下佔領了廣州,並炮轟孫中山的大總統府,孫中山避居永豐艦。廣東革命政府後院起火,孫中山電令許崇智回師救援廣州。結果被孫中山寄以厚望的許崇智竟然敗於陳炯明之手。第一次北伐就這麼陰差陽錯的以失敗而告終。

第一次直奉戰爭張作霖輸得有多慘?12萬大軍只回去了2萬人

1922年6月17日,在英帝國主義干預下,直奉兩系停戰議和,簽訂和約。雙方自19日始將軍隊撤退,終結戰爭。

整個第一次直奉戰爭,交戰時間只有8天(1922年4月28日至5月5日)。奉系軍閥12萬大軍入山海關參戰,被俘及向直係軍閥投降超過9萬人,實際退回關內的只有2萬餘人。從此一直到第二次直奉戰爭結束,北洋政府由直係軍閥實際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