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風險防控攻堅戰 金融“活水”激發浙江經濟新動能

又到一年兩會時,“金融”一直是代表、委員們關注的重點話題之一。1月25日,浙江省省長袁家軍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全景式地描繪了未來浙江金融改革發展的藍圖。“防控金融風險”“加快推進錢塘江金融港灣建設”“啟動新興金融中心建設”“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深入實施企業上市和併購重組‘鳳凰行動’計劃”等內容,也迅速引發熱議。

擁抱“新金融” 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打好风险防控攻坚战 金融“活水”激发浙江经济新动能

錢塘江金融港灣發展規劃落地一年來,錢塘江兩岸已成為新的金融高地

【政府工作報告摘錄】“加快推進錢塘江金融港灣建設,啟動新興金融中心建設,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在浙江,金融與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科技的融合,為金融創新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隨著技術變革快速突破,“新科技”不斷推動“新金融”走向迭代發展。

2016年12月26日,備受關注的錢塘江金融港灣發展規劃落地,浙江的未來藍圖又新添一座重要的金融新地標。一年來,錢塘江金融港灣的高端金融要素實現快速集聚,數量眾多的金融機構也紛紛入駐錢塘江兩岸,成為新的金融高地,在服務浙江實體經濟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未來的錢塘江畔,既是一塊集聚金融要素的“高地”,又是一個支持創新創業資本轉化的大平臺。“錢塘江金融港灣的建設是杭州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部分,能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金雪軍分析說,打造一個金融生態建設示範區,整個金融體系能夠進一步完善。

省政協委員、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賁聖林認為,要進一步夯實浙江金融科技在中國乃至世界互聯網金融中的領先地位,需要勇立潮頭,抓住機遇,進一步打通建立浙江與上海、江蘇、安徽的長三角金融科技城市集群。同時,進一步夯實服務實體經濟的基礎,打造以杭州與上海為雙核引領的長三角金融高地和世界級金融生態圈,這對浙江而言是重大機遇。

以網商銀行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以泰隆銀行為代表的小微金融、以溫州民商銀行為代表的民營金融、以玉皇山南基金小鎮為代表的金融特色小鎮……各種金融創新模式百花齊放,為探索建立無現金城市、網絡金融安全中心、網絡金融產業中心、移動支付中心的浙江金融版圖添磚加瓦。

賁聖林委員提到,互聯網金融是振興實體經濟的好工具,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起到真正的作用,互聯網金融就必須腳踏實地,不忘初心,把自己融入到實體經濟中去,想實體經濟發展之所想,實現普惠包容的發展目標。“浙江小微企業眾多,浙江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若能紮根實體經濟將為浙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面對金融業“脫實向虛”這一問題,省政協委員、物產中大集團財務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才河進行了深入思考。這兩年,金融監管力度不斷加大,他認為,除了加大監管引導,浙江通過構建多層次的金融生態圈,通過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渠道以解決民營實體經濟間接融資困境、多元化的金融需求遠大於金融供給的問題,為解決實體經濟融資問題探索出了多元模式。

蔡才河委員還建議,未來浙江還應該加快謀劃金融和類金融企業的引進工作,不僅從數量上,更要從質量上,讓浙江的金融生態圈層次更豐富,真正讓實體經濟和金融行業從有些互相“嫌棄”到“相親相愛”,從而更有效地助推浙江經濟尤其是民營經濟的發展。

防控金融風險列“三大攻堅戰”之首

打好风险防控攻坚战 金融“活水”激发浙江经济新动能

2017年,浙江不良貸款率由2.17%下降到1.64%

【政府工作報告摘錄】“加快建設金融風險“天羅地網”監測防控系統,著力完善安全防線和風險監測預警機制。”“打好金融風險防控攻堅戰。加強不良資產處置和‘兩鏈’風險化解,嚴厲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實施防範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專項行動,力爭年底不良貸款率下降到1.5%左右。”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7年部分地區金融風險還需下大力解決,《報告》將金融風險防控放在“打好跨越關口的三大攻堅戰”首位,體現出了金融風險防控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是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關鍵因素。

2017年11月,袁家軍在全省金融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決守住金融穩定底線,重點抓好涉眾型非法集資管控、企業兩鏈風險防範、亂辦金融風險處置三項工作,切實提升金融風險防控能力,做到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要落實地方金融監管責任,進一步明確監管對象職責,加快立法進度,健全地方金融監管體系,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

加強地方監管,給業界一個清晰的規則,這同樣也是行業健康發展的要素之一。對於防範金融風險,賁聖林認為這既是國家的重點任務,也是浙江省的重點任務。他表示,“浙江省在防範金融風險上做了許多工作,也積累了有益的經驗。近日浙江省在推動國家關於網貸平臺的備案制度的落地。金融風險的防範需要政府的引導、監管,行業和企業的自律,以及社會各界的監督配合。”

而溫州從“風險先發”到“率先突圍”,打造出了區域金融風險防控和處置的“溫州樣本”。截至2017年末,溫州不良貸款餘額166.53億元,比年初減少50.7億元;不良率1.92%,比年初下降0.77個百分點。從2014年最高峰時的4.69%到現在的1.92%,從“時點性改善”到連續11個季度的“持續性雙降”,標誌著溫州當地金融生態秩序基本恢復。

浙江互聯網產業蓬勃發展,隨之而來在金融領域就孕育而生了互聯網金融、網商銀行等新業態。然而,互聯網金融大多是新興的混業型金融創新,監管難度大,如何為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也是浙江金融的一大課題。2017年,浙江省金融辦發佈了關於公開徵求《浙江省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實施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與《浙江省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備案登記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徵求意見稿)意見。

在今年兩會上,省政協委員、杭州安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範淵準備的提案,正是關於如何利用大數據防控互聯網金融欺詐風險的。“數字經濟是無法逆轉的趨勢和潮流,但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經濟、金融犯罪,開始與互聯網結合。”範淵說,如何用過硬的技術手段,使互聯網上的各種犯罪無所遁形,打造一個更安全、更明朗、更健康的網絡空間,需要網絡安全從業企業和政府、科研力量及社會公眾共同的努力。

鳳凰振翅新動能 “鳳凰行動”加快企業轉型升級

打好风险防控攻坚战 金融“活水”激发浙江经济新动能

2017年,浙江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96家,上市公司實施併購337起

《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到今後五年發展的目標任務,在“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中寫道:“全面推進市場主體轉型升級,深入實施企業上市和併購重組‘鳳凰行動’計劃”“力爭到2022年全省境內外上市公司達到1000家。”

“鳳凰行動”源於習近平總書記主政浙江時提出的“騰籠換鳥、鳳凰涅槃”重要思想。這些年,省委、省政府堅定不移踐行“八八戰略”,把企業上市和併購重組作為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一招。

袁家軍省長強調,上市是企業最好的轉型升級、併購重組是企業最快的轉型升級。

2017年10月,浙江省政府宣佈實施推進企業上市和併購重組的“鳳凰行動”計劃。計劃提出,經過四年(2017-2020年)努力,進一步鞏固提升我省在資本市場上的全國領先地位,建設金融強省,企業上市和併購重組工作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成效顯著。計劃展望,預計到2020年,浙江省將力爭境內外上市公司達到700家,重點擬上市企業300家,實現數量倍增。

“鳳凰行動”也成為了不少省兩會代表、委員討論的熱詞。他們紛紛表示,在高質量增長時代,面對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新形勢、新要求,“鳳凰行動”計劃的提出,將為浙江新經濟發展插上一雙新翅膀。

省人大代表、臥龍控股集團董事長陳建成,對省政府出臺的“鳳凰行動”計劃表示非常擁護。“我注意到,2017年浙江新增了近百家上市公司,說明浙江在這方面的舉措收效很大。”他說,“除了政府的積極引導外,企業還要提高自身實力,善於利用資本市場。如果浙江能培育出上百家的跨國公司,浙江經濟轉型升級道路一定會走得更好。”

上市公司是優秀企業的代表,是轉型升級的排頭兵。浙江正是緊緊抓住了這一轉型升級的關鍵。在推動“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的同時,不斷破解結構性、素質性、體制性矛盾,著力打造良好制度環境,著力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格局。

通過企業上市、債券市場融資等直接融資方式,我省一批在行業內舉足輕重的龍頭企業合理利用金融要素實現自身發展。很多企業把上市融到的資金投入到生產、研發當中去,通過海外併購進一步提升實體經濟的發展質量。來自企業界的代表委員表示,他們中很多是靠實體經濟起家,這是發展的基礎,要牢牢守住實體經濟這個根本,通過企業上市、海外併購,促進實體經濟不斷升級。

省政協委員、浙商創投董事長陳越孟說,統計發現,浙江項目的總體成功率要遠遠大於其他區域,浙江省力推的鳳凰行動計劃與企業推行的本地化戰略高度吻合,希望以此為契機,在浙江這塊沃土、這塊福地,把根扎得更深、更實。他認為,對接資本市場,企業是主體,中介機構是關鍵。

金融服務也是推進“鳳凰行動”計劃實施的重要推手。1月18日,工商銀行浙江省分行等5家機構聯合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浙江“鳳凰行動”計劃;建行浙江省分行率先成立科技金融與上市公司經營中心,專門為上市公司和擬上市公司提供金融支持。省政協委員、建行浙江省分行行長高強表示,建行將繼續加大與各類機構的協同聯動,整合資源,圍繞上市與擬上市公司產業鏈,打造金融、法律、會計等為一體的“服務生態圈”,為企業上市和併購重組提供全週期的綜合化金融服務。

在建設服務平臺方面,浙江同樣不遺餘力,積極發揮區域股權市場、股權投資母基金、創投基金等市場化服務平臺的作用。2017年10月10日,面貌煥然一新的白沙泉併購金融街區也正式亮相,似乎在用一個共同的聲音對外宣告:屬於浙商自己的併購舞臺,大幕已然開啟。

資料來源:2018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浙江日報、浙江在線、浙江省金融辦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