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大整改:順風車涉非法營運繼續下線 合規“面臨巨大挑戰”

滴滴大整改:順風車涉非法營運繼續下線 合規“面臨巨大挑戰”

滴滴在整改方案中推出了27項措施,針對涉嫌“非法營運”的順風車將繼續無限期下線,針對合規進展則表示“面臨巨大挑戰”。

《財經》雜誌

《財經》記者 黃姝靜 熊平平 張珺 | 文 魯偉 | 編輯

針對十部門聯合檢查組通報的諸多問題,滴滴終於拿出了《安全管理整改方案》(下稱《整改方案》)。12月18日晚,滴滴方面稱,對照檢查組的要求,將從7個方面全面落實整改。

包括交通運輸部在內的十個部門於今年9月對主要網約車、順風車平臺公司開展進駐式聯合安全專項檢查。11月28日,檢查組通報了檢查結果,其中滴滴查出的問題最多,存在7個方面問題:順風車產品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網約車非法營運問題突出、應急管理基礎薄弱且效能低下、社會穩定風險突出、公共安全隱患問題較大、互聯網信息安全存在風險隱患。

有接近監管層的人士對《財經》記者直言,過去幾年有關部門對網約車一直有監管,但滴滴“不是很配合”。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監管部門的力度不同以往,滴滴沒有那麼容易“過關”。

在5000多字的《整改方案》中,滴滴列舉了27項整改措施,這些舉措中列在首要位置的就是順風車——共計3項舉措將“加強順風車安全管理”;備受外界關注的合規方面,滴滴方面承認“面臨巨大挑戰”。

截至《財經》記者發稿,滴滴方面表示,暫不方便就整改問題接受採訪。

涉嫌非法營運,順風車繼續無限期下線

“滴滴在順風車業務上,主要的問題是在以順風車之名行非法營運之實,目的是規避政府對於網約車的強監管”。前述接近監管層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

該人士進一步透露稱,有關部門在針對滴滴是否涉嫌非法經營罪時討論了很久,但最終未能達成共識。有共識的是,滴滴順風車涉嫌“非法營運”。前述檢查組通報中提到,“網約車非法營運問題突出。平臺公司、車輛、駕駛員大量存在無資質非法運營的情況”;針對順風車,更是指出“規則違反國家和地方有關規定,涉嫌非法經營道路客運”。

2015年6月,滴滴順風車上線。滴滴將其定義為“C2C拼車平臺”,有合乘意願的司機與乘客發佈各自的行程,由平臺進行匹配,司機選擇接單,並向乘客收取一定的費用。同時,平臺收取一定額度的信息服務費用。通過社交功能宣傳、前期補貼等手段,滴滴順風車迅速超越原拼車市場三強嘀嗒拼車、天天用車、51用車,衝到第一位。但是隨著2018年兩起滴滴順風車惡性事件發生,其安全性備受爭議。滴滴於今年8月27日下線了順風車業務,至今未重啟。

《整改方案》稱,順風車業務在未完成隱患整改前將繼續無限期下線。此外,下線整改中的順風車已去除社交功能,禁止合乘雙方自主編輯內容評價對方,評價行程滿意程度僅與出行行為相關,不向第三方展示,依法保護用戶隱私。

在“加強順風車安全管理”方面,《整改方案》稱,將“建立並加強出行類新產品的安全評估制度,邀請安全和法律等相關專家對新產品進行風險評估和論證,主動接受相關部門的建議和指導。對存在風險漏洞的新業務和產品,在隱患未消除前不上線運營”。

事實上,順風車不屬於網約車範疇,當前立法對順風車車輛、司機都沒有明確的准入門檻要求,平臺公司也不像一些網約車服務一樣需承擔承運人責任,因而順風車乘客能夠得到的保護較弱。

前述接近監管層的人士指出,滴滴這些年實際上擴大了順風車的邊界,在有意利用它。順風車應以自我出行為主,而不是不受限制地提供客運服務。

此前,滴滴冒著“非法”風險也要推進其順風車業務的緣由即在於其盈利能力。自媒體《網約車內參》首席研究員盧布指出,“順風車業務中,滴滴沒有車輛和人員的硬開銷,盈利能力很強”。據《財經》此前報道,下線前順風車日單量約200萬單,2017年貢獻淨利潤8億元人民幣。

無限期下線順風車這樣一個既貢獻不錯訂單量,又能帶來利潤的產品,對成立6年但至今未實現全面盈利的滴滴而言,衝擊可想而知。

合規“面臨巨大挑戰”

滴滴在《整改方案》中提出全面依法合規,將按照《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和地方實施細則等規定,根據各地網約車實施細則要求,制定分城市分階段合規目標,持續大力推進合規工作;加大合規化投入力度,設立證件辦理推進專項資金,組織專職人員加快推進證件辦理,積極組織駕駛員培訓等等。

滴滴還表示將持續並加快清退平臺上不符合《辦法》要求的司機和車輛,強化派單合規性引導,逐步減少對不合規人員和車輛派單,直至停止。12月16日,北京的滴滴快車司機吳師傅告訴記者,“最近是聽到關於搞合規、要辦證的風聲,我們猜測接下來平臺派單可能會有所傾斜,先給合規的車輛派單。但是現在還不太能看出來。”而在湖南長沙,有滴滴快車司機稱,由於自己的車輛不合規,他幾乎有半個多月沒有再接到前往機場、高鐵站這種大單了,“滴滴可能將大單派給了合規的司機和車輛”。

滴滴在《整改方案》中承認,合規“面臨巨大挑戰”。過去滴滴的合規率究竟有多少、合規進程如何,這些關鍵信息外界一直無從得知,甚至監管部門所知也有限。

今年8月,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王富民在回答當地媒體提問時表示,滴滴出現那麼多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未按《辦法》規定將數據實時、準確、無誤地傳輸到交通部的監管平臺,拒絕接受政府的監管。王富民指出,不只在廣東,全國都面臨著類似問題。

為何滴滴會拒絕將營運數據接入政府系統?一位網約車企業高管分析,“滴滴如果實時接入真實數據的話,就意味著告訴所有地方政府其非法運營車輛數”。政府能夠利用該數據去執法和處罰,這將讓彼時的滴滴無以為繼。

而在《整改方案》中,滴滴表示將按主管部門要求將所有開展業務的城市網約車運營數據與全國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對接,後續將按規定持續傳送,並保證傳輸數據質量。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做的一次全國網約車市場調查顯示,截至2018年7月,合規網約車數量是17萬,佔網約車總量的0.54%,合規司機數量是34萬,佔司機總量的1.1%。

合規率低既有平臺、司機動力不足,也有合規門檻高的現實原因,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政法部副教授王靜指出,當前各地的合規政策主要針對“平臺”、“車”和“人”,一方面要求網約車平臺平臺數據接入本市監管平臺、籤社會責任承諾書、承運人責任險,另一方面對網約車的軸距、排量、車價、車齡四大方面進行嚴格限制,對網約車司機的戶籍或居住證、勞動合同、司機考試、文化程度等條件設立准入門檻,三項疊加,使得市場上滿足條件的車輛和司機數量有限。

據《財經》記者瞭解,在當前合規政策背景下,就全國平均水平而言,網約車駕駛員證審核週期需要60天,車輛運輸證審核週期需要45天,合規效率並不理想。而且地方政府為分攤合規壓力、降低合規成本,超過128個城市將合規職能不同程度下放到區縣一級,因此導致全國至少出現21種不同的合規模式,辦理機構有市區縣不同級別交通部門,運輸證、司機證申請主體每個城市都有各自標準,而在實際辦證過程中也是“亂象叢生”,滴滴的合規之路將異常艱難。

並非所有人都對滴滴的前路如此悲觀,從不同的維度觀察,滴滴或仍有可為。廣州交通與互聯網研究專家蘇奎透露,9月份以來,滴滴已在多個城市積極推動合規工作,其預測,這些城市合規率“很快就可以上來”。

蘇奎認為,只要滴滴重視,其在全國絕大部分城市的合規率達標沒有太大問題。“Uber在紐約和倫敦都是全面合規的,這充分表明,合規的網約車也可以發展得很好,並不是合規之後網約車企業就一定活不下去”。

12月18日,神州專車、首汽約車、曹操專車等網約車平臺也公佈了各自的整改方案,較之滴滴的《整改方案》,前述平臺措施更加具體和明晰,比如曹操專車還為前述整改明確了期限,稱整改工作須於2019年1月31日前完成驗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