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7500萬美金押寶職場社交關係

都說脈脈能夠拿到7500萬美金主要是因為職場社交關係所產生的流量鏈,但是這個用戶的價值真的有微信和陌陌的高淨值嗎?確實很難判斷,目前在我們的認知裡,脈脈主要是通過爆炸性新聞,在匿名的保護下,發佈一些所謂真真假假的辦公室八卦和職場秘密,從而獲得職場互聯網人的聚焦。這個恰恰和他們所說的:拓人脈、開眼界、找工作、塑形象、談合作似乎沒任何關係。

在整個國內的職場社交領域,脈脈可以說是為數不多還活躍著的玩家。中國的職場社交向來發育不全,早前若鄰等效仿領英的產品一批批地死在沙灘上,領英雖然在國外發展迅猛,但對中國的許多公司人來說,也只是使用頻率不高的一款產品。

脈脈7500萬美金押寶職場社交關係

其實對於國內的職場用戶來說,真正的需求可以歸類為四個方面:尋找商業機會、尋找工作機會、尋找人才、尋找人脈。其中尋找商業機會、工作機會和人才我們都可以歸為商務活動,剩下的尋求人脈才是社交的部分。但就現在的脈脈而言,最大的難題就是讓用戶意識到職場社交的價值所在,進而接受這個品類,而不是一提到脈脈映入眼前的只有”八卦“二字。

缺乏有價值的用戶

在脈脈上,一般活躍的用戶大多數為自由職業者、創業者、公司小職員及一些求職者和獵頭,CEO雖然多,但是人家有這個空閒在脈脈跟你閒聊?會願意公開自己的聯繫方式被閒雜人等騷擾?顯然這很不符合實際。

對於大多數普通職員來說,其實他們對人脈的需求並不高,但是不管是脈脈中的二度人脈還是三四度人脈,對他們來說很少發展到有價值的。

2014年8月B輪融資時,脈脈僅有80萬用戶。去年,日活已經近兩百萬,而總用戶註冊數約為2000萬。

脈脈的收入依靠其快速增長的用戶數量。主要來自Feed流的廣告,少量來自招聘廣告。虎嗅曾於今年2月發文分析脈脈:在脈脈的收入構成中,80%來自品牌廣告(開屏廣告、Feed流廣告、直播廣告等)、20%來自會員服務(類似領英會員,可以查看特定人群聯繫方式)。林凡將招聘業務收入歸結到品牌廣告中,但只佔10%。

如今,脈脈已經擁約3000萬的職場用戶。其中,49%的用戶來自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

基於現有模式,脈脈逐漸從職場“社交”向“內容”轉移。依託匿名八卦的使用場景,脈脈又開發出了新的產品——脈脈業問。用戶可以向各大公司員工懸賞提問,打聽公司八卦內幕,也可以開通答主,以員工身份匿名答題。

可能很多人會說,職場社交都用微信哪裡輪的上脈脈?確實,目前國內最大的職場社交群體還是在微信裡面,由於國內職場的社交應用發展緩慢,微信佔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在很多企業中,大家都普遍使用微信、QQ進行職場社交,所以對脈脈而言,如何與微信爭奪用戶也成了一個難題。

但是換一種角度來看,一款好的職場社交軟件對於大部分職場人士來說還是極度渴望的,因為大家都不願意把生活和工作混在一起,一款被大家所接受的職場社交產品至少能讓用戶願意將過往的人脈移至這款新社交產品,並且保證那些過往的人脈也會使用這款新的社交產品。只是人們願意去體驗脈脈還是被其中的爆料八卦所吸引,至於職場社交的方面,脈脈自身也並沒有什麼創新來吸引更多的用戶。

2016年年初,脈脈的發展方向越發清晰,到今年完成了產品的戰略升級。目前,在用戶端,脈脈提供職業形象塑造、人脈拓展、行業動態、求職招聘、專屬會員等服務。而在企業端,則是提供營銷、招聘、僱主品牌建設等服務。

2016年12月30日,脈脈宣佈實現盈虧平衡。這讓林凡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打磨產品和規劃未來的發展步伐。隨著去年下半年底共享經濟的興起,很多用戶上億級別的應用,包括芝麻信用、京東金融、滴滴順風車等,都將脈脈作為身份認證的權威渠道。

僅職場信用一項服務就覆蓋消費金融、電商、出行、租車、民宿、OTA及婚戀等多個領域,脈脈正在悄然成為中國商業社會信用體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IDG資本合夥人牛奎光對邦哥表示,「脈脈以職場社交的方式對人的真實身份提供認證機制,目前已經在求職招聘,拓展職場人脈等方面大幅提高了效率。真實是信任的來源,真實可以大幅提高用戶職場能力提升的效率,真實更會為社會的信用體系貢獻巨大力量。」

據不完全統計,包括BAT、微軟、甲骨文、IBM、螞蟻金服等巨頭企業均先後與脈脈達成商業合作。同時,越來越多的合作幫助脈脈突破了原有的用戶圈層,在科技行業之外,更多行業已經進入職場社交。

根據脈脈官方數據顯示,截止目前,主要用戶來自金融貿易、 IT互聯網、文化傳媒、醫療生物、政府法律、教育培訓等領域。其中49%的用戶來自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包括來自微軟、IBM、BAT、萬達、萬科等世界五百強及各行業領軍企業的中高層和基層員工。

中國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職場社交

其實對於中國的整個環境而言,中國職場上還不存在鄭重的社交文化,只存在”速食文化“,加你大多都是為了做一錘子買賣。

獵頭、HR、銷售等人員太隨意的加好友和大眾太隨意的接受,就會使得普通人的社交圈子迅速變成90%的人不認識,然後便失去了更新和訪問的興趣。所以對於剛剛拿到融資的脈脈來說,想要在職場社交上挖掘更大的商業價值還需要注入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據林凡透露,本次C輪融資完成時脈脈還與智聯招聘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係。智聯招聘擁有1.4億的職場用戶和5000人的線下團隊,雙方將聯手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加快用戶獲取、商業變現。林凡還聲稱,在本輪融資和智聯招聘的助力下,2018年脈脈的月活和收入預期都將產生3倍以上的增長,2019年脈脈計劃IPO上市,目標市值100億美元。智聯招聘CEO郭盛表示,“脈脈在國內職場社交領域做了諸多有益嘗試,積累了豐富的用戶行為數據。作為中國領先的職業發展平臺,智聯招聘對脈脈的投資將完善公司現有的人力資源服務生態鏈,給僱主與求職者提供更豐富、高效的產品及服務。”

對於投資者來講,可能更看中的是脈脈背後的關係鏈,但是真的靠這個能在社交細縫裡面擠出來?深表懷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