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下的神經過敏

“喂,您好,xx的房您瞭解一下嗎?可以落戶的”;

“喂,您好,我是XX貸款的,您最近有資金需求嗎?”;

“喂,您好,您的車險快到期了,我給您報個價吧。”;

。。。。。。。。。。。。。。。。。。。。。。。

“大數據”下的神經過敏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接到過類似的電話,我是經常性接到,接通後只好說三個字:不需要。

前兩天一個老同學給我微信語音(平時不太聯繫),我以為什麼急事呢,原來是被家裡親戚推薦下載了個平安的軟件——平安金管家。順便,這個親戚把入職前才需要測試的線上測試做了。我的同學問我:“們平安的軟件下載了沒事吧?怎麼還讓給我輸入身份證呢?會不會洩露我的個人信息呀?你們軟件是正規的吧?”;連著一串問了我幾個問題,我笑著回答道:“呵呵,老同學這麼謹慎啊,信息絕對被後臺記錄了,但你不要擔心,軟件沒問題,不過你這個親戚先把你佔下了,做過測試三個月不能從別人處入職平安。別的沒事。放心吧。”

“大數據”下的神經過敏

大數據,我們天天說,不過很少有人能說明白。百度是這樣解釋的:大數據(big data),指無法在一定時間範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很難從字面理解,說白了就是其實我們隨時在“洩露著自己的信息供別人採集,但是通過相同的行為記錄分析出偏好從而推薦給你相關的東西。”舉個例子吧,我媽最近在看火山視頻,看著看著她問我為什麼她火山裡全是教做飯的?我說那是因為你總愛看做飯的視頻。

“大數據”下的神經過敏

一個人身上會有無限商機,無限賣點,這款產品打動不了你,總有讓你動心的。我形容大數據就像用漏勺撈,假設有十萬個數據信息,那麼你想推銷產品,只需要通知到每個人就可以了,就像拿著漏勺去撈,只要基數大,總有被撈上來的消費者。

“大數據”下的神經過敏

其實現在的人防範意識很強,但總感覺強的點不對。超市旁邊開了個水果店,推出了掃碼關注轉發100個好友就送一箱聖女果的活動。而且辦理此業務的工作人員只有一個,且地點在店門口。開業第二天我路過時發現有幾十人再排隊,媳婦說怎麼那麼火,咱們也去看看吧。進了水果店,果然沒空手出來。像是類似這樣的信息洩露似乎人們還很願意參與。還有微信裡經常有幫忙投票的鏈接,點開後會出一個對話框XX公眾號要記錄您的個人信息是否允許?點擊允許後才可以投票。還有的鏈接輸入名字測運勢,輸入名字生日測感情等等,這些全是洩露信息的方式,為什麼還這麼火呢?抓住了國人“迷信”的痛點。回想一下,看到誰測試出來是不好的話嗎?測試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前兩天看朋友圈一個人連著發了三次:測你是幾兩命。最後一次最高就不再發了。(備註:此處我只想說.WTF.不懂得去百度)

“大數據”下的神經過敏

大數據時代,我們真的無法避免信息被洩露,有時我只能自己安慰自己“反正也不是有錢人,洩露了能咋地。”誠然,大數據帶給了我們生活的便利,也讓我們飽受未知電話的侵擾。那麼你覺得是哪種方式洩露的個人信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