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聪明的孩子,也会慢慢变笨!妈妈这4个行为千万要杜绝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人父母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越聪明、越健康。但是事与愿违,生活中总有些父母对自己的问题不自知,甚至是视而不见,这些面对孩子时的态度或是举动,会直接、间接的影响宝宝的成长,造成信心缺失,行为怪异等问题,倒是把孩子慢慢变笨了。

下面影响孩子的4件事,你有没有做过,赶快对照一下。

再聪明的孩子,也会慢慢变笨!妈妈这4个行为千万要杜绝

1、总是说别人家的孩子好。

“你看邻居张阿姨家的孩子,你们同样是3年级,人家怎么就成绩好、还爱体育运动,你怎么学习成绩就这么差啊,是不是我亲生的啊?”这类的话似乎伴随着中国儿童的成长。

别人家的孩子再聪明也不是你的,你的孩子再“笨”也是亲生的,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泄愤,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更有的家长更是把这当成了口头禅,也许是带着期许的,但是他们明显没意识到这样的坏处。

也许你感觉那就是自己随口说的一句玩笑话,但是在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她们会感觉这就是事实,自己就是不如别人,自己就是“笨”的!因为年龄问题,大部分孩子根本没办法辨别家长话语中更深一层的“爱与期许”,他们只知道自己很“笨”。

高频率的负面暗示充斥着孩子幼小的心灵,就算很聪明,慢慢也会变笨的。

再聪明的孩子,也会慢慢变笨!妈妈这4个行为千万要杜绝

2、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的压力。

在这个年龄段大多数孩子并不知道什么是生活压力,什么是价值观。本该天真无邪的童年,却被父母常常在孩面前的抱怨笼罩上了一抹沉重的黑色。

“你要好好学习,咱们家就指望你了”、“你要是不好好学习读书,都对不起我们为了起早贪黑的拼命”,这些话无异于是让孩子过早的承受了,她们这个年龄不该有的压力。

“妈妈为了你工作都不要了,你还不好好学习,就知道天天玩,快去看书!”这种抱怨对孩子来说,她们并不知道意味着多么严重,甚至会过早的触发她们的逆反心理,你越让我做什么,我越不听你的。

有把父母对孩子的抱怨,比做二手烟,你有情绪不开心,还要孩子和你一起承担痛苦,直到他们开始变得自责甚至是自卑,你们才开心、满意吗?

抛去家庭因素不说,每个孩子从生下来,智力水平本就是在一条起跑线上的,变“笨”了,或许与智商无关,更多的是因为负面情绪的累计,使他们变得消极。

再聪明的孩子,也会慢慢变笨!妈妈这4个行为千万要杜绝

3、“你别哭,再哭我就打你了”。

也许你并不知道,事实上人类的哭泣并不只是宣泄,更是一种自愈的方法。

当面对家长、老师的斥责,孩子会本能般的流下泪水,大多数家长本能地恐吓孩子停止哭泣,毕竟哭声确实还是听起来没那么好听的,并且处于面子问题,在公共场合时大多数家长更是如此。

你以为只要孩子不哭了,事情就解决了?孩子就记住这次教训,以后就不犯了?

事实上成长并不仅仅因为压抑情绪就能做到,让他们从心里认同你的观点才是关键!你可以告诉孩子,你这次可以哭,但是哭过之后你要清楚的记得这次为什么哭,咱们下次遇到这样的事情要勇敢、坚强、敢于担当。

哭泣并不是软弱,合理正确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孩子身心成长起来。

再聪明的孩子,也会慢慢变笨!妈妈这4个行为千万要杜绝

4、对孩子的努力与小成就“嗤之以鼻”。

你小时候有没有想过帮助自己的父母做点什么?你的父母又是怎样看待这件事情的?

我记得小时候,想要帮助家里做点家务,洗洗碗、擦擦地什么的,可是和妈妈说了之后,得到的回应却是:“你快回屋,把作业做了,你能把成绩搞好,就是对家里最大的帮助了!”

其实,妈妈说的也并无过错,只是在孩子的视角来看,这就是对自己价值的否定,因为他们还小,懂得太少。

看到孩子笨拙的扫地你一句:“我来吧,你还做不来”,看到孩子因为自己跳的更高了向你邀功时的沾沾自喜,你却只是冰冷的回了一句:“好”。

否定孩子的努力,等同于浇灭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

除了学习,也许我们可以让孩子的童年中可以有些更富含价值的东西,毕竟你也不希培养出一个遇到事情,只会手足无措的向父母求助的“巨婴”吧?

再聪明的孩子,也会慢慢变笨!妈妈这4个行为千万要杜绝

父母的责任不仅仅是为了孩子铺路,更是帮助孩子成长的过程。要以平等的身份尊重他。

你可以仔细回想一下,长大后的那些“笨孩子”,是不是他们身后都有一个万事包办的妈妈?

父母凡事做的面面俱到,却累死了养出“聪明”孩子,何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