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劉啟,錯殺功臣,竟是為了他?

西漢文景之治能夠永載史冊,漢文帝與漢景帝功不可沒。對於漢景帝來說,能夠繼續延續文帝時期的政策主張,休養生息,是西漢得以發展的關鍵。那麼漢景帝錯殺一臣、冤死一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漢景帝劉啟,錯殺功臣,竟是為了他?

生於公元前188年的劉啟,在漢文帝病逝後,繼承帝位,是為漢景帝。西漢的文景之治,一直為後世所稱讚。雖然漢景帝在賢明上不如文帝,但後世對於他的功過,還是給予了很中肯的評價。

漢景帝時期最著名的莫過於七王之亂。說起七王之亂,漢景帝與吳王劉濞之間曾有過很深的積怨。在漢景帝少年時期,與吳王劉濞的兒子下棋時,因發生爭執,竟將吳王劉濞的兒子用棋盤砸死。吳王劉濞礙於漢文帝劉恆的面子,不好追究劉啟的責任,但這口怨氣始終積壓在心頭,不曾忘記。

漢景帝劉啟,錯殺功臣,竟是為了他?

公元前157年,32歲的劉啟繼位。隨著各諸侯王勢力越來越強,已嚴重威脅到漢景帝的皇權。因此在大臣晁錯建議削減諸侯王的權勢時,漢景帝同意了。在漢景帝同晁錯接連削奪了楚王、趙王以及膠西王等的封地後,晁錯將矛頭對準了吳王劉濞。在削奪了吳王劉濞的會稽、豫章兩郡之後,以“誅晁錯,清君側”為藉口的吳王劉濞率領其他諸侯王起兵造反,史稱“七王之亂”。

漢景帝劉啟,錯殺功臣,竟是為了他?

此時漢景帝犯下了一個錯誤,他將大臣晁錯殺死了。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七王發動叛亂後,漢景帝曾先後找晁錯及袁盎商量此事,晁錯建議漢景帝先殺死袁盎,袁盎則建議漢景帝殺晁錯。袁盎說,七王叛亂是為了誅晁錯,清君側,只要將晁錯殺死,就可以平息叛亂。可是晁錯被殺後,各諸侯王們根本沒有退兵的打算。至此,漢景帝才知道自己殺錯人了。

漢景帝劉啟,錯殺功臣,竟是為了他?

七國之亂在將軍周亞夫的指揮下,只用了三個月就徹底撲滅了。景帝也順勢將各諸侯國的權力收歸中央,各藩王割據的問題也在此次平叛中得以解決。對於漢景帝來說,此次七國之亂的結局,是比較完美的。但對於晁錯來講,實在死得有些冤枉。

漢景帝劉啟,錯殺功臣,竟是為了他?

說起晁錯的冤枉,將軍周亞夫的境遇值得我們一提。平定七王之亂後,公元前152年,漢景帝升任周亞夫為丞相。在漢景帝廢太子劉榮這件事上,周亞夫堅決的站到了太子一邊。之後周亞夫與漢景帝在政見上多有不和。周亞夫入獄原於他的兒子買了500副盔甲,以備周亞夫後事使用。知道此事的漢景帝,將周亞夫收入監獄。之後獄吏們給周亞夫冠上了“欲反地下”的罪名,一代名將周亞夫,最後冤死獄中。關於漢景帝要了周亞夫之命,究竟是周亞夫不知進退、蠻橫無理。還是漢景帝為了給兒子劉徹掃除障礙,相信只有景帝自己清楚了。

漢景帝劉啟,錯殺功臣,竟是為了他?

在治理國家方面,漢景帝劉啟依然延續了漢文帝休養生息的方針,進一步減輕刑罰。同時,多次大赦天下的漢景帝,贏得了百姓們的稱讚。漢景帝時期,最大的功績在於儒家學說的發展,進一步奠定了漢武帝時期的政治思想。另外,史料記載,漢景帝對於宮中妃嬪,都給予寬待,沒有苛責。漢景帝去世前更是遣散了服侍自己的宮女。公元前141年,漢景帝病逝,太子劉徹繼位,是為漢武帝。

對於皇帝身份的漢景帝來說,他繼承以及延續了漢文帝時期的盛況,使得文景之治能夠永載史冊。對於父親身份的漢景帝來說,更是為漢武帝劉徹,鋪好了道路,清除了障礙。因此天子之心,非我們常人所能評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