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遼寧沈撫示範區獲批,為產業發展助力

今年9月,遼寧又迎來一個好消息。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遼寧省政府新聞辦瞭解到,9月13日,國務院正式批覆沈撫改革創新示範區建設方案(國函〔2018〕116號)(以下簡稱《方案》);9月30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出臺《關於印發沈撫改革創新示範區建設方案的通知》(發改振興〔2018〕1445號)文件。

這標誌著作為沈撫改革創新示範區的核心依託,沈撫新區正式開啟了以改革創新引領全面開放、推動全面振興的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沈撫新區什麼來頭?事實上,沈撫新區去年才剛掛牌,但卻被寄予厚望。遼寧提出要舉全省之力建設它,把其視為新的增長極。

為什麼這樣一個“誕生”不過一年的新區,會被如此看重?某種意義上說,這與它經過了漫長的“孕育”過程密切相關。

沈撫一體化

鉅變始於十年前。撫順是遼寧重要的工業基地、原材料基地,位於遼寧省東部,西距遼寧省會瀋陽僅45公里。兩個城市同飲渾河水,同是滿族文化發源地。2007年,遼寧省委、省政府確立的一項發展戰略,把這兩個城市聯結得更為緊密。

那年春夏相交之際,遼寧省委、省政府提出實施沈撫同城戰略。遼寧開啟了探索跨行政區劃建設的新模式。

2007年6月,時任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強到瀋陽、撫順兩市相互連接的部分地區考察調研後,提出沈撫同城化的戰略構想,即在瀋陽、撫順兩個百萬人口城市之間選擇一個重要區域實施重點發展,用以帶動遼寧整體的結構調整。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07年8月的一篇報道記錄了李克強那次考察。彼時,李克強指出,沈撫同城化既能夠支撐瀋陽增強中心城市的帶動力,又能夠為撫順的資源型城市轉型尋找根本出路。沈撫同城化同時也是加快中部城市群建設的一個實質性步驟,以此形成對沿海經濟的支撐、對腹地經濟的帶動,因而它也是形成遼寧全省區域發展格局和對外開放格局的一個重要決策。

此後,依託沈撫接合部,遼寧規劃建設了同城化共建區沈撫新城,一座連接沈撫兩大核心城市、跨兩市五區一縣605平方公里的全新城區。這個全新城區分為瀋陽和撫順兩個片區,分別設立了片區管理機構。

中國人大網2012年2月刊載的一篇回顧沈撫新城建設發展5年曆程的報道指出,沈撫同城化戰略向沈撫連接帶注入了發展的活力,沈撫新城按照兩市規劃同步、交通同網、旅遊同線、環境同治、資源同享、優勢互補的“六同”新格局,建立了國土規劃、區域規劃、城市規劃、交通規劃和村鎮規劃所構成的空間地域綜合規劃體系,邁出了變行政區經濟為都市圈經濟的第一步。

推進沈撫新城建設的兩個重要載體一個是渾河北岸的生態區,一個是渾河南岸的產業區。經過多年發展,當初規劃發展的渾河北岸生態區基本建成,成為生態城市的“活肺”,其中為大眾所熟悉的棋盤山、世博園、鳥島等生態旅遊風景區都已成為瀋陽的亮麗名片。

而渾河南岸的產業區在同城化背景下,也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產業發展與預期目標還有一定差距。

從新城到新區

為了進一步推進這個區域的產業發展,優化遼寧區域發展總體佈局,2016年,遼寧省委、省政府又在原沈撫新城605平方公里基礎上選取了適合產業發展的171平方公里(其中瀋陽69平方公里,撫順102平方公里),劃定為沈撫新區,正式提出了“加快沈撫新區建設發展”的戰略決策,力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新動能,打造新的經濟增長引擎。

2017年4月,沈撫新區低調掛牌,正式啟動建設,行使省級經濟管理權限。同年8月,遼寧省政府批覆《沈撫新區總體規劃(2017-2040)》。9月,遼寧省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了《沈撫新區三年滾動計劃(2018-2020)》。

2017年底,沈撫新區又與遼寧沿海經濟帶、瀋陽經濟區、突破遼西北、縣域經濟一起,並列為遼寧“五大區域發展戰略”,成為遼寧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著力點之一。

或許很多人不解,既然此前已經有了沈撫新城,為何還要在其區域內單劃出一片地規劃建設沈撫新區?

沈撫新區首任管委會主任張震在今年1月接受《遼寧日報》採訪時提到的一句話可以作為這個問題的回應。張震說:“成立沈撫新區,核心是發展產業。”

在產業選擇上,沈撫新區提出要著力打造“兩大兩智一谷一基地”,即:大健康、大數據、人工智能與智能製造、功能性磁材料(中國磁谷)、高端(能源)裝備基地等五大特色集群。

遼寧省沈撫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王幼學在遼寧省政府新聞辦於今年6月舉辦的“沈撫新區建設發展”主題新聞發佈會上介紹,沈撫新區啟動建設一年來,共舉辦大型招商推介會30場,多次洽談對接恆大集團等企業162家,一批“百億級”產業項目正在落戶新區。

比如,恆大養生谷項目已簽署協議,正在做開工前期準備;瀚華金融小鎮、科技小鎮、創意小鎮集群項目已完成城市設計任務書,近期將會發布公告面向國際招標城市設計;杭州聯眾智慧醫療項目已完成選址,並簽署協議,中公教育科教小鎮、白沙島金融生態小鎮集群等重大項目已經啟動;與日本歐力士集團等企業簽訂55個項目投資協議,總投資360億元;有237戶冠名“遼寧”新企業已落戶,註冊資本86.95億元。

王幼學在那次新聞發佈會上還強調,沈撫新區將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產業集聚、城市發展、社會治理等方面,全方位體現綠色發展要求,推行生產方式綠色化、生活方式綠色化。

也是在那次發佈會上,王幼學還透露,彼時,沈撫新區正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的大力推進下,爭取國務院批覆設立“國家改革創新示範區”。

獲批創新示範區

事實上,今年3月8日,李克強總理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遼寧代表團審議時作出一項重要指示,即“瀋陽和撫順兩個數百萬人口級的大城市緊密相連,這樣的發展條件得天獨厚。要把沈撫新區建設成改革創新示範區,形成對遼寧乃至東北強有力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半年後,9月13日,《方案》正式獲批。這對沈撫新區來說,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也是一個新挑戰。

“此次《方案》獲批,事關遼寧振興發展大局,對於遼寧優化區域發展總體佈局,探索東北振興新路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遼寧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黃洋在遼寧省政府新聞辦10月12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這樣評價沈撫改革創新示範區建設的重要意義。

據黃洋介紹,《方案》為沈撫新區的發展明確了定位和目標。

其發展目標主要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到2022年,初步建立起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主要經濟指標增色顯著高於遼寧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到2035年,建成體制機制新、創新能力強、開放程度高、營商環境好、生態環境優的示範區,成為支撐東北全面振興的新引擎。

王幼學在10月12日的發佈會上則較為詳細地介紹了沈撫新區下一步的重點工作任務。

一是加快構建沈撫新區與瀋陽、撫順三地一體化發展模式,對託管街道(經濟區)統分結合的管理模式;建立互惠共贏的合作發展機制,推進三地差異化、特色化發展,實現1+1+1>3的效果。

二是探索構建扁平化管理體制,優化配置機構編制,推進層級減少、職能集中、管理下移、服務升級,實行“管委會+街道”扁平化管理,構建精簡高效的大部體制,實現“小機構、寬職能、高效率”。

三是構建綠色化發展方式,建立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大力推進產業綠色化,以“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率先探索全域數字化治理運行模式,以數字經濟統領新區產業發展,加強生態保護工作。

四是構建市場化開發模式,實行“管委會+公司”的市場化開發模式,依託市場搞活土地開發、基礎建設、招商引資等工作,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實現“小政府、大服務”。

五是構建便利化審批模式,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企業全生命週期再造審批流程,構建跨地區、跨層級、跨部門的審批服務模式,實現“一網、一門、一次”審批,建設行政審批效能和營商環境最優新區。

六是構建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以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智慧應用為契機,構建全區統一的數字化城市管理體系,推進政務服務雲上辦理,網上便民惠民服務全面開展,有力助推數字經濟發展。

七是構建企業化用人分配機制,打破身份限制,推行職位管理和全員聘任制,健全考評機制,實行“以職定級、以級定薪、按績取酬”的收入分配機制,激發幹部隊伍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