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場遇到一對母女。小女孩2歲左右,穿著紅色棉服,襯得小臉粉嫩,很是可愛。
“我怎麼就理解不了你呢?” 媽媽滿臉不耐與挫敗,邊說邊拽著小女孩往前走:“走!走!哪也不去了,回家!”然後一把抱起一臉茫然的小女孩大步離去。
雖然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但那種“搞不懂孩子究竟在想啥”的心塞、心累,凡是做過爹媽的都曾嘗過滋味。
為什麼就不肯乖乖聽話?
為什麼哭起來沒個完?
怎麼就那麼倔?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孩子,他仍是發育未完成體
當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這個小可愛除了吃和睡,啥也幹不了,他柔弱稚嫩,需要大人全身心的呵護,我們也願意如此。但隨著他能跑會跳、說話日漸流暢,我們對他的期待越來越高,耐心越來越少,甚至抱有超出他能力範圍的高期待,卻忽略了他讓仍然是個發育未完成體。
鄰居家的小朋友豆包,三歲了,常來我家玩。有一次,豆包拿著玩具車排成了一長溜,兒子不小心把其中幾輛車踢歪了。這下可捅了馬蜂窩,豆包放聲大哭,響徹樓宇。我趕緊衝過去把汽車重新擺放好,邊安撫邊道歉,卻完全沒用。
豆包媽略尷尬,解釋說這孩子最近也不知道咋了,他擺放的東西別人不能動,稍微弄亂一點就不依不饒。
其實,豆包正處於秩序敏感期,他正在建構屬於他的秩序感——良好的秩序會讓他倍感安全和快樂,反之,他就會焦慮、會亂髮脾氣,看起來簡直不可理喻。每個孩子都不一樣,豆包的秩序感比較強,表現得比較明顯而已。
倘若大人完全不了孩子的秩序敏感期,上來就呵斥孩子,強行讓他停止哭泣,只會讓孩子心中更加不安和焦慮。慶幸的是,豆包媽即便不瞭解秩序敏感期,卻並不干涉他,很好地保護了豆包。
再舉個例子,最近輔導兒子做10以內的加法時,深刻體會到了什麼叫“說一百遍也不懂”。因為他正處於前運算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完全無法理解抽象的數字,想要讓他明白加減運算,一定得有實物,比如數棒。所以,不是孩子不想做好,是他的軟硬件都還沒到那水平啊。
人類身心發育之緩慢,在動物界中是絕無僅有的,據說,我們大腦的前額葉平均要到27~28歲才能發育成熟,直至此刻,我們才能真正具有了去做計劃、做判斷、調整情緒和控制衝動的能力。
所以,當發現孩子不聽話、不合作、不可理喻、表現不如你的預期時,別迫不及待給孩子貼標籤、下結論,批評他脾氣倔、太矯情、腦子笨……不是他不想,是真的“臣妾做不到”。
像對待戀人一樣猜測孩子的心事
我們擁抱孩子、親吻孩子,離他最近,以為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瞭解他的人,實際上卻總是發現,孩子跟我們的想象差別十萬八千里。
很多時候,孩子就像“戀愛中的小女孩”,明明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卻說不出口,想要父母來“猜一猜”。
有一次,兒子正吃奶糖,小嘴美美地轉著糖塊,一不留神,糖滑了出來,掉地上了。兒子癟癟嘴,有點不開心。我又給他拿了一顆。放嘴裡沒咕嚕兩下,又掉了。我一樂,隨口玩笑道:掉了半顆牙(被蛀壞了),嘴巴關不住門咯。
這下壞了,兒子立馬變了臉,怎麼哄都不行。最後乾脆滑到地上,面朝牆壁不理我們了。我蹲下去,想抱抱他,他十分抗拒,掙脫了我的手,扭過身去背對著我。
我知道這會兒講道理是最沒用的,所以開始嘗試猜測他的心事,試著去理解他。
“糖掉了沒關係,媽媽這兒還有呢。”
不理我,看來不是因為糖。
“是因為媽媽取笑你了嗎?”我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
還是不理我。
“是生自己的氣,怪自己掉了糖嗎?”
兒子撲進了我懷裡,哇一聲哭了起來:“都怪我的牙,就怪我自己,我是個大笨蛋,我不要***(他自己的名字)了。”
他的心中充滿了對自己無能的憤怒,但他說不出來;他還隱隱擔憂自己沒做好就得不到父母的讚許,但他說不出來。內心突然爆發的激烈衝突難以消解,就會轉變成行為上的對抗,鬧彆扭,犯擰。
我既心疼又後悔,深深地自責:為什麼掉了糖,他會如此地責怪自己?他是擔心自己不夠好,所以我們不愛他了嗎?為什麼他會如此不安,以致擔心我們會因此不再愛他?
我們平日對他的要求太高了,以至於他在我們面前也戰戰兢兢,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失去父母的歡心。
孩子的不當行為背後,都是沒有被滿足的需要。我誠懇地跟他道歉,一遍遍告訴他我愛他,他的情緒終於慢慢平復。
關注孩子內心深處的需要
孩子不聽話,恰恰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去理解孩子。多少親子問題都來自於父母的自以為是!
孩子真正需要的,其實不多。滿足他,孩子便能正常地成長。但很多時候,我們常常分不清孩子的需要和慾望,以至於常常出錯,要麼過分溺愛,要麼過分嚴厲。
需要是人類共通的,而慾望不是。需要源自我們身心的匱乏,必須得到滿足;慾望卻永遠也沒有天花板——餓了需要吃東西,這是需要;吃飽了看到薯片還是關注嘴地吃,這是慾望。
孩子的基本需要,包括:
生理的需要;
對愛的需要,
對社會交往的需要,以求得安全感和歸屬感;
不斷學習和發展能力的需要,
他可以因此獨立,並體現自己的價值感。
這些都是必須無條件滿足孩子的。
舉個例子,孩子逛商場時看到一種玩具,非得買,不買就哭鬧不止,甚至撒潑打滾,但實際上家裡已經有兩三種類似的玩具了,怎麼辦?
有的爸媽脾氣火爆,不給買就是不給買,當場就發作,或罵或打,直到他服氣為止。也有的爸媽開始不同意,後來實在扛不住,還是給孩子買了。但我見過一種最智慧的辦法。
那位媽媽非常淡定,她表現得有些苦惱,說:“你特別想買這個玩具,對嗎?媽媽也很糾結,一方面想滿足你,另一方面家裡確實已經有了差不多的玩具了,怎麼辦呢?”
孩子大方地說:“好吧,那就不買了。”
真奇妙,這麼簡單就搞定了?!孩子會否聽話、如何行事,多數時候取決於父母對待他的方式。這位媽媽既沒有責怪孩子亂花錢,又沒有鼓勵孩子一哭二鬧三打滾的要挾手段,她只是淡定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既尊重了孩子,也尊重了自己。問題迎刃而解。
這樣的方法也許不會每次都奏效,但把握以下核心原則,就能解決問題。
1.替孩子說出他無法說出口的感受
2.談話時儘量不帶評價性的話語
3.說出你的想法
4.始終保持溫和的態度、堅定的立場
1.替孩子說出他無法說出口的感受,當他知道自己內激烈的情緒是什麼,感受到來自大人的接納和撫慰,他就會慢慢地平靜下來,有時候甚至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2.談話時儘量不帶評價性的話語,尤其要避免攻擊性、羞辱性的話語,否則簡單的小問題很可能就會激化成親子間的對抗,完全無益。
3.說出你的想法。孩子往往是自我中心的,他並不會為他人著想,不是他不想,確實是他還沒發育到那個階段,所以,如果你有不同意見,告訴孩子,讓他逐漸地學會理解、體諒他人。
4.始終保持溫和的態度、堅定的立場。如果說孩子一條隨波盪漾的小舟,爸媽一定要做最堅強的港灣,是他可以停靠的,全身心信賴的。你的溫和、堅定,會讓孩子擁有更好的情緒掌控力。
原則很簡單,但知易行難,因為我們需要改變的是過去二三十年形成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但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孩子的問題,最後歸納來歸納去都能歸納到父母身上,唯有我們擁有更好的自我覺察力,並不斷地讓自己變得更好,才能幫助孩子不斷向更好的方面努力。
閱讀更多 喵姐早教說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