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一個太監,但其後裔卻多達四百餘人,至今很多外國人都知道他

鄭和墓地到底在哪裡?南京南郊牛首山本是一座鄭和的衣冠冢,由於,他在其最後一次下西洋的時候病倒在了路途之中,所以,他的真實墓地一直備受質疑。

之後,南京博物院專家葛曉康先生從半個世紀前在南京牛首山一座古塔地宮中出土的文物中發現了線索,經過長達15年對文物和文獻的破譯,一個重大發現讓他大吃一驚,牛首山弘覺寺舍利塔地宮,就是鄭和的真身葬所,也就意味著地宮出土的人牙就是鄭和的牙舍利。

本是一個太監,但其後裔卻多達四百餘人,至今很多外國人都知道他

鄭和,原本姓馬,名和,小名三寶。作為明代航海家、軍事家、外交家,鄭和在我國曆史中久負盛名。尤其是“鄭和下西洋”的故事,中國人們早已爛熟於心。

談起鄭和生平,令人油然起敬。公元1371年,鄭和出生在雲南昆陽鎮,是其父馬哈第二子。公元1381年,年僅十歲的鄭和被明軍虜至應天,慘遭閹割。儘管境遇悲慘,但此舉卻改變了鄭和的命運,他成為太監後,被安排入燕王朱棣府中為奴,其後,跟隨朱棣南北征戰。

朱棣起兵時,鄭和始終伴其左右,並在多次重大戰役中,獲得戰功。他頭腦十分聰慧,擅謀略察局勢,多次解圍朱棣之難,二人自此成為生死之交。戰後,朱棣為表感謝,賜予其“鄭”姓,自此,鄭和之名流傳於世。

本是一個太監,但其後裔卻多達四百餘人,至今很多外國人都知道他

眾所周知,鄭和一生七下西洋,至於背後的動機,史學界卻沒有固定的說法。有說是為了宣揚大明國威,還有說為尋找建文帝,目前“宣揚國威”的說法較為流行。除了以上兩種,還有第三種傳言,即: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對付帖木兒帝國,掃清元蒙勢力。

但根據當時的歷史判斷,帖木兒去世後,其帝國即出現分裂,實力大減,無法對明朝構成威脅。新任君主也拋棄成見,選擇與明朝交好,因此,朱棣沒有必要針對帖木兒帝國。

鄭和為何下西洋?至今未有結論。但筆者覺得,按照明成祖好大喜功的性格,派遣如此浩大的船隊遠航,應該就是為了炫耀國力,從而體現自身不凡。據說,在考慮下西洋人選時,朱棣腦海浮現的第一人就是鄭和。原因不僅是信任,更為重要的是,鄭和曾經是西洋總兵正使,熟悉航海謀略過人,是下西洋的絕佳人選。

本是一個太監,但其後裔卻多達四百餘人,至今很多外國人都知道他

鄭和領此重任時,年僅三十四歲,他所率領的船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隊,前後二十八年,七下西洋,開創了中國古代的海上絲綢之路。此創舉比西方世界的“哥倫布”、“麥哲倫”都要早上半個世紀,足可窺出鄭和的航海能力,無愧古代航海先驅之名。

並且,到現今為止,鄭和後裔高達四百餘人。

歷史上,鄭和是一位太監,在十二歲時就被人閹割,後來送入宮內。那麼,他所謂的後裔又是從何而來呢?據瞭解,鄭和十二歲時,朱元璋率軍攻入雲南,意圖掃清此地元蒙殘軍。三十萬明軍乘著無敵之勢,一路橫推,輕易奪下雲南全境。

本是一個太監,但其後裔卻多達四百餘人,至今很多外國人都知道他

其中,有一支明軍,經過昆陽地區時,看到了河邊正與小夥伴玩耍的鄭和,於是,就把他及其小夥伴抓走,隨軍帶到了應天。後來,鄭和受到閹割之刑,入宮侍奉朱棣。古時,人們重視薪火相傳,鄭和顯然不具備這種能力,於是,哥哥馬文銘特把自己的兒子馬恩來過繼給他。

之後,馬恩來改姓為鄭,即後來的“鄭恩來”。

鄭恩來在成親後,為家族生下兩個兒子,分別叫鄭萬顯、鄭庭顯。鄭和死後,享有官爵世襲的權利,鄭家就此顯赫。經過世代承襲,鄭和後裔不斷壯大,並在後來衍分為三支:雲南玉溪、南京一支、泰國清邁,總人口約四百多人。

本是一個太監,但其後裔卻多達四百餘人,至今很多外國人都知道他

那麼,歷史上的鄭和是否到過臺灣呢?筆者相信,這是所有人都疑惑的地方。

在史書中,並未記載鄭和抵達臺灣的信息,但是,民間卻對此深信不疑。他們相信的理由很簡單,就是通過世代口耳相傳,有人求證鄭和後裔,得到了同樣的初步證實。據鄭和後裔稱:鄭和不僅率船隊去過臺灣,還把大陸的先進的技術一併帶去,促進兩岸間的往來交流。

在臺灣,鄭和還留下這樣一則典故:當時臺灣爆發感染疾病,島內許多人皆惶惶不安。鄭和得知後,命人把隨身攜帶的藥品投入水中,並讓患病的人們沐浴其中。起初,島內百姓還半信半疑,但在不久後,沐浴過的患者相繼痊癒,人們這才恍然大悟,對鄭和等人感激不已。

本是一個太監,但其後裔卻多達四百餘人,至今很多外國人都知道他

鄭和在離開臺灣前,還在島上種植了一塊大陸生薑。僅用了數月,生薑即遍佈山野,別有一番景色,當地百姓為了紀念鄭和,把這些生薑稱為“三寶姜”。所謂“三寶”,源於鄭和小名“三保”。可以說,在他七下西洋的數十年中,於世界各地留下不少歷史遺蹟。

如:馬來西亞的“三寶鎮”、馬六甲的“三寶廟”、泰國的“三寶塔寺”等,這些遺蹟都是當年各地的百姓,為了紀念鄭和之功,特立碑建廟,以示感謝。

有調查稱:鄭和的十八代孫,在昆陽僅有一人。鄭恩良,是鄭和第十八代孫,目前居住在昆陽鄭和故里。這一輩後裔,只有他一人,早年鄭恩良在縣機關工作,退休後則一直擔任雲南省鄭和研究會的理事。據他回述,清代時期,鄭和十六代孫是鄭天才,當時就住在昆明地區。

本是一個太監,但其後裔卻多達四百餘人,至今很多外國人都知道他

後來,因雲南地區的回族起義,鄭天才一家被迫遷離至外縣。顛沛流離的日子並不好過,很快,他又帶著一家人返回故里。遠在泰國的鄭和第十五代孫瞭解這些後,把鄭天才帶到了泰國,經營起了生意。鄭天才這一去,就徹底在泰國定居,再也沒有回來,平常與家庭溝通依靠書信。

他的子嗣也就是鄭和第十七代孫則留在昆陽、玉溪、清邁三處地方,昆陽也成為鄭和後裔最集中的地方。時至今日,鄭和後裔已至二十代,與鄭恩良同屬直系的後裔有二十多人,旁系則為三十餘人。

『《明史·鄭和傳》、《鄭和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