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辞单干一年,盈利150万,他只拿50万!

01

老林是个85后,起点不高,做了将近8年的销售。前几年都没有赚到钱,用他的话说,就是在一家公司蹉跎了太久。

蹉跎的原因,不是他不努力,而是老板太会画大饼。

刚来公司的头一年,老板叫他做分销,分销容易出成绩。于是,他吭哧吭哧,一年下来,干了将近2000万。

老板年底结算的时候跟他说,分销利润太薄,公司不赚钱,提成是没法算的了。为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就发2万元的年终奖,以示安慰。

老林不吭声。老板接着说,明年单独给你成立一个大客户部,你做部门老大,给你配一个技术和一个商务。

公司没有大客户的积累,老林起步异常艰难。他只能通过原来找他拿分销产品的朋友,一步一步往集成商、往客户端延伸。

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战,大客户部门签下了500多万的合同,毛利都不错,起码有100多万利润。

到了年终结算,老板又说分销没赚钱,公司也没赚钱。给大客户部门配了两个人,加上老林的工资,实际上公司还是没赚到钱。

这两个人说是配给大客户部门的,其实是从分销部挪过来的,还是干着分销部的活,只是兼职做着大客户部的少量工作。

老板承诺会给5万元提成,但公司没赚到钱,账上没钱,还是暂时发不了。等一下年,款收回来,一起结算。

老林咬咬牙,还是不吭声。

第三年,老林很努力,也有实力,一年签了将近1000万的合同。

到年终结算的时候,老板又叫苦说分销今年亏钱,大客户部做得还不错,但也只能弥补分销的亏空。但提成还是有的,10万元吧。

老林忍不住,和老板大吵了一架,说提成不要了,不干了,摔门走出了老板办公室。

老板舍不得放他,让财务把去年的5万元提成给他结了。并劝老林说:好好干,等过半年,把款收回来,把剩下的10万元给你结了。

直到老林出来开公司一年,他那10万元,老板也没给他兑现。老林说,这个提成想要回来是不可能的了。

02

老林离职后,挖了原来公司的两个同事,他们都认可老林的为人,愿意跟着他干。

刚出来创业,老林最愁的不是业务,客户都是原来的客户,项目倒是不少,而他缺少的是周转的资金。

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账上没有钱付供应商的款,连工资也发不出来了。除了高利贷,老林借遍了所有的朋友,甚至将信用卡、花呗、借呗能套现的都套现了。

最让老林感动的是,这两个同事没有半点怨言,除了拼命干活,还把自己压箱底的钱都拿出来,借给公司,帮助公司渡过难关。

快近年底了,客户的应收款陆续回来了。老林粗略算了一下,公司今年毛利能有150万,除去各种工资和费用,大概还会有100万的纯利。

这部分,他会给自己留下50万,剩下的50万,另外两个同事一人25万。

我说老林你真大气,他说不是大气,他们三个在原来的公司,饱受老板欺凌。既然大家一起出来做事,有钱就大家一起挣。

我觉得他不但说得好,做得更好!

03

前几天一个早上,我去一老哥公司谈点事。到了办公室,我见他正在赶一个销售员回家。

我说一大早的,你赶人家回去干嘛?

老哥说这个销售员已经连续三天做标书到凌晨五点了,刚投完标回来,喊他回去休息一下。他还死活不愿意,说还欠客户几个报价和方案,要赶紧给客户。

我看着这个销售员两只通红的眼睛,不由地对老哥心生敬佩。

这个员工离开后,我问老哥,为什么你的员工这么拼命。

老哥得意地说:我公司有六个这样的主力销售员,他们每年的收入,除了工资,平均还能拿到30万左右的提成。就刚刚那个销售员,去年光提成就有40多万。

难怪,在一个普通的代理公司,能拿到如此丰厚的提成,当然个个销售员都像打了鸡血一样。

任正非曾经说过: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变成了人才

马云说:

辞职无非就是两个原因,心委屈了,钱给少了

一个制造业的王者,一个互联网行业的王者,都对人性有着深入的洞察,道出了企业管理的核心奥秘。

现实中,却还有很多老板,不断地给员工画大饼,不断地给承诺,不断地谈情怀,不断地说理想,却没有实实在在的金钱兑现。

老板一次又一次地失信,员工心里就委曲了,委曲了就必然会离开。

倘若钱给得到位,承诺兑现地及时,员工必然如狼似虎,拼命干,往死里干。

对于大部分普通基层员工来说,少跟他们谈理想,多给他们钱,才是留住他们,激发他们潜力的王道。

千万不要抱有不切实际地幻想:你喂员工吃草,却还想让他变成狼。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