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與遼、西夏都死磕,卻為何不征服大理?

風亂語


宋朝之所以不征服大理還得從“宋揮玉斧”的典故說起了,傳說宋太祖在地圖上沿大渡河一線玉斧一揮一句此地非吾所有奠定了宋朝和大理之間長期相對友好的關係,事實上宋朝之所以願意和大理和平共處的原因個人認為主要有這麼三點。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宋朝的軍事力量一直以來都不是很強因此具有很強的保守性僅滿足於統一中原地區。所以對於宋朝統治者來說統一中原地區的五代十國政權才是他們最為迫切的目標,然後就是想方設法從遼國手中奪回幽雲十六州改善自己北方的防禦形式,而大理等邊疆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對他們而言基本上就是可有可無不願在此消耗本就不足的實力,特別是當宋朝精銳的30萬大軍損失在徵遼戰爭後軍力就更加虛弱自然,而西邊的党項族發動叛亂建立西夏國也讓整個宋朝疲於應付。


這樣宋朝連應對這兩條戰線都吃力哪有這個力氣去征服大理,整個宋朝最高光的時刻也就實現河湟開邊滅了青海的唃廝囉政權建立了隴右都護府,對西夏實現半包圍將其打的奄奄一息行將滅國。如果宋朝能夠滅亡西夏的話那麼在聯金滅遼奪取幽雲十六州後也許會打大理的主意,畢竟大理也是漢朝時候的故地,只是金朝崛起把北宋王朝打的稀里嘩啦以靖康之恥結束讓宋朝統治者更沒有心思去征服大理了,可見宋朝實力的虛弱導致其統治者根本就對征服大理提不起興趣。


再有唐朝鼎盛期的唐玄宗統治時期唐軍多次戰敗於叛唐的南詔損失了20多萬精兵也讓宋朝統治者心有餘悸,難免會擔心宋軍因為地形不熟和氣候不適等諸多原因重蹈唐軍覆轍損失慘重的命運,這樣到時候自己不說統一中原了連政權都有可能被顛覆了,所以宋朝統治者不願意去冒這個險,當有人在宋軍滅亡後蜀後勸趙匡胤一併拿下大理時,這位宋朝的開國皇帝是果斷拒絕了,至於“宋揮玉斧”是不是真的並不重要。

最後一點就是大理對宋朝一直比較友好恭順主動請求了冊封,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宋朝統治者也不好為難人家,不過他們鑑於唐朝和南詔的教訓長期拒絕冊封大理國王,可見宋朝統治者是非常缺乏大國氣象的,連大理國王段和譽也就是段譽的原型多次請求冊封宋徽宗才封他為雲南節度使和大理國王,話說段和譽這麼仰慕宋朝難道真的在中原廝混過?


執斧傳播開天名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宋太祖趙匡胤逼迫柴訓宗禪位建立北宋。經過周世宗柴榮十幾年的勵精圖治中原地區終於看到了統一的曙光。五年之後(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後蜀孟昶降宋,今四川、重慶一帶統一於宋王朝,宋地與大理國轄境直接相連。宋將王全斌也向宋太祖進獻地圖,力主乘勢進兵,攻取雲南。但中原文明歷來對這些邊陲之地存在偏見,認為是混沌未開的蠻夷之地,南詔烏蠻白蠻實乃兇殘之邦,攻取雲南等地對新建立王朝的利益不大,中原王朝歷來以農耕文明為主,雲貴等地並不適合發展農業。而且大理國也派建昌城的守將到成都祝賀,主動表達了與趙宋王朝通好的願望,此時南方尚未完全統一。因此從文化、資源利益以及新王朝戰略考慮,攻取大理並非首要之務, 因此宋太祖便用玉斧在地圖上沿大渡河劃了一條線,說:“此外非吾所有也。”與大理國劃江而治,即大觀樓長聯中“宋揮玉斧”之故。



此後北宋的整朝軍事戰略佈局都在北方,無暇顧及西南。中原王朝歷來的心腹大患都是來自北方的遊牧名族,西晉的永嘉之亂,五胡亂華等都給中原民族致命的打擊。自後晉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獻給遼國以後,北宋基本就是完全暴露在遼的鐵騎面前,因此整個北宋基本都在處心積慮收復失地,以還漢唐河山,但是縱觀整個北宋在對遼戰爭中始終未能取得實質進展,形成戰略相持。在宋徽宗朝雲南大理國仁宣帝段和譽(就是天龍八部裡段譽的人物原型)遣使向北宋朝貢,徽宗下旨封段和譽為雲南節度使、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大理國王,此時也就沒有徵服大理的必要了。



晴雨春秋


首先,宋朝對外戰爭無論是進攻和防守都是被的,經澶淵之盟之盟以後,宋王朝的軍事思想總體上無力來取上下一致的進攻態勢。

其次,西夏和遼對宋朝保持了較強的進攻態勢,總體上是壓迫性的,且雙方都距離宋朝中心地帶近,如不被迫進攻,會傷及國家根本和統治基礎。

最後,大理本是偏遠地帶,長期以來是地方自治與中央管轄相結合區域,行軍不便,且有高山遠阻,無法對中央政權形成威脅。所以,宋朝沒有積極意願消除大理地方政權威脅。


正其居


宋和遼的實力本來就不相上下,即便是後來西夏崛起,也不能打破這個局面。西夏的實力是遠遠無法與宋遼的任何一個匹敵的,能夠做到自保已經很不錯了。

大理對宋根本構不成威脅,而宋征服了大理也是山高皇帝遠,管理不便。況且征服需要調集各方面力量,耗費精力,這樣也會影響宋對遼的整體戰略佈局,弄不好就是因小失大。所以,宋征服大理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事情。


十點歷史123


大理隔的四川陝西啊。太遠他根本夠不上,只有先滅了南宋才能滅大理。


小太陽紅警迷


路途遙遠,行軍不便,輜重糧草更是供應困難。而且就那個時代而言,戰略價值不大,沒有必要用這麼大的代價去攻佔一片不毛之地。

(到時候雲南的旅遊資源還沒有開發)


小白80166432


1.大理離宋朝太遠,地理位置山高林密,宋朝本身面對北方巨大的壓力,沒有太多精力分兵大理

2.大理國主動向宋朝稱臣,安心經營自己的一方天地

3.宋朝的主要精力在北方,吞併大理國沒有任何政治戰略意義,還要損耗一定的財力物力和兵力。


張榎若


蛇吞不了大象,所以只能一步一步來,遲早是拿下大理國。所以先把身邊的肥肉吃了,在吃大理國也不遲的。畢竟大理國山高皇帝遠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沒有路可以讓你去大理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