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鋼鋸嶺 你應該知道的戰鬥 軍事知識—一個真實的傳奇故事

血戰鋼鋸嶺 你應該知道的戰鬥 軍事知識—一個真實的傳奇故事

摘錄圖片

電影《血戰鋼鋸嶺》中的列兵多斯真有其人,也真有其事。多斯隸屬於美軍第77步兵師,參加了美軍沖繩島登陸作戰。沖繩島戰役中美軍第77師共參加了三次登陸戰鬥。

第一次在慶良間列島。是沖繩的外圍島嶼,由於日軍防禦非常薄弱,美軍77師主力同時對6個較大的島嶼登陸,一舉奪取慶良間列島,美軍只損失了30多人,殲滅日軍650多人。

第二次在伊江島。伊江島是沖繩島本部半島對面2海里外的一個島嶼,駐守日軍1個聯隊,與本部半島的日軍互成犄角之勢力。美軍77師經過5天短促激烈的戰鬥,攻佔該島,其中爭奪制高點城山之戰,比血戰鋼鋸嶺的情形還要慘烈,用美軍77師師長布魯斯少將的話來說"這三天是我一輩子打的最激烈的戰鬥"。

電影《血戰鋼鋸嶺》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美軍山地作戰居然沒有關鍵性的武器迫擊炮,面對日軍的瘋狂反撲,只能呼喚艦炮支援,雙方距離太近,艦炮火力往往發揮不了作用。這是真實情景再現,但不是發生在鋼鋸嶺,而是發生在伊江島的城山爭奪戰。美軍為了便於海上運輸和登陸卸載,將迫擊炮彈滿滿裝了2艘萬噸軍火輪,結果在慶良間錨泊時被日軍自殺機炸燬了。搞得美軍有炮無彈,近距離作戰時沒有有效的火力支援,反倒讓日軍裝備的步兵炮、迫擊炮、擲彈筒佔盡了便宜(電影裡沒看到日軍這些裝備,不知道為什麼)。好在美軍有超級強大的運輸能力,很快從塞班島空運了大量迫擊炮彈,迅速補充到前線。

血戰鋼鋸嶺 你應該知道的戰鬥 軍事知識—一個真實的傳奇故事

摘錄圖片

第三次登陸戰鬥在沖繩島南部首裡以東地區。登陸發起後,美軍4個師同時在沖繩島西海岸從北到南正面約9公里地段登陸。海軍陸戰隊的2個師攻佔中部地區,將日軍防線截成兩個斷。然後兵分兩路,海軍陸戰隊的2個師向北打,陸軍的2個師向南打。由於日軍戰前調走了第9師團加強日本本島防禦,日軍駐沖繩司令牛島中將將主力收縮至沖繩南部組織重點防禦。很快向南攻擊的美軍碰上了釘子,美軍為加強攻勢將預備隊27師投入南線作戰。《血戰鋼鋸嶺》中,日軍突然反撲給美軍造成慘重傷亡就發生在這個時候。美軍調整部署,由第77師接替剛剛攻下圓錐形高地的第96師,將27師調往北部,將北部的2個海軍陸戰隊師調到南部作戰。多斯隨第77師參加的血戰鋼鋸嶺戰鬥就發生在這個時候,具體位置可能在大名峽谷南側東端的一個無名高地。

血戰鋼鋸嶺 你應該知道的戰鬥 軍事知識—一個真實的傳奇故事

摘錄圖片

美軍喜歡給高地起個綽號,如"鰻魚"高地、"海龜"高地、"血磨"高地、"抽筋"高地、"砂糖山"高地等等,鋼鋸嶺也類似這種情況。但電影上展示的"鋼鋸嶺"應該位於美27師攻擊任務區內,該地地勢險要,有視覺震撼力,能很好地表現美軍沖繩戰役的艱難和勇敢,因為那種地形以多斯以那樣方式搶救傷員的可能性不大。也就是說多斯參戰的鋼鋸嶺不是電影上的"鋼鋸嶺"。但多斯不怕犧牲,英勇搶救了75名傷員卻是真的。當時美軍與日軍逐個爭奪每個山頭,都和鋼鋸嶺一樣慘烈,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電影想通過多斯這個縮影,來展現美軍沖繩作戰的英勇無畏,換個具體地點也是可以理解。

血戰鋼鋸嶺 你應該知道的戰鬥 軍事知識—一個真實的傳奇故事

摘錄圖片

多斯在鋼鋸嶺遇到的日軍大規模反擊也是真實的,是第二次大反撲。日軍司令牛島的第一反擊是迫於日軍大本營的命令實施的,他有所保留。這次是孤注一擲的大反擊,但這次反擊給美軍造成的傷亡不太大。美軍早有準備,動用了所有火炮,向日軍前沿和縱深實施火力突擊,封鎖了所有地區。一點點掏洞穴、打地下工事的步步攻堅戰,讓美軍"憋了一肚子氣",陸海火力突擊正是他們的拿手好戲。反擊的日軍傷亡慘重,約5000人陣亡、10000多人受傷。這次反擊行動使日軍損失了大量兵力,消耗了大量的彈藥而且無法補充,嚴重影響了日後的作戰。如果牛島不實施反擊,那麼反擊中損失的兵力、彈藥可以在堅守防禦中堅持更多時間,給予美軍更大的殺傷。日軍反擊失利使沖繩島也無法再守下去了。

血戰鋼鋸嶺 你應該知道的戰鬥 軍事知識—一個真實的傳奇故事

摘錄圖片

又經過是一個多月的戰鬥,美軍終於肅清了殘敵,奪佔了沖繩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