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任皇帝,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中国第一任皇帝,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原为传说中我国远古的部落酋长。后指远古时代。但是小编今天说的不是他们,而是敢把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称号的中国第一位皇帝,他就是秦始皇

中国第一任皇帝,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秦始皇生于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是秦庄襄王(少时名为子楚)的中子,商朝重臣恶来的第35世孙,古时候讲究的是父为氏,母为姓。子生来随父氏。所以秦始皇的姓名是赵政,嬴氏。史称嬴政。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年仅13岁的嬴政继位为秦王,用吕不韦为秦相,国主年幼,丞相独擅大权。

中国第一任皇帝,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于是秦王政就尊吕不韦为仲父,国政皆由吕不韦管制。公元前239年,秦王政21岁之时正式揽权亲政。此时,秦国朝廷内部就有了强烈的政治斗争。分为是以下三种:

一、吕不韦专权时期的势力未清除。

二、嫪毐意图叛乱谋国。

三、秦王政亲政伊始,内廷不稳,六国虎视眈眈。

如此内忧外患之下,秦王政任用李斯等人,继续沿用商君之法,以法治国。百家争鸣之下独用法家,甚至想留下韩非子。无奈李斯嫉妒,暗地里毒死了韩非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李斯对秦国,对始皇的功绩。

中国第一任皇帝,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为国家尽快统一,秦始皇建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政权机构。史称“郡县制”,汉代所用“三公九卿制”基本上是沿用了秦朝的制度:

1、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员,是百官之首,掌政事。

2、太尉掌军事,不常置。

3、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贰,掌图籍秘书,监察百官。

4、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以下,是分掌具体政务的诸卿,分别有掌宫殿掖门户的郎中令,掌宫门卫屯兵的卫尉,掌京畿警卫的中尉,掌刑辟的廷尉,掌谷货的治粟内史,掌山海池泽之税和官府手工业制造以供应皇室的少府,掌治宫室的将作少府,掌国内民族事务和外事的典客,掌宗庙礼仪的奉常,掌皇室属籍的宗正,掌舆马的太仆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与诸卿议论政务,皇帝作裁决。

中国第一任皇帝,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除此之外,始皇帝还设立了一些其他的官职:

1、博士—“掌通古今”,即通晓古今史以备皇帝咨询,同时负责图书收藏;

2、典属国——与典客一样主管少数民族事务,不同的是典客掌管与秦友好的少数民族的交往,而典属国则负责已投降秦朝的少数民族;

3、詹事——管理皇后和太子的事务。

4、,以后一直被历代王朝所仿效。

秦始皇灭六国后,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废除周朝所以分封制,改行郡县制(即权力集中制)。秦始皇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一郡。

中国第一任皇帝,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有命人用和氏玉制成“传国玉玺”,和氏玉就是我们熟知的“和氏璧”。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是帝王宝座和权利的象征。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所用书法为秦朝盛兴的小篆,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象征。在后世中,都以能得此玺为使命,视若珍宝,寓为国之重器。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示“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群臣百姓所不喜,底气不足,为世人所轻示。秦灭过后,玉玺为后世所争夺,屡屡易主,最终在历史长河中销声匿迹了。

秦灭六国之后,就开始抗击匈奴,修筑长城了。当时中原刚刚统一,各地的贵族势力并没有清除,为防止国家再次处于分裂的局面,就必须保持中央各地之间的交通和联系,修建长城,是为了保护生活在北部边境的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为了减少军队的负担:匈奴是游牧民族,他们的骑兵活动范围很广。修筑长城,就不需要更多军队来防守,减轻了征兵的负担。万里长城也并不是从无到有的,它的形成只是把原来秦国与赵国和燕国北边原有的修筑的城墙连接起来了,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部分。长城的修筑是在汉朝才真正完成的

中国第一任皇帝,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历史上对于始皇的评价很多但大都宣扬秦始皇残暴不仁,如焚书坑儒、大建阿房宫、长城、骊山墓例如:

1、尉缭:“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

2、贾谊:“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3、始皇本纪:“秦之先伯翳,尝有勋於唐虞之际,受土赐姓。及殷夏之间微散。至周之衰,秦兴,邑于西垂。自缪公以来,稍蚕食诸侯,竟成始皇。始皇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而羞与之侔。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

中国第一任皇帝,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当然也有称赞始皇功德的,说他是千古一帝:

1、灭六国,实现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2、实行依法治国,从严治国。因为秦律,秦国基本没有犯罪。

3、货币,度量衡的统一。

4、文化交流更为繁华

5、修筑长城,既保护北境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为国家留下了历史瑰宝。

秦始皇死后埋在骊山墓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修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庞大,设计最完善的帝王陵寝。项羽火烧秦宫之时,仅地宫以上财宝都搬了三天三夜也没搬完。地宫更是不知所踪。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防止国民反抗便尽收天下所有兵器,铸成之十二个铜人。用来防止金属兵器的流通。

中国第一任皇帝,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