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礦業新形勢分析 如何應對礦業新變化?

如何認識當前礦業新形勢?如何應對新變化?在2018中國國際礦業大會全球經濟與礦業形勢論壇上,來自國內外重要礦企和分析機構的代表,結合市場實踐,分析了礦業轉型升級中的喜與憂。

全球礦業新形勢分析 如何應對礦業新變化?

“世界經濟今年將增長6%左右,預測明年將是3.1%,這主要來自於美國經濟的強勢和中國經濟增長的強勁。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30%,這樣的趨勢將在未來10年繼續下去。”金融信息諮詢公司(IHS Markit)亞太地區首席經濟師拉吉夫·比斯瓦斯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全球礦業步入復甦期。全球礦業在本世紀初經歷了“黃金10年”繁榮後於2012年伴隨全球經濟放緩而連續下行,進入深度調整期。2016年起,儘管貿易保護主義、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因素持續存在,但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很多新興經濟體基礎設施發展非常快,對於能源、金屬等大宗商品的需求也非常高,帶動礦業商品市場趨勢向好。

標普全球市場情報數據金屬與礦業研究主管馬修·皮戈特用數據進一步驗證了拉吉夫·比斯瓦斯的觀點。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間,大宗金屬礦產品的價格紛紛反彈。

美國CRU集團中國區首席執行官約翰遜是全球鋼鐵、金屬和採礦業的知名專家,他也認為,當下經濟增長在放緩,但仍然非常穩定。中國的鋼鐵產能在2014年達到了最高峰,之後中國推行的供給側改革讓鋼鐵產能慢慢降低。儘管如此,目前中國的產能還是相當於美國的3倍之多,跟需求的匹配也逐步優化。“我們將供給側改革看成是中國的成功經驗,它能保護環境,同時也能讓鋼鐵利潤空間更加大,讓鋼鐵的價格上升。”約翰遜說。

同時,基於對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安全、環境汙染、氣候變化等挑戰的考量,近年來,世界能源革命浪潮此起彼伏。“從2015年~2016年,相關的金屬開採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資金,對鋰、鈷、鎳的預算大幅增加,其中鎳的預算增加了5倍,鈷的預算是3.5億美元。”馬修·皮戈特介紹。

中國自然資源部信息中心礦產室主任閆衛東說,中國電動車發展速度明顯加快,新能源汽車產量將超過100萬輛,其快速發展會帶動鋰、鈷、銅、鎳等相關金屬的快速增長。

“與此同時,過去18個月中,液態天然氣增長情況非常好,液態天然氣很多都用來替代其他燃料,中國在這方面的需求非常強勁,這也導致液態天然氣的價格一直在上升。” 拉吉夫·比斯瓦斯說。

全球礦業新形勢分析 如何應對礦業新變化?

不少企業擔心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世界經濟增速減緩,各經濟體走勢出現分化,全球礦業市場也將受明顯影響,國際礦產品價格快速回升的勢頭將被遏制,礦業公司投資更加謹慎。

拉吉夫·比斯瓦斯說:“新興市場目前也面臨著非常多的動盪,像阿根廷、土耳其都出現了匯率的問題。巴西、南非、印度的貨幣都已非常疲軟。中美貿易戰毫無疑問也會阻礙增長趨勢。”

美國的鋼鐵價格是全世界的一個風向標,它能夠讓我們更清楚地觀測全世界鋼鐵的定價趨勢。約翰遜說,美國鋼鋁232措施執行,加徵25%的關稅,對於美國鋼鐵價格造成非常大的影響,漲幅超過了25%;到2019年年底,美國的消費者將會對他們所消耗的鋁多付出24億美元;銅、鋅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中國方面,在過去的17年中,因為環保方面的政策和安全隱患關停了很多礦區,導致鋅的價格長期增長;鋁雖然減去了400萬噸的產量,但處於供需平衡狀態;銅一直處於短缺狀態,尤其是廢銅,很多含量非常低的銅、廢銅的銷售十分活躍。

同時,海外投資風險也在加大,IHS Markit亞太地區高級經濟及國家風險分析師迪芭·庫馬爾說,在印度、印尼、巴基斯坦,雖然激進分子襲擊和抗議活動風險下降,但是安全風險持續存在,特別對於採礦者的攻擊和勒索。另外,經濟民族主義可能會收緊對礦業的監管,針對外資可能會導致一些政治風險。

全球礦業新形勢分析 如何應對礦業新變化?

“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與深入,將有效地推進全球礦業的發展。” 中銀國際全球商品(英國)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姚磊說。他建議,應充分把握這一重要機遇,通過金融創新、電子商務創新、信息共享平臺建設等途徑,構建“一帶一路”礦業市場與礦產品市場智能化、網絡化交易平臺,共享全球資源優化配置成果,全面提升我國在全球能源和重要礦產品定價、貿易、物流等方面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近兩年來,境外礦產勘查市場復甦態勢明顯,全球鑽探工作量結束了連續4年的下滑,逐漸回暖。而國內礦產勘查近兩年持續下滑,出現了“六連跌”。面臨一上一下的形勢,路在何方?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原總工程師劉益康說,當前國內礦產勘查形勢正在倒逼國內礦產勘查再度走出國門尋找出路。以非洲為例,勘查條件不斷改進,礦產資源合作已經明確為“一帶一路”的先行產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共贏理念也勾劃出了在非洲投資礦產勘查前景,應當藉助當前這一有利形勢順勢而上,選擇非洲作為境外礦產勘查投資的重要目標。

長期接觸非洲礦業的原瑞典原料公司總裁孟瑞松也談到,對非洲金礦的投資,加拿大佔17%,美國公司控股了12.6%,而中國公司的控股量僅有1%,這說明中國對非洲礦業的投資仍然有很大空間。很多非洲的政府負責人也提出,中國的投資者可以幫非洲打造一個競爭環境,同時增加非洲資源的價值,因此他們將中國的投資者視為北美和歐洲之外的重要合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