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培養不出真正的父母

角色扮演,培養不出真正的父母

繼“旅行青蛙”之後,又一款爆紅遊戲“中國式家長”風靡網絡,帶來了熱議。據說,玩家可以通過在遊戲中扮演中國式父母,通過經歷小學、初中、高中直至高考幾個重要人生階段,獲得家長體驗,成功體驗“中國式家長”的養娃悲酸。------------------------

遊戲很火,設計應該很有創意。但是我確實對這個遊戲嗤之以鼻。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款遊戲可以代替為人父母的真切感受,角色扮演也無法培養出真正的父母。血肉之軀,親情之愛;人間倫理,社會最小單元。豈能在鍵盤與鼠標的夾縫中得出真正的情感,培養出難捨難離、至死不休的父母恩,子女情?當然,在這個速食時代,什麼都講究“速成”。就連最原始的人類本能——延續後代承續香火,也要靠遊戲來助興。我不想苛責人類玩家的投機心態,也不想吐槽遊戲的設計思路;只是覺得——如果連自己生育養育小孩的興趣都沒有了,人類還能夠繼續存在嗎?或者說這樣的人類能夠延續種族嗎?

角色扮演,培養不出真正的父母

孩子,你慢慢來

從來沒有一門功課可以教會人怎麼去做父母;更不可能依靠一款遊戲能夠感同身受做父母的切身體會。史書斑斑,提供千百例證。是誰告訴孟母“三遷教子”?是誰教會了竇燕山“五子成名”?是誰教會了岳母刺字?是誰教會了歐母“蘆篙畫沙”?沒有一位歷史名人是通過遊戲角色扮演學會當父母的。誰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因為事關孩子終身,所以在教育後代的獨行路上,千千萬萬家長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然而教育卻是地地道道的“農業”,而且是非常考驗格局、人性、智商、品德……等等一切的特殊農業。成龍成鳳固然是每個家庭的願望。可是教育卻是因人而異的種莊稼。同樣的土壤,同樣的種子,都未必能夠長出一模一樣的兩株萵苣來;何況是七情具備、六慾俱全的人呢?就算是家庭背景、經濟條件、社會資源、各種外部環境一致的家庭,具有完全相同的教育理念、走的同樣的教育途徑、培養出來的也不會有大致相同的後代。教育的個體差異實在是進化論最公平的一個BUG。那就是——教育儘管可以效仿,但未必保證結果完全一致;教育儘管存在環境差異,但是也有巨大的突變和異數。所以,誰做父母的不是懷著播下龍種的夢想,卻也難免往往有人會收穫跳蚤的悲劇。

角色扮演,培養不出真正的父母

感恩,讓我們體會孝道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誠然。可是,就算你種的是豌豆胡豆,如果不按照種豌豆胡豆的方法去培養,長出來的有可能是齜牙菜。畢竟教育的變數太多。同是賭王,同樣的家財百億卻未必能夠培養出一個何猷君;同樣有著王健林的財富,卻未必培養的出一個王思聰;每個孩子的成長無不浸透著父母的汗珠、淚珠。所以遊戲裡面排隊報名一百次,未必真能體會一線城市公立幼兒園家長半夜帶著鋪蓋打地鋪排號報名的艱辛;遊戲裡面陪孩子考試一千次,也未必能體會四處奔走,像作戰一樣尋求好學校求學的艱辛;遊戲裡面心碎一萬次,也沒有一絲絲真實感——當孩子遭遇危險、學習障礙、叛逆走偏、甚至是小小的一點認知困惑:分不清左右,聞不到香臭……

虛擬的世界就算能夠把3D數碼變成5D,也不能切實觸摸到嬰兒柔嫩如水的肌膚;不能體會親情柔軟的撫慰;不能給人一絲絲現實的安慰。

角色扮演,培養不出真正的父母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

所謂的父母子女一場,不過就是看他的背影漸漸遠去……龍應臺的《目送》這句最能戳中人心。親情之愛最終指向分離。《聖經》有云:人要離開父母,去和妻子結合。要想真正體會到為人父母,還是刪除遊戲,扔掉鍵盤,回到人世間品嚐人間煙火吧。畢竟,遊戲裡面的孩子,喊不出真正的“爸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