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北大中文系教授龔鵬程談金庸:小說歸小說,武術歸武術

【編者按】2018年10月30日,武俠小說泰斗金庸逝世,享年94歲。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龔鵬程向澎湃新聞記者分享了他對金庸的見解。

龔鵬程教授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金庸是世家子弟,家族本身在學術政治方面都有蠻多表現,所以金庸的文學素養還有對政治社會的理解都比較特別。後來他在香港長期辦報,很有成績,他的社論和報紙在香港對人文的提倡很有貢獻。第三是他的武俠小說其實是他辦報之餘的一個小情愫,最開始是香港的老百姓對中國武術有好奇,後來他開始寫武俠小說,後來一發不可收拾,成為他最亮眼的成果。

他當然希望武俠小說是讓報紙增加銷量的一個手段,所以每天寫,中間有些時候因為忙,還有人幫忙代筆。因為他活得比較久,晚年有機會將作品改寫梳理,慢慢地將自己的武俠小說文學經典化,也因此讓小說成為他人生最亮麗的一筆。”

纪念|北大中文系教授龚鹏程谈金庸:小说归小说,武术归武术

2008年,金庸回故鄉海寧參加研討會。

龔鵬程談到最後一次見金庸是在2008年的海寧的金庸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上,金庸也回到了故鄉並參加研討會。當時代表臺灣佛光大學參會的龔鵬程的論文《金庸小說與武術》也引起了金庸的興趣。

在論文中,龔教授詳細論述了金庸小說裡的武功,並就一些招式提出了意見。對此金庸回答“有些武功在物理學上是不可能成立的,但武俠小說有這個規律,大家讀者都承認,成了習慣了。”“龔先生說的這些,我很受教,但是我不準備按照他的意見來修改,修改的話,小說就不成立了。武術和武俠小說的功夫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東西,這是武俠小說約定俗成的東西,打個馬虎眼,馬馬虎虎地大家同意就可以了,按照現實去寫也不太可能。小說歸小說,武術歸武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