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付6類疾病,「鍼灸」很有發言權

被忽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付6类疾病,「针灸」很有发言权

俗話說,“針灸拔罐,病去一半”。作為中醫文化裡的精華,針灸在2010年就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針灸起源於中國,從最早使用砭石治病算起,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氏族公社制度的後期,人們已能夠製作出適合刺入體表以治療疾病的精緻石器,“砭而刺之”發展為針法,“熱而熨之”發展為灸法,這就是針灸療法的前身。

被忽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付6类疾病,「针灸」很有发言权

據統計,全世界大約有183個國家在使用針灸,20多個國家實現了針灸方面的立法,還有很多國家已將針灸列入了醫保範圍。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權威專家,為你全方位解讀我國傳統中醫療法——針灸。

受訪專家

中國針灸學會會長 劉保延

何為針灸

針灸包括“針”和“灸”兩個概念,前者以針刺為主,後者多指艾灸。

被忽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付6类疾病,「针灸」很有发言权

中醫認為,人體有12條主要經脈,這些經脈與人體五臟六腑直接相關,在經絡所經過的特定部位施以刺激,就能起到一定的防病治病作用。

針灸之所以能治病,根源是通過穴位刺激,調動起人體自身的防病抗病機能,因此不僅副作用極小,還具有雙向調節作用。

被忽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付6类疾病,「针灸」很有发言权

針灸科常用的“針”一般有以下4種。

1.三稜針,由古代九針“鋒針”發展而來,多用於瘀血證、實熱證、急症。

2.皮膚針,由“毛刺”“揚刺”“半刺”發展而來,有通行氣血、調整臟腑的功能,達到內病外治的目的。

3.火針,具有溫經散寒、通經活絡、祛腐生新的作用,多用於治療風寒溼痺、癰疽(yōng jū)、痔瘡等。

4.電針,即用電針儀輸出脈衝電流,通過毫針等作用於體內經絡腧穴。電針根據波形不同,發揮不同的功效。

被忽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付6类疾病,「针灸」很有发言权

如密波可止痛、鎮靜、緩解肌肉血管痙攣,可用於針刺麻醉;疏波可治療痿症,如各種肌肉、關節、韌帶的損傷;疏密波可消炎除水腫,多用於治療扭挫傷、坐骨神經痛、關節炎等。

“灸”多指艾灸,艾灸療法對人體是一種良性刺激,可以活躍臟腑功能,改善新陳代謝,調節人體免疫力。其適應證以寒證、陰證、虛證為主,對慢性病及陽氣虛寒者尤宜。

《扁鵲心書》記載:“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雖未得長生,亦可得百餘歲矣”。在身體某些特定穴位上(如氣海、關元、足三里、三陰交等穴)施灸,可以達到和氣血、調經絡、養臟腑、延年益壽的目的。

艾灸的操作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4種。

1.艾炷灸法:將艾絨做成大小適宜的艾炷,放在皮膚上施灸;或將艾柱放在藥物(如薑片、鹽等)上,再置於皮膚上施灸。

2.艾條灸法:將一根艾條點燃後對著穴位施灸。

被忽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付6类疾病,「针灸」很有发言权

3.溫針灸法:先予以針刺,再將艾絨裹於針柄上點燃,使熱力通過針體傳入機體,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4.溫灸盒灸:將長短適宜的艾段點燃後放入溫灸盒內,再將溫灸盒置於應灸部位,進行熨灸。

針灸擅長看哪些疾病

“針灸有自己的適應症,或者說相對更擅長的疾病。”劉保延表示,在以下幾類疾病的治療上,尤其體現了針灸的明顯優勢。

急慢性痛症

無論是牙痛、頭痛、關節痛,還是其他原因引發的各種疼痛,針灸都可以有效緩解。國外發展出一種名為“幹針(dry needle)”的療法,即在特定壓痛點上進行針刺,起到緩解之效。

神經類疾病

被忽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付6类疾病,「针灸」很有发言权

對於面神經麻痺、股外側皮神經炎、各種神經炎、神經痛以及神經退行性病變等,如糖尿病併發的手指發麻等,針灸治療都有獨特的優勢。

婦科疾病

如緩解痛經、卵巢早衰、子宮內膜異位症,進行生殖輔助等。

皮膚病

頑固性皮膚病,如帶狀皰疹、神經性皮炎、痤瘡等都屬於針灸的適用範圍,還有助避免患者在治療後出現神經痛等問題。

消化道疾病

除胃炎、胃脹等常見疾病外,針灸還可以同時緩解頑固性便秘和腹瀉。

兒童疾病

小兒消化不良、小兒易感等常見病,也是針灸能夠發揮所長的領域。

針灸有六忌

針灸雖然可調節臟腑功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但也要注意六“忌”。

一忌

不分皮膚情況

被忽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付6类疾病,「针灸」很有发言权

針灸對患者皮膚有一定要求,3類人不宜針灸。

1.糖尿病患者:由於糖尿病患者傷口癒合較難,即便小小的針口也不容易癒合,若不注意處理,還可能引起感染。

2.有凝血功能障礙的人:比如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其凝血時間較長,針灸可能導致針口流血不止。

3.皮膚感染、潰瘍和腫瘤患者:對這類人針刺容易適得其反,可能會加重疾病。

二忌

過飢、過飽、過勞

《素問·刺禁論篇》中說:“無刺大醉,令人氣亂;無刺大怒,令人氣逆;無刺大勞人;無刺新飽人;無刺大飢人;無刺大渴人;無刺大驚人。”

現代研究也表明,在飲酒大醉、勞累、過分飢餓等情況下針灸,可能導致患者脈亂氣散。過勞、過飢、過飽的人建議推遲針灸時間,待體力恢復、進食後再治療。

三忌

過分緊張

《靈樞·終始》中提到:“凡刺之禁,大驚大恐,必定其氣乃刺之。”

患者過分緊張,機體會處於脈亂氣散狀態,容易引發暈針等不良反應,建議患者情緒平穩時針灸。

四忌

化妝、噴香水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患者化妝、噴香水容易影響醫生準確判斷、辨證論治。

五忌

憋尿

針灸前建議去一次廁所,避免針灸後留針出現不適,或針灸腹部時對膀胱產生刺激。

六忌

皮膚不清潔

針灸前後應注意皮膚清潔,避免針口感染。針灸後不需要專門進行皮膚消毒,只要不接觸髒水、油汙等即可,也不要立即洗澡或接觸冷水、涼風,否則患者可能出現類似外感症狀或局部輕微感染。

最後,生命君想提醒大家,針灸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治療手段,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接受針灸治療。

近期熱門文章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合作垂詢

010-65363786

010-6536379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