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称帝后,对汉献帝行龌龊之事,献帝不但不生气,还高兴呢!

汉献帝刘协,因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为闻名,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中,刘协就是一个窝囊无能的末代帝王。但其实,刘协只是时运不济,赶上了东汉末年的乱世,若不是身处乱世,刘协大概可以成为一个中兴之主。再者,把别的帝王搁在东汉末年,不见得比刘协做得更好。

刘备称帝后,对汉献帝行龌龊之事,献帝不但不生气,还高兴呢!

刘协9岁登基,但这并不是他自愿的,汉献帝是被董卓扶上位的皇帝,一登基就受到董卓的约束,不仅没有一点权力,日子过得也没个皇帝样。但刘协一直隐忍不发,他尽可能地与董卓等一干权臣周旋,极力维护东汉皇室的尊严。而且刘协也在想办法铲除董卓及其部下。为此他特地召见刘和,请他出关求援,要知道刘协那年才十岁啊。历史上哪个十岁的娃娃能做到这一步。可惜的是,外面的援军都忙着抢地盘,根本没人关心他这个皇帝。

刘备称帝后,对汉献帝行龌龊之事,献帝不但不生气,还高兴呢!

董卓被王允设计杀害后,其部下李傕等人又率军杀进长安,将长安搅得鸡犬不宁,汉献帝在李傕等人手中饱受折磨。好不容易逃了出来,却又进了曹操的口袋阵,曹操打着汉献帝的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只把汉献帝当做一个号令天下的工具而已。汉献帝自然是知道这一点的。不过他也看到都董卓、李傕等人跟曹操的差距。

刘备称帝后,对汉献帝行龌龊之事,献帝不但不生气,还高兴呢!

在汉献帝眼中,董卓等人是流氓的话,曹操就是一个有文化的流氓。因为曹操表面上对汉献帝还是礼遇有加,讲究君臣之礼。曹操还把自己的闺女嫁给汉献帝,当然也这是为了更好的巩固自己的权力。不过对汉献帝而言,被曹操控制总比被董卓控制要好上千百倍。然而汉献帝并不想当一个傀儡皇帝,他也想振兴汉室。

刘备称帝后,对汉献帝行龌龊之事,献帝不但不生气,还高兴呢!

要振兴汉室,第一步就是要除掉曹操,于是汉献帝用鲜血写下勤王诏书,号召董承、刘备、王子服等人解救自己。不过事情却败露了,董承等人被曹操诛杀,只有刘备逃出生天。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的后代,这八杆子打不着的关系自然是无法考究,但刘备至少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所以汉献帝还是为刘备证了名,还尊称刘备为刘皇叔。可他这位皇叔却做了一件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

刘备称帝后,对汉献帝行龌龊之事,献帝不但不生气,还高兴呢!

公元220年,一代枭雄病逝,东汉末年的局面在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曹丕接过曹操的权柄,便心急火燎地自立称帝。紧接着刘备也在益州称帝,定都成都。刘备本来自诩皇室正统,那么他称帝当然会自诩汉室正统。刘备既然是汉朝的皇帝,那汉献帝刘协就应该是太上皇,因为当时的刘协是被曹丕逼迫禅让,曹丕也并没有诛杀刘协,而是封刘协为山阳公,好生养着他。

刘备称帝后,对汉献帝行龌龊之事,献帝不但不生气,还高兴呢!

这事刘备肯定是知道的,但刘备却充耳不闻,他以汉朝皇帝自居,却不封活着的汉献帝为太上皇,而是权当汉献帝已死,追封汉献帝谥号孝愍皇帝。这事做得就有点不地道了,谥号是给死人的,汉献帝还活着,刘备这么做有违仁义之名啊。不过汉献帝倒也不在乎,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汉献帝,此时早已风轻云淡,自己匡扶汉室的梦想是破灭了,如今只求安稳度过余生,恰好曹丕倒也不在意自己活着,所以此时的刘协也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闹腾。不过有以点值得高兴,刘备接过了汉室的班,那汉献帝就不再是末代皇帝了,这或许是刘协唯一值得欣慰的事情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