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通化 逐夢“大健康”

前幾年從長春去通化有些不方便,坐火車要繞道四平,高速公路又只修到了梅河口。去年底梅河口到通化段高速公路修通,無數幽深的隧道打破了重重大山的障礙,拉近了山城通化和省城的距離。“通化”得名“通歸王化”,正說明歷史上這塊地盤就有幾分偏遠、一絲蠻荒。

然而天生麗質難自棄,酒香不怕巷子深。說起這裡生產的葡萄美酒、各種藥品,通化——天下誰人不識君!

“酒香萬家、藥濟天下”,通化人的夢想很遠,氣魄很大。通化市委書記金育輝說,要奮力開創綠色轉型發展新局面,加快把通化建設成為東北東部中心城市和國際醫藥健康名城。

本土藥企千帆競發 外來投資百舸爭流

重組人胰島素填補國內空白,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可以生產人胰島素的國家。通化東寶藥業的自主研發能力讓醫藥同行嘖嘖稱歎。

東寶將成果產業化的水平也甚高,重組人胰島素系列產品年銷售收入從最初的幾千萬元,去年達到15億元,成為國內治療糖尿病首選藥物。近期,總投資26億元的120萬瓶人血清白蛋白項目建成投產。

東寶只是眾多通化醫藥企業不斷創新永不滿足的一個典型。因以長白山人參為代表的北藥資源豐富,1995年通化市便確立並實施“醫藥城”建設發展戰略。20多年來,通化醫藥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15年,通化市醫藥產業實現產值1109.6億元,增長17.4%,總量和效益佔全省55%以上,今年一季度產值增長13%。與全國同級城市相比,通化醫藥產業擁有規模以上製藥企業數量、上市制藥企業數量、國家級醫藥技術中心數量和製藥企業銷售人員數量“四個全國第一”。

通化市科技局副局長周希林說,醫藥健康產業正在成為吉林省第四大支柱產業,通化就是挑“大梁”的。吉林省委、省政府也對通化醫藥產業高看一眼,厚愛有加,集中了全省50%以上的醫藥健康產業專項資金用在通化。

通化本土醫藥企業日益壯大。如今,通化規模以上醫藥企業已超過103戶,修正、東寶、萬通、金馬等11戶企業發展成為集團公司。修正藥業2015年實現產值588億元,連續4年位居全國醫藥企業百強榜前三甲。在長春建立了研發基地,到外地併購了一些企業之後,修正“沒有忘記老家”,去年又在通化投資30億元建設修正醫藥科技產業園,廠房主體今年5月中旬完工。

“本地和尚勤參禪,外來和尚好唸經。”美國輝瑞和四環、步長、神威、威高等世界500強企業及國內百強醫藥企業紛紛落戶通化。

“最初是收購梅河口一家企業,後來覺得這裡的政策好、環境好就追加投資了。” 吉林四環製藥公司總經理王建輝具體解釋道,“梅河口政府扶持比較到位,當地醫藥產業鏈也有集聚效應。整個產業上下游配套比較完善,醫藥人才和工人多。”自2010年開始,四環醫藥先後在梅河口投資將近45億元,重組成立或新設成立了四家企業,腦苷肽注射液等主要產品銷量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累計實現銷售收入72億元,稅金22億元。

“地方政府對我們企業進行包保服務,遇到什麼難題就直接來開現場會解決。從開始立項之前的可研一直幫扶到你最後房產證的落實。本地醫藥科技人員不夠,政府便從外地請國家級或省級的專家過來指導。” 吉林金寶藥業公司總經理王德恆也對政府的“保姆式服務”頻頻點贊。

“做強現代中藥,做優生物製藥,做大化學制藥。”通化目前85戶醫藥企業完成新版GMP改造,萬通40億片感通片、東寶人胰島素類似物等項目已納入全省百項重點工程。下一步將突出抓好30個重大醫藥產業項目、10箇中藥大品種二次開發, “鞏固擴大‘藥’的基礎、補上補齊‘醫’的短板”,促進醫藥製造、醫藥流通、醫藥包裝、醫療器械、醫療與健康服務協調發展,力爭到2020年,全市醫藥健康產業規模超過3000億元、增加值超過1000億元。

“大健康”引領綠色發展 綠山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什麼是霧霾?在通化聽說過沒見過。”

地處長白山區,通化森林覆蓋率達67%,有著豐富的植被和優良的生態環境。城中林蔭氣爽、村屯綠樹相映,“山水森林城、宜居新通化”讓居者欣悅、來者欣羨。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通化新一屆市委市政府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醫藥產業基礎之上提出了大健康產業的戰略,將產業鏈進行延伸,推行“健康+醫藥”、“健康+養生”、“健康+旅遊”、“健康+農業”等“健康+N”的產業模式,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醫藥健康名城。

“以醫藥、食品、旅遊產業為支撐,以現代農業為基礎,拓展領域、整合提升,互促共進,構建大健康產業體系。” 通化市發改委副主任史秀明說,從2016年開始,通化將組織實施大健康產業5年行動計劃,謀劃佈局投資體量達到千億級的產業項目,涵蓋醫藥、農業、文化、旅遊、食品、養老養生等多個產業。

人參、林蛙、梅花鹿、山葡萄、山野菜、中草藥、有機大米……通化豐富的農林特產不再“養在深閨人不識”,而是走出大山並得到精深加工。

“長白山林蛙油又稱雪蛤,大家都知道這是好東西,可摘取蛙油後的廢棄物——林蛙殼裡也有寶貝——抗菌肽。”通化康元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林萬君說,他們與吉林大學生命科學院的專家團隊合作,研發出系列綠色、天然、純生物製劑產品:林蛙抗菌肽消毒系列產品、兒童皮膚護理產品、美容化妝品等,即讓林蛙資源完整利用,又增加了林蛙養殖戶的收入。

通化人參產量佔全省三分之一強、佔全國五分之一強,位於集安的康美新開河公司成為亞洲規模最大的集生產、加工、營銷為一體的人參加工企業。

“健康是最大的財富”,近年來國人對葡萄酒的消費需求量增長迅速。目前通化市擁有60戶QS認證葡萄酒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3戶,開發生產了一批品質和檔次較高的名優新特產品。通天酒業公司以主要來自於集安鴨綠江河谷地帶的山葡萄為釀酒原料,成功研製開發了甜型、半甜型、幹型、半乾型四大系列20多個品種。

“浪漫的葡萄酒、浪漫的旅遊”,通化的葡萄酒企業紛紛建設酒莊,包括葡萄酒主題文化博物館、地下儲酒窖、釀酒葡萄種植園等,迎接八方遊客來觀光兼品酒。

長白山、鴨綠江、集安高句麗古蹟、輝南龍灣火山湖……節假日,這些知名的旅遊景點人頭攢動。通化人卻不希望遊客“一走一過”,“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體驗通化的慢生活”。 通化多個休閒養生度假區都在建設之中。 “阿拉發現了這塊寶地,要讓上海人冬天來滑雪,夏天來避暑”,在東昌區金廠鎮,上海萬峰集團總投資40億元的集山地園林、滑雪運動、餐飲美食、休閒養老於一體的健康小鎮項目建設正酣。此外,總投資百億元的龍溪健康養生谷、投資20多億元的太極灣國際旅遊度假區等項目也正在全面推進。

不再偏遠,依然天然。通化人如今這樣註解“通化”二字:“通江達海、化境天成”,希望更多的人來此度假觀光、休閒養生,追求身心健康。

“大物流”“大金融”作支撐 簡政放權幹事擔當來保障

近日,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向南開放和向東開放兩翼並進戰略,將通化定位為向南開放窗口城市,要求通化在吉林省南部打開借丹東港出海大通道,對接遼寧沿海經濟帶和京津冀經濟圈。通化審時度勢,緊抓機遇,提出發展大物流大金融,支撐大健康的戰略構想。

通丹鐵路建成通車,通丹、集雙、鶴大多條高速公路在此匯聚,機場的通航,使通化由東北交通的“末梢”而成重要“樞紐”。通化將建設國際內陸港物流園區,定位於吉林、黑龍江二省物流大通道的南端結點,將丹東口岸功能向內陸延伸至通化,構建集保稅加工、現代物流、產業合作、科技創新於一體的合作區。

通化民間一直流傳這麼一句順口溜:“全民都在炒股票,十萬多人去賣藥,機關幹部海里跳”。通化市金融辦主任呂紹峰分析說,這是因為通化藥企發展迅速,且上市公司比較多,形成了土生土長的濃厚的金融氣息和商業氛圍。因勢利導,通化提出“大金融”的概念,打造金融集聚區。

呂紹峰近期接待最多的客人是基金投資者,“通化有自己的優勢和潛力,基金敏銳者先發現了。”呂紹峰說,“不能坐等,還要主動出擊。領導要求我們敞開胸懷,讓各家基金公司都來通化設立分支機構。”

通化醫藥企業過去大都發行過內部股,多在俗稱的“4板市場”交易。通化市準備成立股權交易中心,把區域內資本市場進行規範完善,讓企業實現轉板上市。 “跟創新創業‘雙創’相結合,先把小企業培育成大企業,再把大企業培育成上市公司,形成暢通的企業‘孵化’通道,也為吸引基金到通化市來提供基礎。”呂紹峰說。

目前通化準備要上市的企業有18家,市裡出臺了鼓勵企業上市的意見,一是要減少稅費,降低企業上市的成本;二是為上市開闢綠色通道,全程跟蹤服務,提高辦事效率。並由紀檢監察部門督察督辦,如果有推諉扯皮、不作為的重點查處。

產業要做大,企業要做強,政府卻要“小下來”、“軟下來”,那就是深入推進簡政放權、優化服務。

“過去辦理一些保健食品的QS認證,要跑多個部門,現在到政務大廳一趟就能完成,給企業減少了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耗費。”吉林萬通藥業集團副總裁王洪珍欣喜地談起變化。

2015年,通化提出要“打造一個行政審批項目最少、服務質量最優、辦事效率最高的發展環境”,用政府權力的除法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一年來,市政府部門行政許可事項由原來的49個部門、473項,減少到32個部門、273項。“誰審批,誰到大廳辦公。”進駐政務大廳行政審批的部門進廳率、項目進廳率由原來的53%、65.6%提高到100%,審批授權率由原來的21%提高到93.2%。

簡政放權卻並不意味著政府“大撒把”,幹部“壁上觀”。呂紹峰就感覺“壓力山大”:“給我定的指標是今年上市10戶,不出活就下臺。我得想招兒推動啊。”

“就是要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擔當進取、勤廉幹事的幹部隊伍。”金育輝的態度很堅決。通化市明確要求哪一個部門哪一個崗位都要力爭上游,在吉林省“爭一保二不出三”。(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