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推進人民調解“四張網”建設 重心下移 矛盾化解在基層

9月13日,寧夏銀川市賀蘭縣調解中心,113名農民工領到了企業欠繳的170餘萬元養老和醫療保險金,緊鎖的眉頭終於解開了。

20天前,他們到賀蘭縣調解中心反映企業拖欠100餘名職工8年養老和醫療保險費。調解中心瞭解情況後,當即聯繫企業。3次集中調解,多次溝通協調,一個月後,企業克服資金困難,現場繳納欠款。

“哪裡有人群,哪裡就有人民調解員”,作為堅持發展“楓橋經驗”、實現矛盾不上交的全國9個試點省區市之一,寧夏從2017年起,全面推廣覆蓋農村、城市、單位、行業的人民調解“四張網”建設,從鄉間到城市,有效預防、化解了大量矛盾糾紛。

關口前移,重心下移,調解走在激化前,將矛盾糾紛消滅在萌芽中。寧夏各地堅持村居(社區)每週一次、鄉鎮(街道)每半月一次、縣(市、區)每月一次集中排查化解矛盾糾紛。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寧夏全區共化解各類矛盾糾紛近3萬件,調解成功率達96.9%以上;中央巡視組交辦信訪問題434件,成功化解367件,成功率達84.6%。

按照複雜程度、辦理難度,寧夏將信訪矛盾問題按照簡易、一般、疑難複雜、重大、特大五級分類,制定標準,實行以案定補。按照自治區層面每件300至2600元,縣區級每件100至500元,部分鄉鎮每件30至300元的補助標準,全部納入同級財政予以保障,通過採取激勵機制,有效激發了人民調解員參與信訪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的積極性。

近年來,寧夏先後吸納892名律師、公務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和173名退休政法幹警,充實到人民調解隊伍中。寧夏寧人律師事務所主任劉建國說,律師參與到矛盾糾紛化解過程中,能為當事人提供更合理、成本更低的糾紛解決專業意見。

目前,寧夏全區共有人民調解組織3814個,人民調解員25338名和專職人民調解員913名,建立起勞動爭議、徵地拆遷、醫療衛生、物業管理等21個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委員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