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的內在消費邏輯

最近在“得到”瞭解傅佩榮的西方哲學課,不敢稱之為學習哈,一覽而過留痕不多。哲學,就是愛智慧——凡人只能仰慕、熱愛、學習、靠近,卻無法達到“智慧”的境地。這種愛智慧,其實是基於人尋找終極歸宿的需求,這種歸宿在人自身上是無法實現的——那可能會導致無限循環悖論“雞生蛋,還是蛋生雞”,於是出現了老子的“道”、儒家的“天”、亞里斯多德“形而上學”、印度教的“梵”,它們是這個世界的生髮者和推動者,或許也是人生命價值的依託,與自己和解的途徑。

保險的內在消費邏輯

無處安放的“我”

保險消費是一種反人性的消費行為。沒人願意在靜待花開的時候,被迫想象“風過花殘,一地蕭瑟”的境地;沒人願意在生死離別之後,被迫揭開還沒有長好的“傷疤”;沒人願意在囊中羞澀的時候,又得擠出一筆預算去為不可知的未來買單......

保險的內在消費邏輯

保險是反人性的消費行為

正因為如此,保險消費者額外需要理性“加持”——需要認同一種內在消費邏輯。風險發生的概率在特定人群中是穩定的,隨機獲得的風險概率對於其中的個體是不確定的,但是一定不會超過50%(對於健康人群來說啊,如果是逆選擇的案例不在討論之列),既然不是一定100%會發生,那麼為什麼需要保險保障呢?

雖然風險概率具體數值不確定,但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一旦風險發生在某個人身上,損失發生的概率一定是100%,對於這個不確定性風險帶來的確定性結果,那我們是否認同需要提前籌備,把風險概率比較低但是損失概率100%的可能性降低至更低水平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