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為什麼沒有滅大理?

歷史小小達人


大理對宋朝來說,太重要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是宋朝失去北方養馬的地方後,他們唯一馬匹的來源就是大理。宋朝每年都會花大量的時間和價錢與大理做生意。如果大理是宋朝的,還會這麼麻煩嗎?

二是蒙古滅南宋的時候,是先滅大理,再依靠大理圍攻南宋,給南宋造成了極大的麻煩。如果大理是南宋的,蒙古到南邊能立住腳嗎?


有人可能會說,這是宋朝實力太弱了,沒能力把大理國給滅了。但是,這話是不對的。要知道,從965年1116年,在整個北宋期間,大理至少十一次申請讓宋朝對其進行冊封,想當宋朝的藩屬國。但是,除了宋太宗曾冊封大理國王為“雲南八國都王”,宋徽宗冊封大理國王為“金紫光祿大夫檢校習空雲南節度使上柱國大理國王”外,其他時候,基本上都是不予理睬,不接納。也就是說,人家送上門來,宋朝都不要,宋朝怎麼還會去攻打大理呢?

那麼,宋朝為什麼會做出這樣反常的舉動呢?

一、“宋揮玉斧”的傳說。

說的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南征的時候,來到大渡河邊,揮起玉斧在大渡河邊一劃,說:“此外非吾有也!”既然宋太祖發話說大理國不應該為宋朝說有,宋朝當然不可能去滅它。而且冊封也不情願。因為一旦冊封,大理成為宋朝的藩屬國,間接相當於違背了宋太祖的誓言。

不過,這只是一個傳說,正史上並無記載。因此,並不能判斷是否屬實。

二、南詔給大唐造成的危害,讓宋朝心有餘悸。

大理國的前身南詔國,曾經是唐朝的藩屬國,但是,南詔在歷史上,曾經數次攻擊大唐,給大唐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最後大唐的滅亡,都與南詔不無關係。

正因為如此,宋朝吸取了唐朝失敗的教訓,絕不招惹大理。因為一旦想滅掉它,或者把它吸收為藩屬國,那就會給自己造成無盡的麻煩。

三、大理國內矛盾眾多,宋朝害怕惹火燒身。

大理國王之所以一定要請求宋朝對其進行冊封,根本的原因,就是大理國內各種勢力,各種矛盾太多,豪強地主太多,誰也不服誰。大理國王尋求到宋朝的冊封以後,一來,他可以極大地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畢竟自己是“天朝上國”冊封的,這個金字招牌,無人撼動。二來,找到宋朝這一座保護傘後,一旦大理國內出現動亂,可以理直氣壯地尋求宋朝的保護,要求宋朝出兵加以維護。

而宋朝自身國力不足,要想保護大理國王,介入大理國內部爭鬥,就有些顧此失彼。而且一旦保護失敗,那將是一個笑話,給自己帶來極大的麻煩。南詔那樣的悲劇,又有可能重演。

(南詔歸唐場景圖)

四、宋朝的兵力集中在中央和北方邊關,對大理無力強硬。

宋朝由於承受著來自北方的強大威脅,因此,其有限的兵力,都集中在北方邊關。同時,宋朝因為建都缺乏有利的地勢,沒有天險可以憑藉,因此,又把重兵集中在京城開封周圍。所以,根本沒有精力對付南方。對南方都採用非常溫和的開放的政策。

所幸的是,整個兩宋三百年,宋朝和大理之間,一直和平共處,幾乎很少發生摩擦。之所以會這樣,應該與宋朝對大理的政策不無關係吧。


張生全精彩歷史


大理國是古代曾存在於我國西南邊陲的一個小國,由雲南人段思平所建立,曾與北宋、遼、西夏等政權並立。在北宋建國時,野心勃勃的宋太祖趙匡胤曾夢想著統一南北,他先後消滅了南平、後蜀、南漢、南唐等割據政權,卻唯獨沒有對偏居西南的大理國用兵,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大理先於北宋建立,實力比較雄厚

大理國是公元937年由段思平所建立的小國,其都城位於羊苴咩城(雲南大理),國內有烏蠻、白蠻等眾多民族,統治核心在雲南省內,但全盛時的疆域覆蓋了今天的雲南、貴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緬甸、越南北部等地區,實力並不弱。

而等到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北宋的時候那已經是公元960年的事了,也就是說在北宋立國之前,大理國已經穩定地存在了多年,實力比較雄厚。宋人認為大理國境內的白蠻、烏蠻等民族的民風未開、兇殘善戰,而且路途遙遠,不易討伐。鑑於唐朝在討伐西南的“天寶戰爭”中慘敗的教訓,宋人對於用兵西南是比較慎重的。


第二、宋太祖留下的“宋揮玉斧,不徵雲南”的規定。

在公元965年,宋朝軍隊滅掉後蜀的時候,當時的宋軍大將王全斌因此建議宋太祖說,應趁此時兵鋒正盛,由他帶兵從蜀地南下直取雲南(消滅大理國)。但宋太祖考慮再三後,卻認為雲南路途遙遠,難以馴服,於是索性用玉斧在地圖上劃出一道界限,即宋與大理國沿著大渡河為界,後世子孫永不可征伐雲南。

當時的大理國本以為宋軍會來攻打,準備積極備戰。得知宋軍撤兵的消息後,大理國立即派了本國的使臣前去祝賀宋軍滅蜀,並對宋朝納貢。所以自宋太祖開始,宋與大理就沒有爆發過沖突。


等到宋太祖死後,即位的宋太宗趙光義又將大量的宋軍精銳消耗在了宋遼戰場上,使得宋朝北部的邊境壓力驟然增大,無力管理西南。到了北宋中期,新興的西夏王朝崛起,成了北宋的另一個強敵。因此,北宋王朝長期用兵的重心都在北方(遼)和西北(西夏),根本無暇去顧及地處西南的大理。


歷史的荒野


北宋沒能滅亡大理,為後來蒙古人通過滅亡大理,從而攻破南宋防禦埋下了隱患。然而,當時不能滅亡大理的確是有原因的,我們來分析一下:

1、唐朝時期,大理地區分為六詔,在大唐國力強盛的時候,能夠有效抑制,但是他們趁著中原戰亂,同樣進行了統一戰爭,南詔成為贏家,後又被白族的段家搶了天下,所以,到北宋的時候,大理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實力強盛;

2、大理當時的國土面積並不小,包括雲南、貴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緬甸、老撾、越南北部部分地區,總面積有72萬平方公里,人口將近400萬。當時中原地區經歷戰亂,剛剛穩定,北宋全國人口不到1300萬,也就是大理的三四倍左右,如果兩國開戰,這個損耗將是十分巨大的,想想北漢那麼丁點大的地方,北宋都啃得差點崩了牙;

3、大理國距離北宋的核心統治地十分遙遠,當時中原地區的核心地帶在黃河和長江中下游,大理國遠在西川,不但路途遙遠,山高林密,而且後勤供應很難維持,加上他們已經立國,憑藉宋朝當時的國力,打下來,也照樣守不住。畢竟北宋吞併了後蜀南唐吳越國等地方割據勢力,正忙著消化呢,這些才是頭等大事;

4、當時契丹佔據了北方屏障燕雲十六州,這才是關係著北宋王朝生死存亡的關鍵所在,所以,北宋上下,都將精力集中在針對北方契丹的修兵備戰上,企圖奪回燕雲,可惜,由於趙匡胤突然駕崩,趙光義那廢材根本不懂軍事,最後一敗塗地。這個時候,更不可能攜著敗軍進攻大理了,那不是自討沒趣嗎?

5、大理立國後,很快就向北宋遞表稱臣,承認北宋是中華正統,大理為番薯。如果想要攻打大理,好歹也要找個合適的藉口吧,那麼藉口是什麼?總不能說他們不小心踩壞了邊境的花花草草吧?再往後,北宋忙著跟遼國、西夏開戰,自顧不暇,哪裡還有空閒想起大理,即便想起來,也沒有能力攻打了,將熊熊一窩。

所以,無論從國力,兵力,還是國際環境上,北宋跟大唐差的太遙遠了,大唐都沒能直接統治大理,更不用說北宋了。直到明朝,由邊將世代鎮守雲南等地,才徹底扭轉當地的政治形勢,華夏文化才大行其道。


大風觀瀾


在雲南昆明有一處始建於清康熙年間的景點名曰大觀樓,乾隆年間孫髯翁為大觀樓題寫了一副對聯,不過這幅對聯可和一般的對聯不同:一般的對聯就是上聯一句對應下聯一句,加上橫批即可;而孫髯翁題寫的這幅對聯足足有180個字,上聯寫滇池四周風光,像一幅山水畫;下聯記雲南歷史,如一篇敘事史詩,被人譽為天下第一長聯、海內長聯第一佳作。其中寫雲南歷史的下聯中有如下幾句: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所謂漢習樓船是指漢武帝在長安開鑿昆明池,在此訓練樓船以備征伐西南夷中的昆明族,這個同題目的關聯不大,所以我們重點說說唐標鐵柱和宋揮玉斧。

隋末唐初在今天的雲南洱海地區分佈著蒙巂、越析、浪穹、邆賧、施浪、蒙舍六個實力較強的小國,當時的中原王朝將其稱之為六詔,其中的蒙舍詔位於其他五詔之南,因此稱為南詔。六詔因自身實力有限不得不在唐和吐蕃雙雄之間左右搖擺,直到唐中宗景龍元年(公元707年)唐朝派遣唐九徵為討擊使擊毀吐蕃城堡,拆除了吐蕃在漾水、濞水上的鐵索橋,切斷了吐蕃與大理洱海地區的交通,唐九徵在今天的漾濞江畔的蒼山立鐵柱記功,這就是唐標鐵柱的由來。蒙舍詔在六詔之中一向以親唐著稱,隨著唐朝勢力在當地的日益壯大因而得到了唐王朝更大的扶植力度。開元二十五年(737年)蒙舍詔的皮邏閣戰勝其他五詔以及河蠻等部族,基本統一了今天的雲南洱海地區,次年唐玄宗賜皮邏閣名為蒙歸義,進爵為雲南王。在冊封皮邏閣的詔書中明確指出:洱河諸部潛通犬戎(吐蕃),蒙歸義率兵征討有功。這實際上反映了唐朝扶植南詔政權的原因就在於牽制吐蕃。748年皮邏閣死後其養子閣羅鳳繼位,閣羅鳳消滅了在其東方的東爨、西爨,勢力得以擴張到滇東地區。

天寶九載(750年)閣邏鳳在謁見唐朝的劍南道節度使鮮于仲通時路過雲南(即姚州),時任雲南太守的張虔陀侮辱同行的婦女並勒索賄賂,閣邏鳳嚴詞拒絕了張虔陀的要求,張虔陀就派人辱罵閣邏鳳並向唐朝中央政府控告閣邏鳳出兵犯境。閣邏鳳一氣之下起兵攻破雲南,殺死張虔陀並取奪唐朝的三十二個羈縻州。次年鮮于仲通率兵八萬出戎、巂二州,準備出擊南詔,閣邏鳳遣使謝罪請和——同意歸還其所擄掠的人口和財富並歸附唐朝,但同時又表示“若不允許則歸命吐蕃,雲南之地非唐所有也”。鮮于仲通不接受閣邏鳳的求和,隨即進軍至西洱河,兵臨南詔都城大和城,然而唐軍卻在大和城下被南詔擊敗——死六萬人。

天寶十一年(752年)南詔和吐蕃會盟,正式結成對抗唐朝的聯盟,次年唐朝以賈顴為都督,發兵三萬攻南詔,南詔趁其立足未穩大破姚州,賈灌被擒,唐軍三萬敗潰。天寶十三年(754年)劍南留後李宓率兵七萬一路進擊至南詔都城太和城,結果主帥李宓沉江而死,七萬唐兵全軍覆沒。短短數年之間小小的南詔前後殲滅唐軍近二十萬,同時由於大量唐軍被南詔牽制使唐朝在面對來自西部的吐蕃和阿拉伯帝國的競爭時處於相對不利的戰略境地,更為嚴重的是這也削弱了唐軍對其他戰略方向的控制力度——在宋人看來:正是由於唐廷集中精力於同南詔的戰爭,放鬆了對地方藩鎮的管控力度,逐漸形成了內輕外重的軍事佈局,幾年之後安史之亂爆發,大唐王朝由盛轉衰。不過唐朝和南詔之間的戰事並未就此終結。

從860年起南詔兩次入侵唐朝的安南都護府(今越南北部)。安史之亂後唐朝為強化對作為財賦重地的南方地區的管轄,避免南方地區走上像北方藩鎮那樣的割據狀態而一直致力於限制南方軍力的發展,於是不得不臨時從中原抽調兵力前去征伐南詔。戰後的鹹通四年(863)一批從徐州、泗州一帶徵發來的士兵奉命駐防桂林以威懾南詔,當時朝廷與士兵們約定三年後期滿輪換。可三年之期屆滿後朝廷卻像忘了他們的存在似的,壓根沒調新的部隊前來輪換的意思,就這樣這批士兵在桂林又駐守了三年。到了鹹通九年(868)朝廷為節省調兵的經費再次選擇性失憶,這下士兵們再也不能忍受了——他們推舉糧料判官龐勳為首領率部北上還鄉。本來這支部隊的兵力並不多,問題在於他們沿途的州府郡縣的兵力更少,於是他們出湖南後沿長江東下,過浙西、進淮南,攻佔了今天的山東南部、江蘇、安徽北部等地,至此唐朝的江南賦稅生命線被攔腰斬斷。朝廷慌忙調集十道兵馬將這次起義平息下去。儘管以龐勳為首的義軍高層被唐軍殺死,但義軍殘部就此混跡各地,成為當地的不安定因素。公元875年五月在今天的河南長垣爆發了王仙芝起義,同年六月隨著黃巢的加入起義軍聲勢更加浩大,一時間昔日的龐勳舊部紛紛投奔起義軍。宋人對此的評價是“唐亡於黃巢,而禍基於桂林”,而引發桂林戍卒起義的南詔犯境事件也就被宋人視為唐亡的誘發因素之一。

宋太祖趙匡胤立國後吸取唐亡的經驗教訓確立了守內虛外、強幹弱枝的立國之策——在宋朝統治者看來:安內永遠是第一位的,更何況對此時的趙匡胤而言:他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削平後蜀、南漢、南唐等割據政權之上,至於雲南地區在他眼中還遠在天邊。這時原本統治雲南地區的南詔政權已然覆滅,此後在歷經大長和、大天興、大義寧幾個政權之後在937年段思平建立的大理國政權橫空出世。965年宋滅後蜀,四川地區成為宋朝領土,至此宋與大理開始接壤,大理隨即派建昌城的守將到成都祝賀並表示希望同宋朝建立宗藩關係,然而宋朝鑑於南詔反唐的教訓而對大理心存戒備,因此一直未對大理的請求做出正面回覆。這時在滅後蜀之戰中立下軍功的宋將王全斌向宋太祖趙匡胤進獻地圖,力主乘勢進兵攻取雲南。然而趙匡胤鑑於唐亡之禍用玉斧在地圖上沿大渡河劃了一條線說:“此外非吾所有也。”這就是後世所謂“宋揮玉斧”的由來。

事實上“宋揮玉斧”一說未見正史記載。趙匡胤的確沒對大理採取軍事行動,不過這主要是因為他要將主要精力集中在消滅南唐等割據政權之上,不可能將有限的兵力財力用於降服(也許永無結果)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因此不得不在西南地區採取戰略收縮。儘管後來趙宋王朝逐一削平了十國割據政權,然而隨著北方契丹民族建立的遼國的興起北宋王朝由不得不面對來自北方的巨大戰略壓力。宋朝本身就是一個守內虛外的內斂王朝,加之面臨來自北方的巨大戰略壓力,哪還有閒心打大理的主意。事實上宋朝放棄的又何止只是一個大理呢?今天的越南本是唐末割據自立的靜海軍節度使政權,不也被宋朝放棄了嗎?河西李氏的定難軍節度使政權不也公然自立為西夏國嗎?可以說相比漢唐而言:宋朝幾乎進行了全面的戰略收縮。時間久了宋朝上上下下養成了因循苟安、不思進取的作風,於是宋朝君臣就編出一套所謂“宋揮玉斧”的典故以證明這是太祖皇帝的既定國策而非自己闇弱無能。用宋朝人自己的話說:“大理國本唐南詔,藝祖皇帝鑑唐之禍,乃棄越巂諸郡,以大渡河為界,欲寇不能,欲臣不得,最得御戎之上策”。

既然宋朝無意騷擾進犯,那麼大理是否有窺視宋土之意呢?大理的疆域包括今天的雲南、貴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緬甸、老撾、越南北部部分地區,總面積有72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今天雲南省面積的2.9倍,人口將近400萬。以大理的實力自守有餘,開拓不足,而大理本身對此是有清晰認識的,所以自立國以來就擯棄了南詔時期的擴張政策,轉而實行以佛立國的內守政策。同時大理和宋朝展開了積極的互市貿易,1038年李元昊自立西夏國後宋朝失去了養馬基地,此後同大理的互市貿易成為宋朝戰馬的主要來源。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北宋為什麼沒有滅掉大理?

(北宋時期各個政權)

換句話說,如果北宋真的有能力將大理納入自己的版圖,你覺得北宋的官員都很傻嗎?

之所以沒有滅大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做不到,有人說是不想滅,因為看不上,也確實有這個原因,但是滅不了才是最主要的,我們不妨看看隋朝和唐朝的地圖。

(隋朝時期,下方藍色便是大理)

(唐朝時期,下方藍色還是大理)

既然隋朝和唐朝都沒能將大理納入自己的版圖,宋朝還會去嘗試嗎?

北宋之所以沒有去滅掉大理,也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

首先:北方民族不斷騷擾

在北宋時期,無論是什麼時候,北方的西夏還有金,他們都一直在北宋的北部邊境晃悠,時不時的還派兵南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為了對付這些人,北宋官員可謂是絞盡腦汁,但是都沒能控制住,反倒被別人給幹趴下了。

其次:北宋的實力不濟

北宋當時有個很不好的風俗,那就是重文輕武,學武的基本上沒什麼前途,朝中的將軍總會受到文官們的排擠,整個北宋都在高度發展文化事業。

(北宋時期多文官)

所以北宋軍事實力並不強悍,如果要攻打大理,又不能速戰速決,經濟上也承受不住,當然,如果舉全國之力去攻打大理,估計能贏,但是付出的代價不可估量,如果冒著偌大的風險去做這樣一件事,皇帝除非是腦子進水才會同意。

因為強行攻打大理,自己國家被滅的可能性非常大,看看強大的唐朝南征南詔的時候,好處沒撈著,還弄得一身髒。

退一萬步講,即使滅了大理,也要派兵鎮守,難不成滅了就走人,鎮守不好很容易被反撲,在北宋兵力本來就欠缺的時候,再去調兵鎮守大理,皇帝自己想想都會覺得可笑。

最後:國家穩定、外交觀念所影響

其實北宋前期,國家內部結構還是可以的,他們一直致力於發展其他的比如科技、文化、醫療等方面,百姓也算是安居樂業,生活在北宋前期的百姓,是古代歷史上幸福指數最高的,就連“宵夜”“夜市”也是北宋才開始的。

(北宋時期的街市)

這麼穩定的日子也就導致當政者皇帝不會有其他的想法,北宋官員在外交方面並不和其他國家一樣,總想著去將自己國家治理好就行,幹嘛還要惦記別人的領地?


其實我們做個假設,如果北宋實力超級強悍,完全有能力滅了大理,但是北宋也不會這麼做,這就是開篇時說的——看不上!如果北宋各個方面條件具備,很有可能就是北伐,而不是南征,雖說現在南方發展很快,但是在當時經濟中心主要還是北方的基礎下,北方很多地區都已經得到開發,有能力自然會選擇北方,這就和戰國時期,楚國為什麼不向南發展一樣。

(南宋時期大理)

這些原因都可以直接表明,攻打大理,得不償失!


羽評郡主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關於這個問題,“靜Yes”在先前的文章寫過類似問題,分享補充如下:

北宋沒有滅掉大理的原因,簡單說來就是:“因為沒必要,關鍵是滅不掉

965年,宋太祖趙匡胤派遣大將王全斌攻入四川盆地,滅掉後蜀國,統一了四川。此次滅後蜀行動前後只用了66天,可謂攻勢凌厲,風捲殘雲。

佔據四川后,王全斌上書要求乘勝南下,消滅雲南的大理國。但宋太祖沒有聽從,面對地圖,他用手中的玉斧在地圖上大渡河的位置劃了一條線,指著河西說:“此非吾有也”。遂放棄進攻大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宋揮玉斧“的典故。

但翻遍正史,都沒有“宋揮玉斧“的記載,反而是在南宋時有以大渡河為界的說法。雖然沒有獲得官方承認,但北宋確實是在大渡河止步了,而且宋朝和大理維持了近300年的睦鄰友好關係,直到1253年蒙古消滅大理為止。

那麼,北宋為何不趁機拿下大理,將雲南納入版圖?宋太祖當時在想什麼?

1、大理乖巧得讓北宋沒脾氣

強鄰環伺之下,小國只有左右逢迎才能生存下去。這一點,段氏大理很清楚。

所以在北宋消滅後蜀後,大理國忙不迭地派建昌城的守將到成都祝賀,主動表達了與趙宋王朝通好的願望。

這就讓北宋很尷尬了。但凡要收拾誰一定要找一個恰當的能蠱惑人心的理由,比如不按時朝貢啦,屢屢犯邊啦。但大理來這麼一下就讓北宋喪失了道義上出兵的正當性。

人家都這麼友善了,你再去大軍進攻,勢必在道義上站不住腳。反正北宋是這麼想的。

趙匡胤在建立北宋後,執行“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的戰略方針,逐個消滅南方的九個國家,但這九個國家中,不包括大理,這是為何?

因為雲南大部分地區在忽必烈消滅大理前,從來就沒有歸屬過中央政府!

這不是聳人聽聞,今天的我們看歷朝歷代的疆域.秦朝之前不算,秦始皇滅六國後,50萬大軍征伐嶺南,向西到達昆明附近。看似雲南已經自秦朝開始就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但事實上,這裡的勢力所及只是名義上的。

漢朝建立後,基本繼承了秦朝的版圖,但這也只是漢朝名義統治的範圍。因為這裡實行的是羈縻統治,也就是皇帝任命當地部落首領管理自己部落,按時向中央政府上交土特產,保證忠心就行。這是一種高度自治的模式,雖然省了中央的財政支出和軍隊征伐駐紮的麻煩,但是這塊地的歸屬全看首領的心,或者說取決於中央政權是否強大。

漢朝將雲貴高原的諸多部落統稱為“西南夷”。成語“夜郎自大”說的就是西漢時期西南夷中一個叫夜郎的小國,坐井觀天,當知道了西漢的強大後,立刻主動歸附的故事,這樣一個小國在西南夷中還算是大的。

西漢滅亡後,西南夷脫離中央,東漢建立,西南夷又重新歸附。三國時代諸葛亮七擒孟獲也是和西南夷打交道的故事。

因為這裡太過偏遠,且地形崎嶇,所以中央政府也滿足於羈縻統治的形式。

隋唐時代,這裡終於出現六詔,最後南詔統一了六詔,這也是雲南地區脫離中原王朝的開始。隨即唐朝和南詔開戰,但傷亡慘重。

基於這樣的羈縻歷史,趙匡胤也就順水推舟,承認雙邊關係,不再打征服大理的主意。

我們看北宋和大理的版圖,似乎近在咫尺,但是北宋直轄的州縣和大理接壤的並不多,中間很多地區,都是羈縻地區。直到明朝實現“改土歸流”開始,雲南才成為中國王朝的一部分。

2、大理山高路遠,地形崎嶇

為何中原王朝會接受在西南地區實施羈縻統治?很大一個因素是這裡的地形。雲貴高原地形崎嶇且氣候多變,有“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的說法。在這樣的地方作戰,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唐朝天寶年間,南詔趁玄宗沉迷酒色,軍備廢弛,開始在西南地區大舉擴張,並意圖脫離唐朝,與吐蕃結盟。隨後唐朝出兵討伐,但是在南詔吐蕃聯軍的夾擊下,唐朝兩次用兵都全軍覆沒,死傷20多萬人,元氣大傷。這一點讓趙匡胤很忌憚,雖然青藏高原上的吐蕃已經四分五裂,但難保沒有重新統一的可能,如果強行將大理收復,可能會逼得對方狗急跳牆,到時候宋軍將面臨比唐軍更慘重的失敗。

作為軍事家,趙匡胤深知雲南地區“土風之不便,沮洳之所陷,瘴疫之所傷,饋餉之所乏”,這是兵家所謂的“死地”、“絕地”。如果強行進攻,勢必會遭遇巨大失敗,而一旦失敗後損兵折將,北宋剛剛吞下的四川盆地和嶺南地區就有重新反叛的可能,到時候局勢更不好收拾。

所以《續資治通鑑》中寫:“帝鑑唐天寶之禍起於南詔,以玉斧畫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

雖然都是小政權,但是和西夏相比,大理還是有所區別的。具體表現在大理基本沒怎麼向外擴張過,這和西夏截然不同。而此時的北宋也奉行“守內虛外“的國策,所以兩國不謀而合,唱響了兩國戰略伙伴關係健康發展的新篇章。

而且大理比北宋和西夏建國都早,在北宋剛剛建立時,大理的國內穩定,人民歸心,處於上升期,這樣的條件下攻打大理,勢必會陷入持久戰的泥潭無法自拔。

北宋和其他朝代不同的一點就是北宋面對的周邊少數民族都完成了封建化改革,建立起了強大的國家政權,而且建國時間還比自己早,這就十分尷尬了。在宋軍在南方大砍大殺時,北部的遼國一直在虎視眈眈,他們最想看到的,就是宋軍陷入和大理的持久戰中。如果這樣,遼國在北,大理在南,北宋就會陷入兩線作戰的尷尬之中,這是趙匡胤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宋朝和大理能夠和平相處三百年,不是偶然,是歷史選擇的結果。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枚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文|小河對岸

很多人看金庸武俠劇(《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等),都會知道在宋朝的西南方向(今雲南境內),還有一個小國,叫大理國。而在歷史上,宋朝與遼及西夏都曾死磕過一段時期,實在是力有不逮,才維持了共存之局面。而西南方的大理國,卻遠沒有遼及西夏那般強悍。那為何宋朝與遼、西夏都死磕,卻沒有去嘗試征服相對弱小的大理呢?

與歷史上的多民族大一統王朝不同,宋朝與單一的民族國家更為接近。宋朝的疆域,為華夏文明的核心區域,也是漢人的熟地,適宜農耕與居住。而在我國古人的傳統觀念中,所謂的“國”,實則就是指郡縣(郡國),而天下就是指華夏核心區域。

所以,五代十國時期,這“十國”(吳、南唐、吳越、楚、前蜀、後蜀、南漢、南平(荊南)、閩、北漢)都是純粹的華夏政權,而既沒有包括交址(越南)、也沒有包括大理,更不包括北方的遼(契丹)。宋滅掉“十國”中的最後一個割據政權--北漢,就基本上宣告天下一統了。

而對外圍的少數民族政權,中原王朝在很多的時候並不怎麼熱衷。只有在精力過剩的時候,才適度地往外擴一點,如漢唐之經營西域。而一旦中原王朝力有不逮,也就悄然退出了,這些地方並不是中原王朝(農耕民族)的核心利益所在。退出西域的感覺跟喪失“燕雲十六州”的傷痛,有著天壤之別。

宋朝,是一個比較內斂的王朝。而在政治上又吸取了殘唐五代時期,武將亂國的教訓,而制定了“重文輕武”(以文制武)國策。對宋朝來說,其他少數民族統治的區域(如吐蕃、大理等),並沒有太大的價值,也不屬於同一文明。故而,宋朝其實就想固守住華夏核心區域,並不熱衷於擴張。宋人也最講究華夷之別、夷夏之防。

宋朝之所以與遼、西夏死磕,乃是遼佔據了燕雲十六州,而西夏也侵佔了很多漢人傳統地區,且直接威脅到了關中地區。遼與西夏,不但佔據了華夏的部分傳統區域,還對宋朝的生存也構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脅。故而,宋朝與遼、西夏死磕。而大理國的周圍,並不是宋朝的核心區域,對宋朝也沒有威脅,且大理國對宋朝的態度也很恭順。故而,宋朝也能容忍大理的存在,而不願妄動干戈,徒流將士鮮血。


歷史聞知社


北宋若有機會的話,也想滅啊!可惜了,心有餘而力不足。

首先我們來了解下大理,大理就是我們在金庸小說中常看到的段氏家族的國家,是在我國西南一帶建立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公元937年,後晉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合當地勢力滅了大義寧國,建立了“大理”。這個時候就連北宋也還沒建立,北宋在二十多年後才建立。

而對於中原王朝來說,遼一直是大敵。遼是公元907年,即唐末時期就開始興起了的,後梁、後唐都被遼壓著。在後來燕雲十六州被兒皇帝石敬瑭獻了後,後晉更是被打的滅亡了,接下來的後漢、後周也因沒燕雲十六州的緣故在遼面前沒佔到多大優勢。



公元960年,趙匡胤黃袍加身取代了後周,建立了大宋,自然他也取代了後周成為了遼的對手。

遼太強大了,又時不時的南侵,北宋一直都在拿主力對付著遼,分不了心,也沒時間去管遠在西南的大理。北宋想著起碼得收復以前的燕雲十六州吧,畢竟沒了這地方,北宋實在是太被動了,時不時要擔心大遼直接殺過來。

遼想著要南侵搶物資,北宋想著要收復失地,兩國經常摩擦出戰火來,前期兩國都是一直在打仗的,像李繼隆、楊家將等都是抗遼才出名的名將。



直到澶淵之盟,宋遼才議和,宋不再擔心遼再來了。但沒多久又出了個西夏,愈發強盛,又時不時的來北宋地盤搶東西,北宋被迫又得對西夏用兵,西夏剛消停了一會,女真建立的大金又興起了,這北邊、西邊都是大敵,北宋哪會想著去對付大理啊!

其實北宋國民在後來也不想打仗了,過了一段安樂日子後,都是想著發展經濟,打仗勞命傷財的阻礙自己經濟發展,多不划算,遼、西夏要錢給他們錢就是了,反正不缺錢,只要不打仗啥都好說。北宋在後來普遍厭戰,自然也不會想著去滅大理了。

再說滅大理成本是很高的,也不是想滅就滅的,大理遠在西南,地勢險要,很難攻下來。即便費大力氣攻下來了,多難守啊!統一王朝的隋唐都沒能把這塊地盤完全納入版圖,更別說軍事實力並不算強大的北宋了。

而且大理也還算聽話,大多時候都是奉北宋為宗主國。特別是段正淳與段譽父子兩時期,尤其重視加強與北宋的聯繫,他們向北宋俯首稱臣,還按時納貢。這麼聽話的附屬國,北宋有何理由去討伐人家呢?


夏目歷史君


我個人覺得北宋沒有滅大理是有諸多考慮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分析。



1.北宋當時政權機構臃腫,剛打下來的江山,優秀將才因戰爭青黃不接。外交政策也只能是恢復“漢唐舊疆”為主要任務,無暇顧及大理。

2.公元937年,段思平在通海起兵,在多方勢力支持下,建立了大理國。大理基本繼承南詔時期的疆土。除現在的雲南省版圖,四川大渡河西南、貴州西部、越南、泰國、印度、緬甸部分疆域都在大理的勢力範圍內。



3.鑑於唐朝時期的天寶戰爭,唐朝多次攻打大理,還損兵折將,也沒能消滅大理。大理也沒有在自己的疆土範圍內。也顧慮到大理和吐蕃複雜的關係,北宋不敢輕易造次。

4.鄰國的虎視眈眈。當時契丹族的遼國勢力強大,多次來攻打大宋,而且就連區區一個西夏小國都敢來偷襲北宋。都城在中原,舉兵千里來攻打大理,只會讓自己背部腹敵,京城失陷。

從上面幾點來看,面對鄰國的虎視眈眈,大理的強盛,歷史的前車之鑑,將才的青黃不接。北宋已無暇大西南(大理),鞏固現有的疆土都吃力,哪還能舉兵千里來攻打大理?



當然,每個人的見解不同,如果你有好的看法,說出來大家共同探討。


小楊談大理


北宋為什麼沒有滅大理?


宋朝沒有想到去滅大理,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唐朝的教訓,從唐朝的教訓裡,宋朝得出結論”大理是個瘟神,最好躲著走“。


在唐朝初期時,雲南洱海地區有六個部族,南詔僅僅是其中之一,當時唐朝在西部的主要敵人是位於雲南北方的吐蕃,為了對抗吐蕃,唐朝扶持了南詔,最終在公元738年,唐玄宗26年,南詔成長到吞併了其他五個部族,成為較為獨立的唐朝附屬國。唐朝特下詔冊南詔蒙歸義為雲南 王:

“ 古之 封建, 誓以山河,義在疇庸 , 故無虛授 。 西南蠻都大酋帥特進越國公賜紫袍金鈿帶七事歸義,挺秀西南 , 是稱酋傑 。 仁而有勇, 孝乃兼忠 。 懷奴眾之長材 ,秉事君之勁 節 。 瞻言諸部, 或有奸人, 潛通犬戎, 敢肆蜂蛋 , 遂能躬 擐甲 胄 , 總率曉雄, 深入長驅, 左縈右拂, 凡厥醜類 , 應時誅翦。 戎功若此, 朝寵宜加 。 俾膺炸土之榮 , 以 勵捍城之士 , 復遣中 使李思敬齋冊書 往冊焉。 ” ⑴


詔書 說 的 “ 潛通犬戎” 指 的 就是 “ 吐蕃 ” 。 詔書 中 表達的 意思很明 白 : 如 果南詔國內有人敢於和吐蕃合作,那麼應該予以剿滅,這就是唐朝扶持南詔的目的:為了對方當時的強國吐蕃。


但是當新生的南詔國羽翼豐滿,自身也開始成為唐朝的威脅,於是關係逐漸惡化,在公元750年,發生了著名的”張虔陀事件“。


南詔國王謁見都督府都督,照慣例要帶著妻子同來。結果張虔陀侮辱南詔王同來的婦女。勒索賄賂,南詔王向唐朝中央告狀,卻不到回應,於是憤怒的南詔王起兵襲擊唐朝,起兵攻破雲南,殺張虔陀,並取羈縻州三十二州。南詔和唐朝正式敵對。


第二年唐朝動用八萬大軍進攻南詔,結果被南詔打敗,損失達6萬人,這就是著名的”天寶戰爭“,從此唐朝和南詔戰戰和和,拖入了痛苦的拉鋸戰。唐朝在數年內損失達二十幾萬,數年後,安史之亂爆發了。

而唐朝最後的滅亡,在宋朝人看來,也和南詔有關,唐與南詔 的 戰 爭引起的 軍事駐 防的變動 是引起唐朝滅亡的重要原 因 。

由於為了應對西南邊境南詔給予的沉重軍事壓力,唐朝從內部調動大量軍隊前往西南地區,結果造成內地空虛,給黃巢起義提供了空間和時間。


而宋朝建立後,面臨北方遼國的巨大壓力,宋太祖看到前代的教訓,於是放棄了對西南大理的領土野心,把精力轉向北方,這就是北宋為何放棄進攻大理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