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贾平凹在一篇记念路遥的文章中,称路遥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这是为什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草原那一泓水2017


贾平凹说得没有错啊!在路遥开始写作的时代,他确实是时刻关心国家大事。比如《惊心动魄的一刻》。写《平凡的世界》前,更是将陕西省十年的各种官方大报都认真学习、揣摩过。

1966年初中毕业返乡的路遥曾是延北县城最有权力的人物,两年后的他官至县某某会副主任。当时,国家几乎瘫痪。所以,贾平凹说路遥是一个政治非常成熟的作家,个人觉得如果排除文人相轻的恶习的话,是符合事实的。

回溯作家的成长史,绝不是刻意抹黑他,而是认识他、理解他的起点。路遥一直是一个政治意识十分自觉,甚而活跃的人物。他最为钦佩的作家是柳青,写《创业史》,自觉颂扬社会主义路线,但作品内涵非常丰富,气势十分博大。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同样是一部史诗级巨著,与贾平凹一样,分别获得第三届与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这个奖项相对于国际诺贝尔文学奖,十分主流和意识形态化。

恰好,路遥与柳青都是领袖非常喜欢,并多次提到和号召学习的作家。 熟悉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应该能理解,政治无意识贯穿一切。你说自己对政治不感冒,但你的表述方式也是政治的。张平的小说《抉择》也是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不一定就是优秀作品,它们是与评奖原则恰切度最高的作品。

路遥18岁时就已经成为延川县红色第四野战军军长,领导过8000人的“革命活动”。又以学生身份担任延川县某某会副主任,相对于今天的副县长,炙手可热,红极一时。

后来,他被一撸到底,又回到出生时的山村,与《人生》中的高加林一样,其痛苦郁结于胸,难以排遣。

1978年,曾有朋友看到路遥身穿白衣服,腰系麻绳。别人问他在给谁带孝。他自答:给自己带孝,他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宣泄苦闷。

曾与路遥在“革命”中分任两个阵营领袖的曹谷溪是路遥一生的挚友,他就坦言,路遥的政治素养高于文学素养。

陕西作家一向博大厚重,忧国忧民,政治意识高于其它省份(河南与其相当)。路遥最大的理想是当职业政治家,而不是作家。但仕途上的“失落”,唤醒了他潜藏心底的作家梦。

请记住,他原名王卫国,那时被战友尊称为“王军长”。他也写过诗歌,比如“学大寨就要拼命干”之类。他政治受挫,想要写作,成为一名作家。有名,就有话语权,就是无冕之王。这没有任何值得非议之处。


又是乌鸦的杂酱面


这是贾平凹在《怀念路遥》一文中提到的,全句是这样的:“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而且在这篇文章的最后这样写道:“在陕西,有两个人会长久,那就是石鲁和路遥。”

由此可见,贾平凹如此之说并非对路遥的一种否定,而是一种极高的褒扬。


政治家并非政客,本来就是对一个人格局的高度肯定。路遥的写作与时代紧密结合,他的作品如《平凡的世界》《人生》等在特定的时代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似乎只有金庸的武侠小说可以与之相比,在传统的纯文学领域内还无人能出其右,他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也获得了第三届矛盾文学奖。


关于路遥写作的艺术性在圈内圈外的评价并不一致,但他作品的特点十分鲜明,那就是史诗般的恢弘气势,扎根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主流价值,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特点。但客观而言,在语言上略显粗糙,在主题的创新和拓展上还略显不足,对人性的深度挖掘还有概念化的倾向,这与他本人的文学趣味有关,他的作品的文学价值还需更长的历史来检验。

路遥不幸英年早逝,他的生命在最红最火的时候戛然而止,这种悲剧性的个人命运也给了他的作品蒙上了一圣洁的光芒,放大了他作品的综合效应,似乎有种殉道的意味。他的作品与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相似,已然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言,而罗中立延续了《父亲》这种风格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后逐渐走低,于是后期不得不变法求突破,但在大众眼里罗中立好像越来越江郎才尽,但其实后期的作品才是他真正的成熟后风格。而路遥显然一直活在《平凡的世界》的巨大光环中,人们无法推想假如路遥再多活几十年的话,他的作品风格又会怎样?又将收获怎样的掌声或是批评声?这一切永远也无法得知了。



路遥在写小说之前的一段岁月中,也算是短暂从政过吧,而且干过文艺宣传员。在那段岁月中,政治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而路遥在他的创作中,立足于现实政治始终是他作品最不可忽视的一个特点,这从这个角度看,贾平凹对他的这句评价并非空穴来风无中生有,是贬是褒,还是明褒实贬,当下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也不足为怪。


吃素的穿山甲


贾平凹与路遥不合,这是人面前的无奈表达的溢美之词,他说~我就不相信小说能写死人,本来父母就作的个玻璃瓶瓶人!

写散文的刘成章,曾对我讲:

路遥十分恶,病重他去看,仅不理他,吃闭门羹!仅仅因为不按他的说教行事。

路遥生前是孤独的,除少量忠实追随者!

安葬路遥的骨灰到了省作协大院,沒有一人开门问问!



千五氏博物馆Y


受邀请回答问题。班门弄斧,片面之见。

贾平凹老师和路遥老师都是当代文学的大师。贾平娃老师的《秦腔》获过奖。在当代文学作品选中也是独数一致的。陆遥老师的《平凡的世界》在当代文学作品选中也是独树一帜的。说明这两位大师的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平凡的世界被搬上了银幕。被拍成了电视剧。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平凡的世界。通过广州大湾煤矿的一个矿难事件,通过一个记者的采访我们认识一个平凡的事件后面一个平凡的世界!

我没有读过贾平凹老师评价路遥老师的作品的内容!但从标题来看。贾平凹老师评价路遥老师是是政治家评价我觉得真实的。路遥老师对广州大亚湾煤矿不了解。写不出这么生动逼真的文学作品来。他对生活的阅历,对矿难家属的了解,对整个事件的了解,对社会发展史的了解。使人们深入浅出的同情了大牙湾煤矿事件的事实。有客观而真实的反应了社会的矛盾性,阶级性。使读者深入其境。我看了这个《平凡的世界》的电视剧。也深深的被主人公所感动。深深的被路由老师的作品所感染。所以贾平娃老师点评路遥老师是政治家是恰如其当的。


可可潘琴


路遥不是政治家,贾平凹认为路遥作品政治性过强。

一、路遥不是政治家。政治家是一定阶级或政治势力的代表,是掌权者,或者是重大政策或决策的制订者、组织者和协调者。从这些要求看,路遥不是政治家。

二、路遥是政治敏感性很强的作家。路遥的很多作品,特别是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有着很明显的时代特征。这篇小说比较真实客观的描写了农村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的那段历史。作品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生活贴近人民,内容丰富而深刻。读后能从中了解到,那段时间中国波澜壮阔的社会大变革,令人十分难忘。

三、贾平凹可能认为路遥作品政治性过强。贾平凹非常注重作品的文学性。其代表作之一《废都》,人物个性鲜明,语言清新细腻,叙事写人技巧高超。正因为贾平凹很注重文学性,所以,他或许会认为路遥作品,在文学艺术方面有所欠缺,时代感太强,因而说路遥是政治家。

总的看:路遥和贾平凹都是中国当代非常有名的作家,两人都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但在作品中,路遥更注重时代性、政治性。从某种程度上讲:路遥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更强。


在那高高的谷垛下面


贾平凹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这样说,不知道。

但他这样说,不管出发点如何,对路遥是一种褒奖。

最崇高最宽广的文学是史诗,史诗是作家们所追求的伟大,如荷马史诗,如杜甫,如索尔仁尼琴……

中国现当代史是离不开政治的,尤其写当代题材小说而不写政治那是逃避现实。

路遥笔下的人物命运都是和政治挂钩的。

余华也写政治,写饥饿和农村把铁放在锅里日日夜夜地煮,“大炼钢铁”;阎连科也写政治,写某基层干部希望得到列宁的遗体;莫言也写政治,写计划生育;严歌苓也写政治,写知识分子如何《归来》;李碧华也写政治,写《霸王别姬》……



大悔忆智冰


千古文人仕途梦,古今很多作家都是因为仕途不通才改走文章的。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可惜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官,李白杜甫也不行,如果能当官,他们哥俩宁可放弃写作。也是前几天离世的武侠巨匠金庸先生的早期人生理想也不是写作,而是从政。学国际法的他解放初来到北京,想谋求做一位外交官,可惜梦想没有实现。在《碧血剑》里他说,空负安邦志,遂吟去国行。不想这一走成就了他更辉煌人生。如果路遥能仕途平步青云,做个不大不小的官,可能就写不出《人生》《平凡的世界了》,这不知道是他的幸还是不幸。


风乱曲扬


路遥在文革时期是造反派头子,说政治家是抬举他,其实是一个祸国殃民的野心家。


东郭先生126


文人之间的相互吹捧,沒有这个必要。路写过一些小说,我也看过一些,部分作品是不错的,但一部分是伤痕文学,否定多于肯定,有的看了半截就丢到一边了。平凹说他是政治家,意图何在,恐怕只有贾自己知道。


安庆971


有爱吹的,也有不愛听的,更有不相信的。比如齐白石,也是不论官民,一律明码标价收钱。但不知给毛泽東刻印收了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