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車”科技:從只會做技術的90後工科男到估值過億公司CEO

“回車”科技:從只會做技術的90後工科男到估值過億公司CEO

易昊翔是回車科技創始人兼CEO。回車科技專注於腦機接口,是國內第一批研發消費級腦電產品的企業之一。從只是想用空餘時間“搞點事情”的學生到腦電領域的深耕者,從只會做技術的 90 後工科男到公司估值過億的公司CEO,1991年出生的易昊翔帶領以90後成員為主的科技創業團隊,探索出了一條腦電波技術產品化、商業化的道路。

“回車”科技:從只會做技術的90後工科男到估值過億公司CEO

“躺下,放鬆,打開聲音,點開開關,戴上眼罩,你就睡吧……”易昊翔說,“平均入睡時間大概九分鐘。聲音什麼時候該變小,什麼時候關掉,什麼時候把你喚醒,都不用你操心。”他介紹的是公司的主打產品,易休智能眼罩。

“回車”科技:從只會做技術的90後工科男到估值過億公司CEO

“回車”科技:從只會做技術的90後工科男到估值過億公司CEO

“回車”科技:從只會做技術的90後工科男到估值過億公司CEO

從學術的書齋到創業的江湖

2010年,來自貴州的易昊翔到浙江大學報到,各種不適應,他自嘲是鄉下人進了城。

經過兩年的努力,“學渣”變身成了“學霸”,易昊翔專業排名第一,獲得國家獎學金。他赴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參與實驗室科研項目,獲導師高度認可,推薦留美。他到香港荷蘭ING公司交流實習……易昊翔沿著出國求學的航線一帆風順而行,大四,他已經拿到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世界排名第一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博士offer。

 “清華、北大、浙大等高校在腦科學領域的科技水平不比美國差,但國內腦電波產品不多見的原因是商業化不足。”易昊翔說,通過在實驗室的探索及參加比賽,他們開始嘗試產品化。

“回車”科技:從只會做技術的90後工科男到估值過億公司CEO

易休眼罩提高日常休息質量

創業路上打怪升級

腦電信息檢測及分析是當前比較熱門的研究領域,“意念控制”背後是腦機接口項目的一大進展,即在大腦和外部系統之間建立交流控制通道,實現大腦與外部設備的直接交互。植入式腦機接口主要還處在臨床實驗階段,而且用戶對植入式芯片的接受度也遠遠不夠。相應的非植入式的腦機接口應用更容易推向市場。

用意念控制開關的燈,是易昊翔和團隊在學校裡做出的第一款產品。雖然酷炫,但少有人為它買單。幾個人愁眉苦臉地坐在桌前謀出路,有團隊成員冷不丁地說:“感覺這東西可以賣給科技館!” 說幹就幹,他們抱著在實驗室裡手工製作、外觀粗糙的產品,坐公交車直奔浙江省科技館。

費了些周折後,易昊翔和團隊成功把產品出售給科技館,這是他們的商業思維的第一次萌發。畢業後,回車科技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從手工作坊轉變為工業式生產,結合四驅車,打造出了兼具科普性、互動性和趣味性的Kether意念賽車。

“回車”科技:從只會做技術的90後工科男到估值過億公司CEO

Q:人工智能正在風口上,相較之下腦電領域比較“冷”,身在其中創業,你有哪些觀察和思考?

A:腦電技術現在正是發展的初期,商業價值初步顯現。比如特斯拉的CEO,Elon Musk已經創辦了一家公司,叫做NeuroLink,就是專注在腦機接口領域。FaceBook也在2017年發佈了自己的腦機接口概念產品,用來做“意念打字”。此外,各個國家包括美國、中國、歐盟各國都已經有或者在籌備自己的“腦計劃”,投入重金來發展腦科學的各個領域。

和人工智能等風口比起來,腦電技術的確會“冷”很多,但這不代表這個行業不行。可能大家不知道,“人工智能”的概念在人類歷史上也是一次又一次的“上風口”,最早起源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間起起落落,出現過至少三次所謂的人工智能“風口”。但畢竟還是經過了幾十年的積累,才有了今天能給我們生活帶來如此大便利的人工智能。

但是,我們堅信這個行業是對的,是代表著人類未來的發展方向的。並且,隨著底層技術的積累,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相比,我們今天絕不需要再花如此之多的時間。也許十年或是二十年,各種腦科學相關的技術應用就會遍及千家萬戶了。

Q:最近接受了BBC的採訪,他們關注的焦點是什麼?

A:BBC主要關注的是中國“千禧一代(Millennials)”的創業者和創業氛圍,也就是對應到我們常說的“80後”和“90後”一代人。他們的一個核心點是我們這代人會給未來全世界帶來怎樣的“中國貢獻”,我主要分享了一些個人的看法。

“回車”科技:從只會做技術的90後工科男到估值過億公司CE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