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齡段的人,怎麼用保險保障自己?

不同年齡段的人,怎麼用保險保障自己?

  今天我們就說說,不同年齡段的人該怎麼用保險保障自己。

未婚青年

  大多數單身未婚的年輕人的特點是:身體比較健康,但是物質條件匱乏。

  因此,這時候可以從保費便宜的買起:

  意外險→醫療險→定期壽險→重疾險。

  如果比較倒黴,年紀輕輕就查出一堆毛病,那就建議換個順序,先投核保寬鬆的:

  意外險→定期壽險→重疾險→醫療險。

已婚已育

  三口之家,或者四口之家,買保險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別把孩子看得太重

  小寶見過不少做父母的,有用,沒用的保險給孩子上了一大堆,當爸媽的“裸奔”。尤其是給孩子上“教育金”的,錢都花在孩子身上了,夫妻倆一點保障都沒有,屬於典型的頭重腳輕。

  一個家庭當中最需要保險的人,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因為他的風險不只是個人問題,還關乎整個家庭的財務安全。

  有句順口溜雖然俗套,說的道理卻是對的:

  先大人,後小孩。先保障,後理財。

  為人父母者,保護好自己就是對孩子最大的保障,壽險、重疾首當其衝,醫療、意外也是不能少的。

  孩子真正需要的保險,主要是意外險和醫療險,很多人急著給孩子買重疾險,但孩子的重疾險保障的其實是父母的收入損失。

  孩子最不需要的保險是壽險,因為孩子壓根沒有任何經濟責任,給未成年的孩子買壽險沒有任何意義,基本等於瞎花錢。像少兒平安福這種產品,主要保的是重疾,卻非要以終身壽險為主險,除了圈錢,我找不到第二種合理的解釋。

中老年人

  到這個歲數,健康方面差異相當大,有的大爺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也有老人已經三天兩頭去醫院開藥了。

  50歲以後,往往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

  年輕時人挑保險,上了年紀保險挑人。

  原則上,這個年紀的人,不是特別需要重疾險,因為此時的經濟責任已經不太重了,有些甚至已經開始領退休工資了,根本談不上什麼收入損失。面臨的主要是支出型風險,需要醫療險。

  如果身體還不錯,直接買醫療險就OK,但如果有三高一類的慢病,就只能考慮防癌險了,如果身體在差一點,有腫塊、結節之類的問題,可能就與商業健康險無緣了。

​總結

  保險規劃的原則其實並不複雜,但現實中的情況往往不會這麼“典型”,各種個案、變化層出不窮,這些特殊情況是沒辦法在一篇文章裡都說清楚的。

  網上那些“2萬預算的家庭保險規劃”、“年收入二十萬家庭的保險規劃”也是一樣的道理,模板式的方案只能當做參考,要解決生活裡的實際問題,還得根據具體情況來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