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田間地頭的“平安使者”——瀘縣公安局駐村輔警工作經驗

瀘州市瀘縣公安局為強化社會管控,有效緩解警力不足的問題,將治安管控向基層延伸,創新建立一支覆蓋瀘縣251個行政村和50個社區共301人的駐村輔警隊伍,從本土化出發招聘選人,採取理論+技能相結合的方式由公安機關進行統一培訓,以“科技、制度、人文”三個方面加強隊伍管理,通過1年半以來的運行,取得了入室盜竊同比下降18.75%、“兩車盜竊”同比下降40%的良好社會效果,得到上級公安機關和當地黨委政府的高度評價,有效提升了轄區群眾的滿意度。

走進田間地頭的“平安使者”——瀘縣公安局駐村輔警工作經驗

協同推進 完善機制助發展

瀘縣“駐村輔警”建設工作由縣委政法委牽頭組織,縣公安局具體負責實施,縣財政、縣綜治辦等部門全程參與,各鎮(街道)黨委政府全力配合支持,構架了至上而下的組織領導體系,確保了工作的有序穩步推進。

駐村輔警建設首先解決選人的問題,縣委政法委、縣公安局等部門多次專題研究,從人員本土化出發,按照“村委推薦聘用、政府出資招聘、公安培訓指導”的聘用模式。通過一段時間的運行來看效果很好,中途駐村輔警離職後,村委立即向鎮(街道)、派出所提出需求,再次組織聘用,解決了人員流失補充的問題。

走進田間地頭的“平安使者”——瀘縣公安局駐村輔警工作經驗

駐村輔警人事權歸黨委政府、主要事權歸公安,在人員選聘任用管理由綜治中心牽頭組織,工作勤務主要由公安派出所安排部署,同時承擔本村的網格化工作。駐村輔警主要當好“六大員”(即:信息員、協管員、調解員、巡邏員、安全員、宣傳員);具體負責收集掌握社情民意、協助採集基礎信息、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協助管理實有人口、組織開展群防群治、開展交通安全勸導、提供違法犯罪線索、服務人民群眾等工作。駐村輔警的勤務運行按照1+4+2+N的模式運行,即:駐村輔警日常工作實行月初報備制,每月初將工作計劃報備派出所,每週安排1天到派出所彙報工作、跟班學習,4天在村上開展工作,每週至少組織開展2次夜間治安巡邏,特定時期參加派出所組織的N次集中行動。

走進田間地頭的“平安使者”——瀘縣公安局駐村輔警工作經驗

統籌兼顧 保障先行壯力量

瀘縣駐村輔警建設用時一年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但要保障這支隊伍長遠的生命力,就必須向制度化、規劃化發展。縣委、縣政府及時研究,先後出臺了《瀘縣駐村輔警管理辦法(試行)》、《關於進一步加強駐村輔警(網格員)規範管理的工作意見(試行)》。同時,制定了“瀘縣駐村輔警(網格員)勤務運行管理辦法(試行)”、“瀘縣駐村輔警(網格員)考核辦法(試行)”、“瀘縣駐村輔警(網格員)十嚴禁(試行)”等系列管理制度,從遴選任用、教育訓練、勤務運行、考核考評、服裝裝備使用管理、行為準則和陣地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明確,推動了駐村輔警建設向規範化和制度化方向發展。

縣委、縣政府投入300餘萬元為駐村輔警統一配發了制式服裝和勤務裝備,每年出資500餘萬元全額保障駐村輔警的基本工作補助。同時,各鎮(街道)每年出資為駐村輔警購買保險,發放績效考核、交通補助、通訊補助,年終納入村兩委參照村文書標準執行績效考核。同時,按照有場地、有牌子、有制度、有服裝、有臺賬的“五有”標準加強駐村警務室建設,駐村警務室設在各村委會,統一外觀標誌標識建設,統一配置單警勤務裝備、執法記錄儀、錐形桶、反光背心、喊話器、橡膠警棍、警戒帶和兩輪電動巡邏服務車等裝備,保障了駐村輔警工作需求和正常運行。

規範建設 基層警務多面手

駐村輔警日常管理按照“綜治統籌、公安指導、服務鎮村”的原則進行。綜治中心是駐村輔警建設管理的組織部門,公安派出所予以協助。一是科技信息支撐日常指導監督。運用科技信息化手段加強對駐村輔警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通過建立“釘釘群”實現簽到考勤、工作指令下達反饋等,通過安裝在電動兩輪巡邏服務車上的“兩車衛士”實現對車輛的管理和勤務的監督。二是教育培訓支撐能力素養提升。圍繞政治修養、紀律規定、公安業務、警務技能等方面設置培訓課題,採取理論+技能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對駐村輔警的教育培訓,提升駐村輔警的群眾工作能力、交通勸導能力、調解糾紛能力、採集信息能力、治安防範能力、服務群眾能力,確保駐村輔警能做事、會做事。三是績效考核支撐履職盡責能力。圍繞駐村輔警的主責主業科學制定了《瀘縣駐村輔警考核辦法(試行)》,圍繞德、能、勤、績、廉等方面進行考評,其中,業績方面按照能量化的任務全部量化的要求制定。例如:協助開展“一標三實”基礎信息採集方面,按轄區總量將任務細化量化到每週,以基本實現每年入戶調查全覆蓋的目標;在治安巡邏方面至少每週開展夜間巡邏不少於2個晚上。四是激勵機制支撐工作效率提升。積極探索建立“以獎代補”激勵機制,例如:探索建立調解糾紛補助機制、協助處理簡易交通事故補助機制、提供重要違法犯罪線索抓獲現行補助機制、特事特獎等獎勵補助機制給予駐村輔警工作經費補助,不僅提高了駐村輔警補助,不僅提高駐村輔警工作積極性,同時對穩定駐村輔警隊伍、留的住人幹得了事起到了積極作用。

走進田間地頭的“平安使者”——瀘縣公安局駐村輔警工作經驗

通過網絡開展“十佳駐村輔警(網格員)”評選活動,擴大了駐村輔警隊伍影響力,增加了駐村輔警職業榮譽感。五是關心關愛支撐隊伍凝心聚力。駐村輔警是公安警務延伸的最長觸角,縣局將駐村輔警隊伍納入從優待警範疇予以優待,將駐村輔警加入工會,給予人文關懷,從思想層面消除駐村輔警“跑二排”的思想,提高駐村輔警隊伍凝聚力、向心力,更好地協助公安機關推進基層警務工作,走進群眾身邊,搭建一座警民連心橋。

走進田間地頭的“平安使者”——瀘縣公安局駐村輔警工作經驗

駐村輔警在排查化解矛盾糾紛時按照事前引導、事中初審、事後確認的流程,落實縣局在全省創新推出的“司法確認”機制,按照縣局與縣法院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基層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協作的工作意見(試行)》相關要求開展工作。大大增強了公安機關矛盾糾紛調解效力,填補了行政調解與司法訴訟之間的空白,保障了矛盾糾紛調處多方利益,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

走進田間地頭的“平安使者”——瀘縣公安局駐村輔警工作經驗

成效顯著 農村治保生力軍

駐村輔警建成運行以來成效明顯,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明顯提高。農村治安防範得到了加強,組建“紅袖標”隊伍5500餘人,組織開展治安巡邏3500餘次,擋獲各類違法犯罪人員30人;2018年1-10月入室盜竊299件,同比下降15.06%;“兩車盜竊”138件,同比下降40%;基層警務工作得到進一步夯實和鞏固,2018年1-11月,採集“一標三實”基礎數據29500條,收集社情民意和各類情報信息400餘條,開展法律法規和平安建設宣傳3000餘次,發現排查化解矛盾糾紛2819起,發放宣傳資料18000餘份,開展禁種鏟毒排查3200餘次,開展道路交通文明勸導9230餘次,排查道路交通隱患300餘處;服務距離清零,警民關係更加親近,2018年1-11月,共幫助走失迷路老人歸家30餘人次,救助落水遇險人員4人,協助歸還撿拾物品23件次,開展送證服務、上門照相、提供法律政策諮詢等便民服務5000餘次,基本實現了治安防範到村、信息採集到村、矛盾化解到村、法制宣傳到村、服務群眾到村的目標。

走進田間地頭的“平安使者”——瀘縣公安局駐村輔警工作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