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都沒有說到做到,憑什麼讓我做到!

媽媽,你都沒有說到做到,憑什麼讓我做到!

有個媽媽不無痛苦的來找我,說她家上二年級的孩子簡直太讓她頭疼了,無論她怎麼說,怎麼威脅孩子,孩子都不聽她話,她已經有點無計可施了。

就拿不好好吃飯來說,因為不好好吃飯,孩子偏食特別嚴重,體質比較差,動不動就生病感冒,讓她心力交瘁。

我說孩子不愛吃飯偏食這麼嚴重,而且你怎麼說他都不怕不聽,肯定和你們從小太慣他有關係。

是不是小時候和他說過類似的:“如果不好好吃飯,下頓飯之前除了喝水,不能做任何事情了。”朋友點頭稱是。

我又問:“但是後續熬不過他,然後又給他吃了吧。”朋友仍舊點頭。

這個朋友犯了一個常見但又比較嚴重的錯誤,就是行為的不一致性。她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說到做到,一兩次後,孩子就知道,媽媽就是說說而已,不用理她。

不要小看孩子,他們的觀察能力的超乎尋常的高,就算在只有幾個月大的時候,她都已能“察言觀色”了。

所以,如果你希望在孩子心目中樹立一個值得信賴的爸爸媽媽形象,一致性這個重要的原則一定要了解。

這個也是《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書說到的ABC教育中的C,也就是“一致性”。

一致性意味著說到做到,你的行為是可預測的。

有一個概念是地心引力,也就是你扔某個東西,但由於某種原因,沒有落到地上,你可能會繼續扔看是否會發生同樣驚奇的情況。同樣的,孩子也會這樣去試探父母底線。

媽媽,你都沒有說到做到,憑什麼讓我做到!

言傳必行

這個規則包含了兩層意思:

第一,如果你不能或者不會強制執行你對孩子制定的規則,那就不要制定這樣的規則。

第二,遵守你的承諾。

在這兩個前提下制定言出必行的規則,會讓你成為一個有權威、有榜樣力量、帶孩子變得輕鬆不少的家長。

言出必行最大的好處是,最大限度減少孩子對你邊界的挑戰,帶孩子自然省心很多。

培養自我意識

培養自我意識是建立自我覺察的必經之路。

就如書中所講,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情緒誘因、假設和預期等,那麼就很難承認我們的錯誤,做出有效的回應。

比如當我們和孩子打招呼時,他沒有搭理你,這個時候你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和身體方面有什麼樣的變化,如果認為“他無視我”,那你可能就會感到沮喪,甚至惱火,但如果你認為“他是專注於手上的事情,沒有聽到我說的話”,那你就會變得更有耐心。

時常去關注自己的內心,讓自己的言行和內心達到一致性,是一種修煉。不管是在親子,還是在其他的關係當中,都一樣重要。

媽媽,你都沒有說到做到,憑什麼讓我做到!

行為連貫一致

此規則和言出必行類似,當我們行為連貫一致時,孩子教育中很多困惑就會迎刃而解。

比如網上有一個媽媽就把這個規則運用得爐火純青。

這個媽媽從小在孩子眼裡都是說話算數的人,所以在很多家長和孩子鬥智鬥勇焦頭爛額時,她就顯得輕鬆很多。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她就一定會把飯收起來,兩餐中間除了喝水,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吃。所以她孩子吃飯問題從不用操心。

再比如孩子不好好做作業,她就要剝奪孩子做作業的權利。因為孩子知道她媽媽言出必行,後果只能自己承擔,所以就抓緊時間做作業。

運用這個規則需要注意底線,就是不要制定你不能或不願意執行的規則,不要施以你不能或不願意執行的處罰。

媽媽,你都沒有說到做到,憑什麼讓我做到!

在地產行業有一句格言:真正重要的是地段,地段還是地段。類似的,親子教育中,最重要的是關係,關係還是關係。但一段關係就像是兩個人在跳舞,一個人改變了舞步,另一個人也必須跟著變,如此才能和諧統一。

教育的孩子不是天生就會,它是一項可以後天習得的專業技能。就如前面的媽媽,就算做錯了也沒有關係,從錯誤中學習,用強大的耐心反覆實踐,努力做到知行合一,通過自己不斷地成長,與孩子一起進步,達到同頻,共舞精彩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