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個病,需要間隔半年以上做手術,手術風險才可能最小!

72歲的陳大爺,因為左側的髖關節疼痛7年餘入院,加重伴右髖疼痛跛行3年餘了。

他在7年前不明原因下出現了左側的髖關節疼痛,跟很多病人類似,也是表現為痠痛不適,行走時加重,這位大爺沒有畏寒發熱,午後盜汗,確實不是一個結核!(後面也證實不是)3年前左邊症狀加重,影響到大爺生活質量了,於是於2018年1月前往當地醫院就診,拍了一個骨盆的X線提示雙側的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資料缺失),轉到上級醫院拍了個片子如下:

有這個病,需要間隔半年以上做手術,手術風險才可能最小!

大爺的雙側股骨頭都缺血壞死了,壞死後由於他繼續走路負重,壞死的部位塌陷了,保守治療已經沒效了,醫院醫生於是在腰麻下給他做了痛的那邊(左邊)的髖關節置換手術,見術後圖片:

有這個病,需要間隔半年以上做手術,手術風險才可能最小!

(我們片子放正後,片子左側的關節是人體的右邊,而右邊是人體的左邊,就相當於面對面看病人的身體一樣!)

手術做完效果很好雖然刀口還有點痛,但大爺之前的那種骨頭裡面的疼痛,手術後就明顯好轉了,大爺也迫切的想要把右邊也處理下。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大爺的右邊髖關節也是有病變的,中醫藥、西藥都是沒辦法恢復的!也是需要手術的。於是醫生建議大爺休養半年,等身體恢復的差不多的時候,再來做另外一邊。


2018年的9月,大爺又來了,是走路過來的,雖然是一瘸一拐,畢竟右邊的腳疼痛,不行了!

於是醫生再次在腰麻下給他做了右邊的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後片子如下:

有這個病,需要間隔半年以上做手術,手術風險才可能最小!

手術後現在隨訪1個月,大爺走路還稍微有點痛,但生活質量確實比手術前提高了很多!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不一起做雙側的,這個病例幾點注意的要給大家科普一下】

1、髖關節置換手術屬於四級大手術,出血多,創傷大,不是每一個老人都能一次性承受同時做兩邊手術的風險的,兩邊一起做一般針對的是比較年輕的60歲以下的,可以考慮;

2、對於需要分期做手術的病人,術後間隔半年以上來做的話,手術風險會大大降低;

3、手術的目的在於緩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因而手術的適應症也應該是患者無法糾正的疼痛以及差的生活質量;

4、酒精、激素、創傷這個三個是目前股骨頭無菌性壞死的誘因,但不排除抽菸可能導致血管痙攣缺血,導致股骨頭壞死。大爺就是抽菸50年,每天2包,雖然不喝酒;

5、手術後的病人最關鍵的就是預防關節脫位,關節假體平均使用年限15-20年,有人長有人短,但對於大爺來說,已經足夠用到百年之後了!

希望大爺能健康恢復!

以上就是小黑鍋今天給大家分享的病例,歡迎關注【骨科小黑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