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回絕孔子儒學進入境內,最後反而能統一六國,只是巧合嗎?

china-xxf


沒有證據表明秦國拒絕孔子入秦,孔子之所以沒有入秦,跟當時的歷史環境有關。春秋時期,秦國尚處於“蠻荒之地”,文化沙漠,至少在孔子心目中是這樣。孔子推行的儒家學說脫胎於周公的禮制,那麼中原地區周王室後裔所在的諸侯國是他的必然選擇,除非受到特別邀請,比如楚國。

秦統一六國,法家發揮了關鍵作用,但不等於沒有儒家的功勞。儒家思想就像看不見的影子,始終存在於朝政的各個角落。法家是“器”,它的功效可以立竿見影,儒家是“道”,所以百用而不知。一個是顯性的,一個是隱性的。但往往看不見的東西影響力更大。

呂不韋曾經大批量的從各國引入儒生到秦國參政,秦國朝堂儒生也比比皆是,怎麼能說秦統一六國沒有儒家的貢獻呢?


麥塵讀史


秦國並沒有拒絕孔子進入秦國,孔子也不是不想去秦國,只是孔子身在中原,要千里西行入秦,實在是囊中羞澀,沒有路費跟盤纏。秦國曾經接待過老子,並留老子在函谷關上做開塞文章,也就是後來的《道德經》,老子在秦國受到了極高的禮遇。因此孔子如果入秦,必然會受到秦國的禮遇,只是孔子他老人家沒有路費,又惦記著回魯國,所以沒有去成。

秦國能統一天下,跟儒家沒有關係,跟法家有密切的關係,正是因為法家在秦國得到極致的發展,所以秦國才能統一天下。春秋戰國時代,儒家的名聲雖然高,但是沒有一個國家會用儒家的學說來治國,因為儒家的那一套不能求存圖強!秦國經過四代亂政後,又恰遇魏國崛起,秦國處在生死存亡的急要關頭,秦孝公與衛鞅君臣聯手,給秦國定下了法治的傳統。之後秦國快速崛起,嬴政奮六世七王之威,終於統一了天下。

秦國錯失孔子,與秦國統一天下並非巧合,這是大勢決定了的必然結果。


大秦鐵鷹劍士


孔孟之道,在歷史上適合於治國,而不適合打天下……

在歷史上,凡事全國統一的方式,那一次不是戰爭!?

縱觀全球,那個國家的統一不是靠武力而是靠禮儀之道的?

如果不是贏駟繼續推行商鞅變法,那麼就不會有秦國統一六國……

孔孟之道乃中庸之道,他們崇尚的核心思想是不適當時的統一走勢……

也就是說,變法讓秦國強大以後,能統一六國的只有征服它們,征服它們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征戰……

沒有暴力,是不可能統一六國的,憑藉孔孟思想來統一全國不現實……

他們推行的是治國之道,而不是統一之道!

說白了他們就是抗拒統一的!


摩羯你不懂


孔子沒有進入秦國,可同樣沒有進入晉國、楚國、吳國這些當時大國。那麼晉、楚、吳這些大國又為什麼沒有實現大一統,而是秦國統一六國?這又是什麼巧合?題目顯然是個偽命題。

儒學在先秦時期並不是顯學,其地位和影響不如墨家和楊朱學派,諸侯國願意接待孔子和孟子,只不過是為了以此為招牌,招攬更多的人才到來,而能夠用儒學治國的一個也沒有,六國滅亡和孔子周遊列國又有什麼必然聯繫呢?

歷史總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統一,有其自身的規律。不可預測,也不可假設重來,即使帶著現代意識的人真能穿越回古代,歷史也是不會改變的。

祝您愉快!


幽幽南山客


秦國回絕儒學入秦反而統一六國,這和孔子的儒家思想是沒有必然聯繫的。對於當時諸國紛爭的年代,秦國當時可能最需要的是一部兵法,比較對於儒學方面的需求,顯然秦國更需要一個能爭善戰的將軍。這並非說明儒學在當時就不可取,沒有它自己的作用。儒學在治國治家以及處世方面的哲學,對於當代人的啟示也是功不可沒的。

論語中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以想象在當時戰爭不斷的年代是根本行不通的。的確儒家的觀點用來治國治家是可以的,如果秦國統一六國後能夠採用儒家的觀點來進行治理國家,秦朝也未必就能那麼快的滅亡。儒學可以說是一種文化,但是對於當時的秦國來講,他們崇尚武功。但是過於的崇尚武功,對於秦國統一六國之後也是一種災難。歷史已經證明,任何一個國家單純偏重於軍事或者單純偏重於文化都會影響整個國家的實力均衡。





福慧同修之路


孔子和秦國統一沒有半毛關係。

孔子活著的時候,秦國不過是西方小國,不說晉國這龐然大物可以隨便欺負他,即使是北方的義渠南方的巴蜀也可以欺負他。一個又窮又遠的地方,孔子怎麼可能去?不是秦國拒絕他,而是孔子心裡根本沒想去。

孔子出遊列國這是好聽的說法,其實,大多時候是被逼的。春秋時期,國多,國又小,政權更迭較快,有的國君欣賞孔子,有的不喜歡,有的國家上任君王喜歡,繼任者不喜歡,搞的孔子在各國之間進進出出四處避禍,後人只是為了尊重他,才寫作成“周遊列國”,目的是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孔子主要的路線在齊,魯,晉,衛,齊之間,基本沒有出中原。

孔子的儒家思想主要強調如何“理國”,講究“仁愛”,君做君的事,臣做臣的禮,要禮賢下士。是一個國家統一後如何“坐江山”的思維。而當時的秦國還弱小,經常被別國欺負,連“江山”都不穩,怎麼會接受孔子的思想?

秦國能統一六國,接受的是能“打江山”的法家思想。全國統一政令,獎罰嚴明,能者多勞,英雄不問出處。

另一個秦朝能統一六國的原因是,連續幾代國君都能把這種思想統一執行下去。

秦孝公,實施商鞅變法,使秦國迅速發展,國富民強,奠定了秦滅六國的經濟和軍事基礎。

秦惠文王,繼續實施商鞅變法措施,採用縱橫家張儀形勢與發展勢態,針鋒相對地提出了連橫策略,對六國一一瓦解,逐個擊破,最終化解了六國的合縱之謀與軍事行動。秦惠文王也為秦國統一大業的繼續發展做出了自己的傑出貢獻。

秦昭襄王,任用白起為將,軍事力量佔有壓倒性優勢,長平之役後再無一國可與秦國抗衡。採用範睢為相,採用遠交近攻,奠定秦滅六國戰略方針,進一步鞏固了秦國的優勢。

秦莊襄王,任用呂不韋為相,期間攻取宜陽、成皋、滎陽軍事重鎮,為後來馬踏中原做好準備。

秦王嬴政制訂的先滅韓,繼而滅趙、魏的順序是完全正確的。在統一天下的整個進程中,除了在滅楚問題上,嬴政基本上沒有犯什麼錯誤。在嬴政滅了韓、趙、魏三國,擊潰燕軍主力並基本滅燕之後,天下只剩下齊、楚兩國。最後,王翦順利滅楚最終滅掉六國。

春秋時期。比秦國強的有好幾個,但都是因為國家政策不能連續執行。這個君王繼承者思想不一致,導致國內經濟混亂,軍事減弱。最後被思想、軍事統一的秦國滅亡,也是理所當然了。

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在漢朝時被髮揚光大的。漢朝時的國力強盛,經濟發達。需要的是怎樣治理國家?怎樣坐穩江山?因此孔孟之道才被流行起來。





天下一家51


那麼,要問,秦國消滅六國統一全國也是巧合嘛?孔子在當時代表的是守舊復辟周禮的舊貴族勢力,表面緩和緩和糊弄糊弄麻醉麻醉還可以,實質上在那個人類歷史轉折的震盪的鉅變時期,是有其內在的歷史發展規律決定的,生產力發展已經突破了舊有的生產關係,維持不了,是必然趨勢,現實性在其展開過程中表現為必然性,這就是說,歷史發展有其內在的可知的必然規律。

巧合的這種說法,屬於靜止僵化的看法,形而上;萬事萬物是彼此聯繫的,或直接或間接。巧合一說猶如上天的安排,都是老天爺定好的。這顯然是不正確的看法。


弦月談


儒學有很大的保守性。而統一中國,最需要的是競爭和進取,需要的是嚴刑峻法,把國家的力量有效的組織起來,一致對外,打敗對手。儒家的道德說教很難做到這些。因此,秦自商鞅以來,始終實行法治,到秦始皇當政,重用李斯,延攬韓非,法治達到一個高峰。秦人尚武,雷厲風行,絕口不談仁義道德,形成當時最強大的秦帝國兵團,用十年左右的時間,一舉統一天下。教訓是,在大國競爭時代,必須實行法制,令行禁止,統一步調,提高軍事和行政效能。這一時期,儒教是渙散人心的毒藥。戰國時期,東方大國齊國長期奉行儒教,因此,戰鬥力最弱,幾乎是不戰而降,七國中,滅亡得最窩囊。


沈圖2


如果秦國同意讓喪家犬孔子進秦國,歷史就會重寫,統一中國的就不是秦了。


李漢才


當時一統天下為大義大事,百家中,取法家不會取儒家,若秦統治天下繼續,恐還是取儒以穩政權天下,實際上,取法取儒,是適應當時時勢的政治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