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大骂金庸二十余年,金庸为何一直没有反击?

张雪-妙妙


一提到李敖,大家最先想起的应该就是他那暴躁的脾气与控制不住的情绪,也正是性格的原因得罪了很多人。

有一些民间传说李敖骂过的人有两千个,这个数字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能直接的表现出人们对李敖的印象,以及他火爆的性格。

在李敖骂过的许多人之中,不止有很多政界的民国大师,就连一些娱乐圈的明星他都喷过,才华横溢的金庸也没能避开他的喷,接下来我就为大家说说是怎么喷的。

李敖在参加一档访谈类型的电视节目时就谈起过对金庸的个人看法,“我跟你实话讲,我跟本一点都看不起他。他弄的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啊!胡适说过,那全都是下流中的侠义,就连金庸他自己都没能够做到,如果信仰这个就要实打实的去实现啊,总在那里研究各种精神,弄各种文艺,一点实践都没有,就像余光中和金庸这些人都是一种人,所以我都看不起。”

虽然李敖也有理由骂金庸,但与骂其他人的理由相比较起来确实稍微有些牵强了,这个理由如果很难让大家听进去,那他后来又说了一句话很关键。

就李敖的看法来说,金庸本身非常信仰佛教,因此可以说是一种选择法,如果对他有利益的他就会相信,如果对他没有任何好处的或者是对他有害处的,他也就假装听不见。而这种非常虚伪的善念方式,就被称之为金庸形式的虚伪善念。

听到这一点大家肯定都感到有些尴尬了,因为信佛教的人也确实都存在有些许的这种心理。

金庸被骂了足足有二十多年,可为什么不选择回应与反击呢!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第一是他们两个人因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之中,并且在被骂之前他两人还是朋友,金庸也收到过李敖的邀请去过他家做客。

第二个原因,因为李敖自始至终的性格都没有变过,因此他周围的人也都习惯了他的这种性格,李敖曾经就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禁要骂你是王八蛋还要解释证明出你为什么是王八蛋。就从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李敖不仅有脾气还有很大的本领,因此大家都感觉说不过他,也就选择忍耐了。

第三点就是金庸本身的性格就是那种非常低调,不作的那种人,在平日里也从来没有绯闻等出现,在网上也只有极为少数的人对他有一定意见。


上帝实话实说


李敖生平喜欢骂人,尤其热衷于骂社会上有头有面的人,许多名人给李敖骂过都没有回应。当中的道理很简单,因为李敖书读多,却没有传统文人的温柔敦厚,骂人的时候完全不留情面。比如对他的前妻大美人胡茵梦,维持只一百天的婚姻,离婚后骂了前妻许多年。至于李敖批评学者名人出错,倒是有理有据,此所以许多文人给他狠骂之后,也只好不作响应。李敖文笔厉害、说话词锋锐利,莫说有些他骂人的情节已经是他对别人错,即使是半斤八两,打起笔仗或互相开骂,恐怕没有几多人敢与李敖周旋到底。

另一边厢,金庸却很容易惹人骂,普通人骂他,他都不怎么回应。倒是社会上有名誉地位的人骂他,他才会着意,间中会回应一下。此外,你骂他的武侠小侠他特别着意,我们看看二十一世纪的新三版金庸武侠小说就知,他经常在每一回完了之后,加注反驳骂他小说出丑而有头有面的人,一般都是响应甚么学者、教授的。例如有人说「世界上没有汗血宝马」,他就白纸黑字在小说上写「我亲自骑过」;有人说「世界上没有白色骆驼」,他就讥笑道「我亲眼见过」、有人「未见过骆驼以为马背肿」等等。如果是没有甚么名誉地位的人乱骂,金庸倒是不回应的。

李敖骂金庸而金庸不回应又是甚么一回事呢?

首先,李敖不是骂金庸武侠小说,所以就不是金庸着意的范畴。其次,李敖也没有骂金庸的政治观念和政治活动。李敖主要骂金庸学佛却坐拥巨额家财,没有怎么做善事。这个涉及金庸个人对于佛法和佛学的理解,佛陀没有要求每一个学佛的人都要散尽家财,又或者不允许做买卖赚钱。这不是一个可以用学术、学问、学识来解决的争议,于是就不构成金庸非要响应不可的条件了。


[潘国森],已刊行单行本30余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研究者,精通金学,认为传统文化对现代人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并与我沟通交流。


潘先森说


李敖大骂金庸二十年,金庸没有反击,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李敖本人的学问很厉害,骂人功夫也很厉害。当年连蒋介石蒋经国都骂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骂得自己进了监狱,出来继续骂。这种人,你去和他反击,根本就占不到上风。还不如偃旗息鼓,好好休息。

其二,李敖骂人狠,狠就狠在虽然尖酸刻薄,但是骂的大部分是有道理的。金庸是个很厉害的文学家,但并不是圣人,不是圣人就会有很多学问上的短板,为人也总存在缺点。李敖逮着这些漏洞骂,你叫金庸怎么反击?错了就是错了,越反击越显得心虚无力。

第三,金庸也上了年纪了,加上修养佛学,哪怕自己心中隐隐不快,但最好的应对不是去对骂回来,而是淡然处之,任尔风来。反击的话,既不能抹杀对方骂出的话,反而失了自己的风度。

因为这三个原因,金庸选择不反击。

(欢迎关注巴山夜雨涮锅,也欢迎发表您的看法)


巴山夜雨涮锅


李敖的毒舌饶过谁?骂金庸二十年不足为奇,李敖骂文人有一套固定的套路,就是先骂作品,再骂为人,骂金庸也是这样:

他说金庸的武侠小说,用三个字来形容就是不入流。写的都什么玩意儿,人能飞檐走壁吗?就是蒙人。里面的侠义也是,金庸本人一样也做不到。什么华山论剑,论个屁剑。

主持人问他读过多少部金庸的小说,他说:“臭鸡蛋闻闻就够了,用得着全吃吗?”

李敖说金庸的为人,说的是金庸信佛的事。他说金庸信佛是选着信的,于己有利的就信,于己不利的就佯装没看见,而且自称信佛却守着钱不肯散财,可以总结成是“金庸式的伪善”。

这个套路当年她也如法炮制在三毛身上,只不过结语变成了“三毛式的伪善”。

可见李敖骂金庸也没发挥出什么新意来。

再来说金庸为什么不回骂,首先金庸为人比较低调,再者他和李敖算是同辈,以前也交好过,深知李敖为人,对于李敖的几句骂根本不以为意。

不过有一次金庸也谈到了二人交恶的原因,一是李敖当年和胡茵梦离婚的时候,李敖怪金庸的《明报》没有偏袒他说话;二是李敖曾经想让金庸买下他的一处房产,一再让价,金庸也没买。

现在二人一个已驾鹤西去,一个已是耋耄之年,什么恩怨也都随风而散了。


从不穿靴子的猫


李敖刚开始骂金庸的时候,金庸很想反击,可是李敖是谁啊?口才好、学问大、敢骂人也会骂人,骂人骂的相当有技术含量,那种佛挡杀佛的劲儿,金庸可挡不住。因此金庸避而不战!

金庸想:“我不反击,他应该骂两天就自动停了吧?”

没成想,李敖连续骂了一个月。而且骂出了新花样,抛出了新证据,提出了新问题。

金庸赌气:“我看他骂多久?我就不信他能骂一年!”

万万没想到,李敖真骂了一年。且越骂越勇!

金庸着实有点受不了,想反击!可是想想自己已经被骂了一年了,此时李敖已经骂的特别全面,特别系统,自己反击都找不到点了……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3年过去了,李敖一如既往!金庸突然发现自己习惯了!

之后金庸把这个习惯延续了17年!


博士君


李敖确实几番批判过金庸。论言辞之激烈,说是“大骂”也并不为过。所以本题不是无事生非,更不是造谣传谣。

李敖骂金庸,途径有二,一是随笔文章,二是电视节目。文章的部分,集中于他写的《“金庸式伪善”与“三毛式伪善”》一文;而电视节目,则主要散见在他当年给香港凤凰卫视做的节目“李敖有话说”之中。

李敖苛责金庸,在我看去,内容基本都是大同小异。絮絮叨叨骂了很多,归结起来,无非两点“罪状”

1,李敖为人开放,但他的文学观念,还是比较传统的,还是五四新文化人的那一套理论。他在不少的文章及电视节目中,反复抗议武侠小说,贬斥这种文类是通俗读物,是市井小民炕头解闷看的东西,没什么营养成分,登不了大雅之堂,所以他用了三个字直接给金庸所有武侠作品定性——“不入流”

。有人质问他究竟看过几本金庸的小说就敢这么喷,他干脆直接说,“臭鸡蛋闻一闻就可以了,还用得着全吃吗”?不过,他后来也解释说,也不是金庸真差,而是他读了太多更好的了,眼界高,一比,金庸的那些就成了垃圾。

2,主要在《“金庸式伪善”与“三毛式伪善”》这篇文章中,他直接数落金庸这个人“伪善”。理由是金庸坐拥万贯家财,同时自称虔诚佛教徒,却对人对外非常吝啬,不能“断舍离”,是和佛教宗旨相违背的,所以他的信佛也好,为人也好,都显得很虚假,骨子里就是精于计算的商人,凡事都是一种“选择法”:有利的就信;不利的就佯装不见。李敖说,这种伪善,足以自成一家,该取个名号叫“金庸式伪善”。

从这些议论中,可以看到,李敖批骂金庸,也真是不留情面,也确实是掘地挖骨式的,将金庸为文与为人两大方面都一举否定了。

在我阅读所及,这也绝对是金庸生平所遭遇到的最深刻最全面的攻伐了吧——虽然他在中年时代也曾屡屡为驻港“左派”指为“汉奸”,还为此受到炸弹威胁,但那毕竟是无序的政治斗争罢了。

话说回来,中国历代文人作家中,再怎么特立独行,也确实找不到像李大师这样把骂人当成一种事业,甚至有着宗教般狂热的另类了吧。李敖的骂,我自己以为,有两点又是一般文人所难及的:一,他可能骂“错”了,但绝不“乱”骂,在他手下口中,连骂人都可以是舌灿莲花、笔涌珠玉的,他把骂人搞成了一门高级艺术;二,他一生骂人,确实骂得光明正大,绝不“当面输心”,畏畏缩缩背后搞小动作,敢骂敢当,诚为君子之骂。比如,他骂金庸,骂得狗血淋头,骂得大义凌然,都是公开、当面骂的,绝不吞吞吐吐暗箭伤人。这番绝无道学的坦荡磊落,问人世间古今中外有几人可以做到?

(图:李敖骂战。与李敖同时期的名人如果没有被骂,那理由可能只有一个,就是不够有名)

就冲这两点“骂法”,虽然我对李大师的很多看法、很多行为不以为然,也不敢苟同,但他敬他是个真正“独行正也”的汉子!

对于李敖这么不友好的谩骂,一般人都会暴跳如雷吧,但金大侠没有任何反应,好像水过无痕。

依金庸如此爱惜自己声誉的作风、据倪匡说所有关于他的评论他都会搜集一看的性格,自然是知情的。但是他从来也都没回应,更别说还击,也没有因此与李敖交恶,依然礼尚往来,似乎显得有点奇怪。但是,了解金庸为人的读者,大概也丝毫不会奇怪吧。因为,这种表面上的“反常”与不合情理,同样也完全符合金大侠的性格“人设”。

理由在哪里,在于李敖与金庸虽都为名人、大作家,但是出身背景、为人性情、处事方式等等,都实在太绝然异趣了,可谓大相径庭的两类人。李敖生平,可谓“负尽狂名五十年”,一生骂人为业,动不动开车,树敌于四海,他的自我定位就是张狂才子与文坛英雄式的人物。他自称是一个有着“宗教狂热之人”,这种“狂热”显然有着犬儒式的愤世嫉俗,极度厌恶不正常社会滋生的“和事佬”、“乡愿”、“好好先生”、以及更等而下之的巧色之徒、巧宦之人、奴才、走狗、文警、小人”等。也所以,他会如果骂金庸,虽然骂得过分和偏激,但确实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他本人也和金庸没有私怨。

而金庸呢,虽以“大侠宗师”誉满天下,但绝对是端谨君子,彬彬书生。他海宁世家子弟出身,抱负远大,自视不在小,一生都没有骂过人。他实在不是李敖那种“书空咄咄,逢恶必骂”、“有恩必报、有仇必还”的疏狂型文人。他的生平,论敌也多,但是多不影响私谊,你只要不侵占他的经济利益,骂他几句他不会计较。据说,他主持《明报》数十年,经常有乱人杂事搞得他急火攻心,但是报社中人都知道,倘若他真的受不了某人某事,他表达“最高愤怒”的形式也只是给人捎去一张纸条,列出意见若干。你说,这样克制、婉转、温和之人,在更看淡世事的晚年,碰上有人批评他几句,这个人又是谁都骂的李敖“大师”,您觉得他可能一反常态去回应吗,去反击吗?


所以,金庸的不回应,在我看来,这事也好理解:以金庸的素日为人,对于李敖的攻击,他不会完全不在意;而他的置若罔闻,也不能表明他或者心虚了,或者示弱了,他只是懒得计较。而对于我们这些吃瓜群众而言,在这两人的恩怨渐渐沉淀下来之后,如果只看到一桩文坛八卦,那就是浪费大好时光了。

可能,我们更需要的,是从中去找寻出一点,有关文化性格与时代的痕迹吧。这样,这两人的话题,即便难于说清,我们也还是会有所得。

2018,10,23,晚闲谈

感谢大佬们赐阅。会勉力每天都写三两篇随感。欢迎关注、点赞、留言批评——虽然我是不会改的

刘愚愚


您好,文化问答专家刘愚愚。李敖大骂金庸是真的,而且是在拜访李敖时骂的!

金庸说,我儿子走了,我信佛!李敖说,你信佛,钱是不重要的,你为什么抄房、存钱?金庸什么也没说!

但后来金庸是有辩解的!金庸说,为什么李敖这么大意见呢?一次,李敖跟胡梦蝶谈恋爱,闹得满城风雨,当时《明报》想刊登,李跟金说:不要登。但最后《明报》还是登载了,金与李结仇了!

金庸解释说,《明报》的创刊词就讲要公正!我不能违背!李敖耿耿于怀!

又一次,李敖说,我台北有一套房子卖给你要不要?金庸说,我不在台北住,不买。李敖说:半送半卖要吗?金说,我不要。

这些事,李与金结下梁子!二十几年过去了两人老死不相往来!

但据很多人跟金庸接触后对金庸评价是很高的。王朔骂过金庸,后来王朔反而觉得自己无知!

金庸对很多的骂都是一笑了之不解释!所以才得到这么多人的尊重!

王蒙、马云、聂卫平等对金庸评价达到了极致!认为江湖仍在,侠客没了。

刘愚愚,应该是金庸对谩骂不是说二十几年不反击,而是几乎不反击!你说呢?












英雄拒绝黄昏


李敖先生前段时间逝世了,网上是铺天盖地的各种文章,我一直没有说过一个字。不过这个问题把他和金庸先生联系起来了,那我就不免要来说两句。



有不少人将李敖先生与鲁迅先生相比较,说他们都是喜欢骂人的人,因此,也认为,李敖和鲁迅一样,应该是很伟大的。

这种逻辑实在是牵强得很,不能因为两个人在某些方面有些相似,就认为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就都一样。

鲁迅先生留下了许多著名的作品,是近代文学史上当之无愧的大家,李敖先生又留下了什么让众人知道的呢?反正除了知道他喜欢骂人,我还真不太知道他留下的那些东西多有意义(恕我孤陋寡闻)。



回到问题上来,金庸先生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无论你喜欢不喜欢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但我想你一定知道金庸先生的作品是很受欢迎的。他创作的文学人物中,如岳不群、郭靖、黄蓉、杨过等等,即使是一页没有看过金庸先生武侠小说的华人,也应该知道一些。



而李敖先生的作品听说有一些,还不少,可惜我没读过,估计读过的人比读过金庸先生的作品的人要少得多。

到此,题主问题的答案来了,为什么李敖骂金庸二十年,金庸却一直不反驳?那是因为两人不在同一个层次上,骂人跟打架差不多,起码要相差不大才骂得起来。一个大人能跟一个小孩对骂么?对骂着不但自己觉得没意思,反而有失自己的身份。

虽然李敖先生已经走了,我不想夸他,也不想说他的坏话。李敖先生和金庸先生相比有些差距,当然和鲁迅先生更是没法比(李敖先生自己也知道),所以李敖骂金庸,金庸不理会,这是最合适的选择。其实李敖先生骂金庸先生,有为自己吆喝、推销自己的作品之嫌,然而,作用好像并不大。

因为金庸没有必要理会,理会他了反而降低了自己的身份。骂人也是要有一定资格的,不是想骂谁就能够骂谁,想被谁还击就一定会被还击的。


三人随笔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特地去看了一遍视频。将李敖的观点简述在下面。



1.金庸的武侠小说就像臭鸡蛋一样。你吃都不用吃,就知道是臭的。飞檐走壁哪有这事儿呢?什么怪东西嘛!


里面的侠义部分金庸自己都做不到。什么华山论剑啊。什么狗屁东西。



2.看金庸小说的都是境界低的人。至少是在浪费时间。




3.搞文艺工作的人,应该讲真话,做真事。不讲真话,不做真事,像金庸,余光中都是这种货色!

看完之后,怒极反笑。简单来说,李敖是个垃圾。

对于他的作品,只在很早之前看过一本情书集。感受是,骂人骂的狠,情书也写的十分肉麻。

原本对于“骂人”这种行为大家都是觉得LOW 的。只是因为对方是个名家,是个学者,于是我们反而去崇拜,去推崇。想来真是十分可笑。

根据他上面攻击金庸的言论,我们可以简单地判断这个人是个有文化的智障



这些话是个人就能骂的出。骂的没有一点水平。实在对不起他“斗士”这个称号。

你说金庸的武侠是臭鸡蛋,吃都不用吃就知道。试问,你连人家的作品都没有看过,哪儿来的资格去评判别人的好坏?

后面那句“飞檐走壁是什么怪东西”更加令人可笑。如果每一个人都像你这样想象力呆板僵硬,只知道现实主义,那么中国将会少多少神话传奇色彩?光《西游记》就没它的存在之地。

第二句不禁让人怀疑他是否生在这个时代。

中国有千千万万的金庸研究者,爱好者,推崇者。你李敖又有几个?靠着骂人和自卖自夸累积起来的一点名头真让你蹿上天了。



最后他说搞文艺的人都应该讲真话。那么你所谓的真话是什么呢?

难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不是真话?

难道“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不是真话?

你说他们写出来的东西自己都做不到,伪善!那么照你这么说,历史上所有的学者,作家,大师都是一群伪善的人。陀思妥耶夫斯基滥性,托尔斯泰玩女人,济慈吸毒……

根据他的语言,以及他说这些话的神态动作,我都不认为那是一个有涵养的人应该具有的风范。更主要的是,他的骂点毫无论点论据。

金庸为何要反击他?他连论点论据都没有,金庸压根儿没必要去反击他!

难不成金庸去对他解释武侠中的飞檐走壁是超现实的想象产物?还是去为自己辩解,其实自己也能做到书中所述的侠义?

没必要。

——专注于武侠与文化领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


武侠怪客


这个我来回答有点尴尬!

因为我,

既喜欢金庸大师的温润如玉、谦谦君子相!

又欣赏李敖先生的嫉恶如仇、爱憎分明貌!


李敖这一生不仅骂金庸,他还骂过很多人,这我就不一一列举了,特别需要提的是骂了台独教父——李登辉,这个我们广大中华儿女必须顶,说一句,骂得好!

其实,李敖和金庸之间并无什么大恩怨,只是他这人好批评人,对于一切人或事,他都站着批判主义的立场来评价,说白了,他说你装,你怎么反驳,人世间有几个人不装莫作样做人的呢李敖说金庸是“假佛教徒”,说他选择性的信佛,却没舍弃万贯家财。

而对于这些金庸如何回击呢?

毕竟李敖说的也事实。金庸对此也只是一笑而过,毕竟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与不好自有自己心里最有数,任人评说又如何,到头来还不是入土为安,任凭历史和人民判定,而不是一个人骂过你你就不好,一个人夸过你你就一定是好人,何必在意这纷纷扰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