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曹丕220年稱帝,劉備221年稱帝,為何孫權整整遲到了8年?

巧鈴


曹丕稱帝是急不可耐,劉備稱帝是連鎖反應,而孫權則很識時務,沒有急著稱帝。那麼孫權為什麼不趁勢也稱帝呢?這其實跟當時吳國的困境有關,到底是什麼困境?我為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說曹丕,曹操死於公元220年1月,曹丕繼位後,經過漫長10個月的煎熬,終於受不了了,他回到老家沛國譙縣,在譙縣祭祖,然後犒賞父老鄉親以及三軍全體將士。奇怪的是,庶人服喪,尚且三年不沾絲樂。而曹丕在曹操死後一年未到就在老家又是喝酒又是看舞的,他鬧的是哪出呢?很快,答案出來了。

曹丕這邊看似閒庭散步,無所事事,大臣們可忙壞了。眾大臣紛紛上奏:各地出現祥瑞,是天下易主的徵兆,歡迎您回來登基為帝。漢獻帝劉協也很知趣,他知道,曹操在位時尚且能容忍他繼續當皇帝,而曹丕已經急不可耐了。

經過大臣們的輪番規勸,又經過漢獻帝三次誠信的禪讓,曹丕終於“勉為其難”的表示:我接受大家的好意,答應禪讓了。於是公元220年11月

,曹丕正式接受漢獻帝禪讓,尊漢獻帝為山陽公,改廟號為魏,年號為黃初。魏來源很正統,繼承於漢。

曹丕一稱帝,這邊劉備坐不住了。漢朝如果真的滅亡了,劉備就沒有起兵的口號了。於是蜀地的大臣以諸葛亮為首,也紛紛扯謊,說蜀地出現祥瑞了,您劉備也稱帝吧。

劉備連謙讓都沒有謙讓,在曹丕稱帝5個月後也稱帝,廟號為漢,年號為章武。來源也很正統,繼承於漢。

這時的天下是最熱鬧的,竟然存在三個漢室政權。一個是禪讓於漢的魏,一個是繼承於漢的蜀,一個是仍然尊奉漢號的山陽公劉協。那麼孫權呢?孫權怎麼想?

其實當孫權聽到劉備和曹丕相繼稱帝后,他也想趁機稱帝。於是孫權找了一個算命先生,讓這位先生看一看吳地的星氣如何。結果不太令人滿意,

而孫權自身此時也正焦頭爛額,所以就放棄了稱帝的打算。那麼孫權為什麼事情擔憂呢?

權聞魏文帝受禪而劉備稱帝,乃呼問知星者,己分野中星氣何如,遂有僭意。

公元219年的時候,孫權派呂蒙襲取荊州,殺死了關羽。關羽死後,劉備一直在動員各地軍士,伺機報復。而此時魏國的態度不明朗,如果魏和蜀同時攻擊吳地,那麼孫權必亡。所以孫權只是在心裡動了一絲要稱帝的念頭,簡單算了個卦。隨後孫權就開始裝孫子,不僅沒稱帝,還向曹丕送賀表,低頭稱臣了。

這時魏國的侍中劉曄勸曹丕不要接受孫權的稱臣,劉曄認為:孫權此時稱臣,明顯是權宜之計。我們應當趁蜀國進攻吳地的時候,率軍入侵荊州,和蜀軍一起滅了孫權。但是曹丕不答應,曹丕認為,自己登基,有孫權稱臣是莫大的榮耀。連他父親曹操當年都沒有讓孫權低過頭,自己辦到了,何不順水推舟,封他個吳王呢?

於是,聰明的孫權假裝低頭,騙過了愛面子的曹丕。曹丕當然也不傻,曹丕要求孫權遣質子入洛陽,以示友好。孫權這時推脫說:太子有病,正在調理身體,等病好了立刻啟程。當時孫權為了取得曹丕的信任,派原魏國大將於禁的手下浩周前往洛陽覲見曹丕,曹丕問浩周孫權是否真心臣服。浩周說:孫權曾經對天發誓,真心降魏。我願意以家人百餘口為孫權擔保。於是曹丕相信了浩周,但是孫權卻食言了。

孫權派陸遜在夷陵擊敗劉備後,就不再提派遣質子的事情。曹丕派侍中辛毗、尚書桓階前往東吳共同盟誓,孫權拒絕見面。這時曹丕才意識到自己被耍了,於是派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全面進攻東吳,結果吳將朱桓斬殺魏將常雕,俘虜魏將王雙,徹底擊潰了曹仁軍。曹丕看撈不到什麼便宜,於是命令撤軍。

之後,孫權重新和蜀國恢復了友好關係,斷絕了同魏國的虛假聯盟。孫權於火中取慄,在三方中佔盡了便宜。

公元225年,不死心的曹丕率軍再次南征東吳,卻因為河面結冰而撤軍。次年,曹丕病逝,孫權高興了,趁機進攻江夏,沒有攻克,於是撤軍。

孫權在曹叡登基後又欺負了魏朝一把,他於公元228年派鄱陽太守周魴詐降魏國大司馬曹休,而魏國大將真是不長記性,忘記了當年的赤壁之辱(黃蓋詐降),竟然相信了周魴。曹休被吳軍堵在石亭,差點全軍覆沒。曹休回去後,悲憤交加,生疽而死。

石亭大捷後孫權很高興,此時魏國是小皇帝曹叡,而蜀國則是小皇帝劉禪,論資格他孫權終於可以稱得上年長了。於是公元229年,孫權在臣下的勸進中放心的在武昌稱帝,國號為吳,年號為黃龍。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曹丕和劉備相繼稱帝時,正是吳國最困難的時候。當時劉備虎視東吳,信誓旦旦的要為關羽復仇。而曹丕繼位後態度不明朗,因此,孫權為了不使吳國受到雙重夾擊,選擇隱忍,向曹魏稱臣。夷陵之戰後,孫權因為沒有兌現送質子入洛陽的承諾,連年遭到曹丕的進攻,所以也沒有機會稱帝。當曹丕、劉備病死,曹叡的手下大將曹休被吳軍擊潰於石亭時,孫權終於感到吳國沒有什麼大的威脅了,於是安心稱帝。孫權這樣的行為,簡直是政治聯盟的最高水平,佩服,佩服。

你覺得呢?


每日趣評


當然有區別。

曹丕那是禪讓,皇位是漢獻帝公開轉讓的,雖然漢獻帝本身不願意,但禪讓臺上漢獻帝捧玉璽交給曹丕這個行為說明,曹丕有足夠的法理依據獲得皇位。

劉備則是在曹丕稱帝后,以曹丕殺害漢獻帝奪取皇位的藉口,用自己漢室宗親的身份接過漢獻帝的皇位。好歹,這說法也是個理由啊。

孫權沒辦法。曹劉都已經是皇帝,自己不稱帝肯定就低一頭,不管是接受曹家冊封還是接受劉禪冊封,理論上總得承認兩人中的一位是皇帝。可承認誰是皇帝自己都不舒服啊,那就只能自己也當皇帝了。

但是,孫權沒有稱帝的法理依據。

所以,孫權只能含混其詞地在祭天時說,天下大亂了這麼多年,那曹操及曹丕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啊,篡奪漢室。然後,孫權依舊說不出自己當皇帝的理由。

只能引春秋故事將漢吳並列。

實質是說,我不承認曹魏是皇帝,將來與漢帝劉禪平分天下。

這些,就是孫權折騰好幾年才搞出來的,當然得花些時間來安撫內部世家,大家認可了那才能當皇帝。


四川達州


我們在讀三國的時候,經常以曹操、劉備、孫權相比,然後分析三方勢力,其實,曹操根本就不是三國時期的人物,曹操死後,曹丕篡漢,改國號為魏;次年,劉備稱帝,建國號為蜀;再加上孫權,才算真正開啟三國時代。

除此之外,孫權比曹操和劉備都要小很多,曹操和孫堅相差無幾,曾經還和孫堅指著小孫權說,生子當如孫仲謀。而孫權比曹丕就大那麼幾歲。孫權算是比曹操和劉備小一輩。

為什麼曹丕和劉備都稱帝后?孫權過了八年才稱帝。

因為,那年曹丕死了,可以說,劉備和曹丕不死,孫權還真未必敢稱帝。

當時,三國曹丕稱帝后,魏國實力一直是最強的,孫劉聯軍正面戰場也未必能打過曹魏,孫權所倚仗的就是東吳的水軍,然而東吳水軍只能夠東吳自保,不能支撐北上圖魏,所以,從始至終,東吳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伐魏。

而劉備稱帝后對東吳發動夷陵之戰,對東吳也的確有很大的震撼,一方面是魏國想要成為天下共主,一統天下,一方面是要恢復漢室,名號當然,所以,孫權如果在曹丕和劉備在的時候稱帝,很可能會遭來攻打。

而孫家兩代三主,所努力的事情就是坐擁江東而已,所以,如果不是條件允許,孫權真的不敢稱帝。


史論縱橫


孫權早就按耐不住了。之所以不稱帝,這正是孫權明智的地方。

注意此圖不是稱帝時間,而是三國形成時間

曹丕不是稱帝,是篡位於漢獻帝。曹丕在曹操沒死的時候就一直鼓動他爹取漢代之,其實他自己才是最按耐不住權利慾望的那個人。公元220年,在曹丕的逼迫下,漢獻帝這個苦難的末代皇帝最終把皇位讓給了裝模作樣的曹丕。

劉備是不得不稱帝。漢室已亡,劉備必須堂堂正正地打起恢復漢室的大旗了。至於說劉備是為漢朝的基業,還是為了個人的私利,都沒什麼可挑剔的,稱帝這事眾望所歸,勢在必行。



聰明的孫權最穩重。孫權當時的形勢不容許他稱帝,天時地利人和一樣都不佔。具體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劉備稱帝后就發動對東吳的戰爭,理由是為劉備的二弟關羽報仇,而東吳的陸遜正是罪魁禍首。孫權與劉備講和,劉備不肯,於是孫權改向魏國稱臣,以防止魏國也來湊熱鬧。可是曹丕這個人事後諸葛亮,後來又覺得東吳其實是假投降,真實目的其實是利用自己,曹丕於是又派兵攻打東吳。兩面受敵,孫權稱帝的外部條件不成熟。

二,夷陵大戰東吳雖然大獲全勝,但是東吳的一貫方略沒有變,那就是聯蜀抗魏。而蜀國已無力再跟東吳打了,再者劉備死後諸葛亮主政,他的方略也沒變,那就是聯吳抗魏。兩國一商量,重修於好。此時孫權更沒理由稱帝了,蜀國已佔據恢復漢室這個道義制高點,孫權如果再稱帝,那就是對漢室不忠,對蜀國沒有誠意,蜀國當然得再跟東吳打仗了。

三,孫權稱帝魏國也不幹。魏國志在一統天下,孫權就是主要競爭對手之一,如果孫權稱帝,勢必會產生一連串富貴魏國不利的反應,這無疑對魏國極其不利。而魏國勢必也會改變國策,重新考慮攻打東吳。這一點孫權當然知道,忍一時風平浪靜,所以他沒有稱帝。


一直到229年,此時曹丕已經死了,他兒子曹叡還小,權利還沒抓穩。魏國國內司馬懿還在跟曹氏宗親的當權者內鬥,無暇東顧。再者,當時魏國還在和蜀國打仗。蜀國經過休養生息之後,諸葛亮就開始北伐魏國了,蜀國也騰不出手來盯著東吳。

而吳國此時內無憂外無患,孫權敏銳地抓住了蜀魏相爭這個歷史契機,在無比平緩的政治局面下,得償所願地登上了帝位。孫權的聰敏才智,果然應了曹操的一句話:生子當如孫仲謀。


圍爐煮酒話春秋


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陽去世,由曹丕繼魏王,初掌大權,心情激動,一朝天子一朝臣,他,開始任用自己的親信到重要崗位,把權力逐漸集中於自己手裡,一切辦妥後,開始逼迫漢獻帝讓位,這個傀儡皇帝只好起草禪位詔書,把皇位讓給曹丕,假裝推辭三次後,登上帝位,大赦天下。

劉備聽到曹丕稱帝后十分氣憤,我才是正宗漢室宗親,我還沒死,你敢篡漢,你讓天下人怎麼看我,想讓我給你稱臣,門都沒有,於是打出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旗號稱帝。

劉備稱皇叔,曹丕做魏王,同為大漢臣子,有事還可以商量,一旦曹丕稱帝,大漢正統蕩然無存,劉備皇叔的身份也就消失了,其召喚力也就沒有了,這正是劉備不願看到的。

反見孫權,他沒有皇叔的身份,頭上也沒有漢獻帝,依據長江之險,精銳水軍,自保完全沒有問題。加上三世之基業,已根深蒂固,稱不稱帝對他沒有什麼影響,而且不稱帝迴旋的餘地更大。打不過你我還可以稱臣,權衡利弊,孫權還是選擇不稱帝。可見孫權的高明之處。

直到夷陵之戰後,西大門牢牢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看到曹丕病逝,曹睿年幼,覺得萬無一失時,才稱帝。比劉備整整遲了八年。


漫談千年風雲變幻


中國有句古話,叫“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這是朱升對朱元璋戰略的總結,這個戰略最終順利幫助朱元璋一統天下。

這句話雖然在明朝才出現,但是自古以來,很多諸侯都是這麼做的,包括“成王”,也包括“敗寇”。

高築牆,廣積糧無需解釋了,這裡談談緩稱王。

其實不止魏蜀吳,中國從史書裡的夏開始,一直到近代,割據勢利獨霸一方就一直存在,只是時而強,時而弱的區別。

這些歷史上的諸侯、軍閥,有些雖然沒有稱帝,但是在他們的勢力範圍,和帝王也沒有差別的,所以過早的稱帝,除了滿足個人虛榮心,並沒有好處。

無論看歷史,還是小說、影視劇,諸侯稱帝之前,都會有將軍大臣多次進言請求稱帝,這是因為,只有主上進一步,下面的將軍大臣們,才能名正言順的進一步,才能形成真正的利益集團,成為既得利益者。

這種利益集團的形成,對諸侯的統治是不利的。一是稱帝之後會成為其他諸侯的眾矢之的,二是內部權利更加錯綜複雜,會掣肘統治者的行為與決定。

說回三國時期,為什麼曹丕會首先稱帝。

在曹操在世的時候,漢朝就已經徹底的名存實亡了,但是曹操在世之時,他不想稱帝,下面的人是不敢多說的。而他的兒子曹丕,顯然沒有他父親那麼大的統治力,壓制不住軍政大臣,稱帝就成了自然之事。

劉備的蜀國,和魏國又不一樣。蜀國的建立,三分之一是靠聯合東吳,三分之一靠劉璋內部分裂,三分之一靠打仗。 聯合東吳,靠的是諸葛家族,入川,靠的是劉璋手下的法正等人。漢獻帝在位時,還能以皇叔的身份,以匡扶大漢為理由拒絕稱帝,漢獻帝不在了,這個理由也就不在了。

孫權的東吳,經過孫堅、孫策和孫權三人的發展,根基是十分穩固的,這種穩固,讓孫權面對軍政大臣的壓力相對要小,所以孫權能夠又拖延八年。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句話就算放到現在也是有很深的現實意義。

就拿頭條來說吧,在最開始的時候還很弱小,用戶群也都以中老年人為主。在這個互聯網使用習慣要從娃娃開始綁定的時代,是不入各大門戶的法眼的。

然而頭條就是從低調的時候開始佈局,突然一躍成為了割據流量江山的一方諸侯。

我們國家最近軍事實力暴漲,讓世界大吃一驚,這也是厚積薄發的結果。

弱小的時候低調,才能給自己創造成長的空間。


知無不言l言無不盡


這裡面涉及到一個“師出有名”的道理。凡事有因才有果。天不可二日,國不可二帝,曹丕稱帝是漢獻帝主動禪讓與他,縱使漢獻帝是被逼迫的,曹丕稱帝依舊師出有名。因為平常百姓看到的聖旨是:“曹丕賢能,獻帝效仿堯舜把帝位禪讓給賢能的人。”



劉禪稱帝,是因為劉禪乃中山靖王之後,漢室宗親。他認為獻帝是被曹丕逼迫,才讓位於曹丕。身為漢室宗親,怎可視曹丕謀奪漢室天下,而不置。劉禪理應繼承先帝遺願,恢復漢室,重整超綱,誅滅曹丕之奸邪小人。故,劉禪稱帝不僅師出有名,且慷慨激昂。



反觀孫權,雖父兄三代雄聚江東,然,在名義上,孫權父兄三代皆屬於漢室的臣子。如果冒然稱帝,勢必會被天下人認為是亂臣賊子,遭天下人唾棄,背下萬世罵名。故孫權不敢稱帝。

等待孫權的只有兩條路,要不被曹丕冊封,要不被劉禪冊封。可孫權父兄雄聚江東多年,又怎甘心被曹丕或劉禪冊封?



孫權終是不敢寂寞,在隱忍八年後,以莫須有的名義登基為帝,並與蜀漢結盟,共同討伐曹魏,恢復漢室。孫權之所以與蜀漢結盟,不僅是因為蜀漢與之相近,蜀漢與之有姻親有合作的基礎。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蜀漢被天下人認為是正統。孫權是為了減少他稱帝的阻力和罵名。


糊塗說歷史


有句話叫“名不正,則言不順”幹什麼都得名正言順。如曹丕稱帝,那是以禪讓的形式讓賢,不管是強逼也好,咋地也罷,古來堯舜有之,可以美名曰效仿古之聖賢,以這個理由稱帝,還是勉強在世人面前說得過去的。

劉備稱帝,那就更稱得理直氣壯了,他說曹丕害了當今皇帝,他自然而然作為劉氏皇叔登基稱帝本來就名正言順,不但可以名正言順的稱帝,而且可以名正言順的伐魏。

孫權則就不同了,如果孫權貿然稱帝,就會被視為亂臣賊子,不管魏蜀,都可以名正言順的幹他,所以孫權是不敢貿然稱帝的,那孫權為何遲了八年最終還是稱帝了呢?那是因為孫權看清了形勢,趁人之危,也就是趁蜀魏交兵之時,孫吳迫使蜀漢接受孫權稱帝,二分江山,那為什麼不是曹魏承認而要蜀漢承認了,因為曹魏在咋地也不為正統,蜀漢名義上還是接承了漢家江山,既然你作為漢家正統憾不動曹魏,曹魏能稱帝,那他孫吳就能稱帝,你屬漢劉氏總不能倆面樹敵吧,所以孫權就稱帝了,而且還的讓你漢家正統答應,這叫以勢壓蜀稱得帝。


夏有涼風61


漢末戰亂,天下已經三分。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建立魏朝。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

公元229年,孫權正式稱帝,建立東吳。

從時間上看,孫權稱帝最晚,在魏蜀相繼稱帝八年後,才正式稱帝。那麼孫權為何會整整遲到八年之久呢?

首先最大的原因就是孫權他沒有一個合法稱帝的理由。

在古代講究的就是名正言順,以大義服人。

曹丕覬覦皇位很久了,並不敢廢掉漢獻帝直接稱帝,而是通過漢獻帝禪位的方式得到帝位,且不管漢獻帝被逼迫否,最起碼看起來是順理成章的。

劉備自始至終打著劉皇叔的旗號,收買人心。

漢室江山被曹魏取代,打出“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旗號,理所當然地繼承了漢室大統。

相比於孫權,只是名義上的吳侯,連諸侯王都不是。雖然父兄三代雄踞江東,名義上仍屬漢室臣子。

如果貿然稱帝,勢必被認定成亂臣賊子,遭天下人唾棄,被蜀魏以大義討伐。

當初袁術得到了傳國玉璽,就妄想當皇帝,結果遭天下群起而攻之,很快就身敗名裂,連命都丟了。所以孫權需要時間去構築自己稱帝的合法性。

其次是外患。

孫權之前偷襲了荊州殺死了關羽,“孫劉聯盟”被破壞,遭到了劉備的大舉報復。

孫權不得已向曹丕稱臣,被封為吳王,名義上是大魏皇帝曹丕屬下的一名臣子。

後來曹丕認為東吳是假投降,又派兵來討伐孫吳。處於魏蜀兩國夾擊之中,也沒有精力去想稱帝的事情。

雖然後來與蜀國重新建交,但兩個勢利是盟友關係,又剛剛緩和了關係,“國不能有二尊”,劉備稱帝,孫權只能暫時忍著。

再者是內憂。

當年孫策用武力征服了江東,被江東土豪門人復仇殺死,江南地區統治還不穩定,加上山越經常作亂。

無論政治還是軍事,都在相當程度上受制於創業元老、江東世家大族的干涉。

如果硬著頭皮去稱帝,那每天聽著擁護派和反對派的舌戰,在帝位上坐著也不舒服。

後來曹丕死了,曹叡登基,內政不穩,無暇顧及。劉備死了,諸葛亮又秉著一貫的聯合抗魏的方針,重新建交有意做出讓步,公開承認了孫權稱帝的合法性。

再者諸侯亮開始北伐魏國,魏國的軍事重心西移,孫吳北方戰線頓減。

對內擺平了江東豪強,沒有了內憂外患,人們也慢慢忘掉了漢室正統,在平緩的政治局面下如願所償地稱帝了。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曹丕稱帝無需多言。

如不乘機登位,那他就只能繼承曹操的魏王爵位,丞相估計是很難了,朝廷反對勢力有可能迅速崛起,變數太大,一不留神曹操就族滅了。

劉備為什麼在曹丕稱帝后就火急火燎的稱帝?

因為不稱帝不行了,孫權此時上表曹丕稱臣,曹丕封他為吳王,同時封劉璋為益州牧(被劉備流放到公安,後荊州爭奪戰中被孫權搶到了,送給曹丕)。

天下這下都是曹丕的了。

劉備是什麼?是個不被承認的,奪同宗兄弟基業的土匪。

劉備沒辦法,只好謊稱漢獻帝被曹丕殺了,他要繼承漢室社稷,與曹丕勢不兩立。反正他也不可能見到漢獻帝,見到了也可以說是假的。

至於孫權,他稱帝晚,有三個原因。

第一,劉備稱帝前後這個節骨眼上,孫權搶了荊州,殺了關羽,後來夷陵之戰跟劉備把樑子結深了。

第二,跟曹丕關係也很一般,名義上孫權這個吳王,是曹丕的臣子,跟實質上還是兩國的關係,魏吳兩國一直在合肥激戰,同時合肥才是三國爭霸的主戰場,諸葛亮北伐其實是小打小鬧,配合孫權的。

第三,吳國內部匪患嚴重,一直要重兵來剿匪,兩次奪取江夏,都是搶點錢物就走了,因為實在是分不出兵來鎮守,所以劉備才能借到荊州,你不借他也未必有兵守。

直到八年後,諸葛亮肅清了蜀國政壇,隻手遮天,鑑於諸葛亮(及之後的接班人)全部都是親吳派,兩家關係好的很,同時吳國內部也被孫權整治好了,魏國這杆破旗也不用再扛了,奮鬥了這麼多年,手下的兄弟們也該升官了,所以登基的時機此時才真正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