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裡面有句話“貪如狼,狠如羊”,司馬遷說“狠如羊”是什麼意思?

軒轅境飛


這個問題有意思。

當年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軍,范增為末將,去救趙(不是戰國七雄的趙國,是張耳扶持起來的趙國)。項羽建議宋義立刻與趙國裡應外合攻擊秦軍。

宋義認為項羽就是個武夫,在用兵方面不如自己,就下了一道命令,要求大家聽從自己,並說“其猛如虎、貪如狼、狠如羊,強不可使者,皆斬之”

說的就是項羽。

這就有個疑問,猛如虎、貪如狼都好說,為什麼很如羊。

這方面歷來有不少解釋:

其中一個就是羊本來就狠啊。羊吃草在沒有草的情況下都是連根拔起來吃的。農業有諺語:“牛食如澆、羊食如燒”就是羊吃草就跟火燒過一樣。你說這不狠嗎?(個人覺得其實主要是山羊吧)。

第二個解釋就是最早的史記版本寫作“很如羊”

宋朝以後,很就和狠通用了。

很就是狠的意思。

但是在司馬遷那會,卻未必。

《說文》上解釋“很,不聽從也”也就是倔強和頑固的意思。

宋義是罵項羽倔強,不聽話的意思。

這麼一來就說得通了。


錦翼


《史記》有云:其猛如虎、貪如狼、狠如羊,強不可使者,皆斬之。

這句話出自項羽本紀,也是對項羽性格描述的一段話。說的是項羽為人兇狠,且喜歡與人爭強好勝。項羽虎狼之性格,也是他能夠在亂世立身的根本。

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倒也說的過去,畢竟如狼似虎是那個年紀該有的霸氣。可是為什麼會有羊亂入呢?而且還形容羊非常狠!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在農村生存過,若是有過這種經歷,仔細回憶一下村中的羊打架。

其實村裡的許多動物都會打架,比如老鼠打架、螞蟻打架、公雞打架、貓狗打架等等,甚至連慵懶的豬都會打架。這些動物打起架來雖然也有頭破血流,但是大都是點到為止。

唯獨這羊打架,卻是與眾不同。

春天到了,正是動物發情的季節,空氣裡瀰漫著躁動的氣息。雄性動物們,紛紛離開自己的巢穴,開始追求異性,公羊也在其中。


在一個群體裡,母羊的數量往往都是少數。數量眾多的公羊,為了維護下體的張揚,不得不為自己的幸福而戰。

經過數輪爭奪戰,最終只有兩隻公羊站在決賽席。如果你仔細觀察公羊的眼睛,你會發現每隻眼裡都有一個金黃色的一,嗯,那就是羊標誌性的長方形瞳孔。

站在決賽席的兩隻公羊,往往雙角豎起,目呲欲裂。經常在對手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便已經發起衝鋒。四角相抵,八蹄蹬地,兩具肥羊的軀體拼命向前拱。

忽然,兩隻羊分開,忽而又懟在一起。幾番來回下來,兩隻羊的羊角幾乎斷開。即便是這種情況,只要兩隻羊都不認輸,戰鬥就依然在進行。。。

直到有一隻羊認輸,輸了的羊,不僅失去了交配權,還會受到所有的羊歧視。

之所以會說羊喜歡鬥狠,是因為它們的確只在窩裡橫。倘若來一隻狼,羊立馬就會認慫,窩在那裡一動不動。古人正是因為看到羊的這股狠勁兒,方才將之形容項羽。

然而,後面還有一句:強不可使者,皆斬之。什麼意思呢?太牛逼不為我所用的人,那就殺了吧。


祗樹


自古以來就有狼性貪羊性狠的說法。羊的牙齒沒有切斷草根的功能,所以吃草時是連根拔起,羊群過後草場光禿禿的,很多草原就是牧羊過度慢慢變成了沙漠,所以遊牧民族需要不斷遷徙讓牧場慢慢恢復,趕上雨水較少的歷史時期草場植被貧瘠,牛羊繁殖驟減,為了活下去遊牧民族只能進攻農耕民族獲得糧食


戎馬關山過橋東


史記。酷吏列傳,司馬遷為了批評一些兇狠殘酷的官員,特意做的描述,比如說張湯,杜周等等,主要還是為了諷刺漢武帝,重用的都是殘酷霸道的官員,治理百姓如狼牧羊,兇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