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目前的手機處理器能否比得上當時阿波羅飛船使用的電腦計算速度?

龔一鳴


從速度上說,完全可以。

這是阿波羅11號的處理器,55瓦,處理速度2.048MHz。

而我們現在常用的手機呢?以蘋果A12處理器距離,它的處理速度達到了2.49GHz。

注意,阿波羅飛船的處理速度是M赫茲級別的,而現在手機的處理速度達到G赫茲級別。

兩者差了1000倍。

如果忽略前面的2.048和2.49的差別,完全可以說,現在的手機處理器,比阿波羅飛船用的計算機要快1000倍。

那手機處理器能用到飛船上嗎?答案是不可以。

宇宙中有大量的高能粒子,可以穿透非常厚的保護層。以現在的14納米、28納米的製程放到宇宙中,只要有一個高能粒子打上來,很容易就會改變CPU的狀態。比如把0變成1、1變成0。這種變化很可能是致命的。比如如果用1表示開發動機、0表示關發動機。萬一發生了隨機的變化,後果會非常嚴重。

我們在大氣層內,這些粒子大部分都被地球的磁場阻隔,或者被大氣層吸收,所以我們可以比較放心的使用手機的芯片,但如果飛船要使用製程這麼小的芯片,就需要非常厚的保護層。


章彥博


一般來說,沒有太大問題。除非你的手機中了病毒。

我們只要稍微回顧一下歷史,就會知道歷史上那些著名的計算機,在現在看來,不過爾爾。

這可能是科技產品的宿命。

早在上上個世紀,1889年的美國,科學家赫爾曼·何樂禮就研製出了製表機,用以儲存計算資料。而且是以電力為基礎的。這要算是最早的計算機原型了吧。

到了1930年,首臺模擬電子計算機,還是在美國誕生。

此後,計算機一路發展。

但直到二戰的時候,計算機的發展,也不盡如人意。今天,我們的程序員在程序中,經常發現一種叫做BUG的東西。這東西可以說,是計算機的程序軟件的大毛病。

據說,BUG是一種小飛蟲,在電子管數字機(第一代計算機)還有好幾個房間那麼大的時候,這種小飛蟲只要飛進電子管裡,就可以引發計算機系統崩潰。

在二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如果各種導彈的軌跡,能夠被迅速計算出來,幾乎能大大改變戰爭的進程。所以,那時候程序員(如果算程序員的話),消除BUG最好的方法,就是隨時消滅可能飛進電子管裡的小飛蟲。

即使後來到了,阿波羅登月的時候,其專用大型電腦的效率,可能還是不如後來的高檔個人電腦。但在那個時代,已經節省了很多人力。

另外,算力越強大的電腦,耗能相對也越大。

所以到了後來,大概是為了節能,會有意識取消不重要的運算。

就是用於登錄火星的火星車,其配置也不過如下

處理器型號:IBM RAD 750 processor (PowerPC Architecture)
主頻:200 MHz,二級緩存: 256 KB,生產工藝: 150 nm
運算能力: 266 ~ 400 MIPS (Atom 處理器為 3300 MIPS)
晶體管數量: 1000萬,滿載負荷: 5 w

綜上所述,智能手機的處理器,基本完敗過去橫絕一時的老電腦。科技的進步,的確讓前浪死在沙灘上。


鎂客網


實在難以想象,竟然是由一群完全不懂計算機原理的文盲在這裡給些讓人啼笑皆非的答案,呵呵。

先和您解釋原理,之後我們再給出答案。手機CPU和航天器(包括現在的民航客機,戰鬥機等等)的機載處理器是完全不同的計算芯片。手機處理器強調的是對於圖像及通訊信號的處理能力,用技術語言說是,確定函數關係下的編譯與解析。而航天處理器在設計時的核心目標是強化在複雜的多參數環境下,解決系統方程優化解問題的能力(現在的大型機也是這個設計思路)。兩者的區別是從指令集開始就不同的。

來一個形象的比喻,我們可以邀請一位說英語的美國數學家來解決一道中文寫成的高中物理題,他應該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完成這一工作,但顯然效率不會太高,並且他無法發揮他的全部實力。

綜合各種因素,以及因為設計理念不同帶來的效率損耗。由於諸如計算速度的質變,並行運算技術,多級緩存技術,緩存訪問速度等等由於代差帶來的性能上的巨大進步,現代手機的處理器可以完美滿足當年的航天器對於計算能力的需求。


月光和城堡


我是科技數碼隨時答,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要知道阿波羅飛船使用的電腦的參數是多少呢?CPU是16位,主頻2MHz,包含一個2K的RAM和36K的ROM。

2MHZ是什麼概念呢!其實就相當於1G=1024M,那麼你想一下,你現在手機的主頻是多少,我們就按照高通驍龍845處理器的2.8GHZ,主頻來計算的話。那不知道要強過多少倍啦!

不過話說話來,現在的科技發展越來越快。雖然不管現在的電腦還是手機,主頻一定超過了當時的技術。

現在的處理器雖然能超過當時的技術,但是畢竟飛船需要的不僅僅是電腦計算速度。

不過這樣的事情還是想想就好,不過隨著現在超級計算機的誕生,雖然我們平時使用的手機和電腦可以滿足日常的需求,但是飛船升空這種事情現在必須有超級計算機來完成啦!使我們不可想象的。

綜上訴述,當時的科技包括計算機的發展,也只能是當時那樣的配置,不過說明的一個問題就是雖然計算處理器速度不是很快,但是恰恰說明飛船需要的不僅僅是計算機的能力,更需要的是人們的智慧和人類大腦裡面不可以估量的潛力。


科技數碼隨時答


頭條現在的大數據系統已經發展到“心靈感應”了,今天剛和一位同時討論此事,沒想到晚上就推薦這個問題。看似高大上的阿波羅飛船,其主機運算能力應該比不上如今最簡單的計算器。相關技術數據各位答友都說得很清楚了,我就說說當年的電腦與如今手機相比的幾個感受。

本人第一次接確電腦是1993年高中時,當時學校有一個電腦機房,其中4臺是裝有286處理器的電腦,這4臺可是老師的寶貝,輕易不讓我們碰。還有十幾臺是中華學習機和蘋果機是可以隨便用的,老始教我們輸入一些命令,可以在屏幕上生成一些圖形,比如說三角形之類的,反正極為簡單。除此以外,我也不知道當時還能用這些電腦幹什麼。

1997年讀大學時,學校開始讓我們使用電腦,還是“X86”處理器的那種,用電腦學簡單編程,最重要的是學習五筆打字,當時沒有現在的U盤之類的閃存,拷貝文檔用一種5.25英寸的軟盤。

2001年參加工作後,單位是一家縣級電視臺,配了幾臺電腦,20年前電腦用的486或586的處理器,這玩意可比阿波羅登月飛船用的東西晚30年。不過對比手機的處理器,運算速度和處理能力還是落後的不行了。當時已經可以撥號上網了,我們偷偷在晚上用電話撥號上網,上新浪聊天室,後來開始有了QQ。這時拷貝文件升級了一點,用的是3.5英寸的軟盤。過去無論是運行的程序還是一個網頁都比較簡單,沒有那麼多花花綠綠的東西,所以並不感覺慢。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老婆在2006年買了一臺電腦,處理器是當時很流行的“賽揚”,多少代的暫不清楚,五、六年前偶爾還可以用一下,只是慢一點,近兩年想打開一個網頁,就和死機一樣,CPU使用率高達98%。效率與速度已遠遠低於目前500元的智能手機了。

前面說的老電腦閃存用的3.5英寸軟盤,容量只有1.44M,放一張圖片都放不了,只能存一些文檔,或者當時流行的“卡巴斯基”殺毒程序,有時電腦中毒無法啟動時,插入軟盤在DOS狀態下殺毒。可是現在最便宜的智能機,內存達到16G,運行內存2G,輕易甩開5年前又重又笨的PC機。更不用說50年前阿波羅飛船的主機了。


華哥雜談


你是開玩笑吧?阿波羅計劃登月用的電腦就不要說什麼驍龍了,你手機上隨便任何一個什麼控制器都吊打它。現在任何電子錶,計算器之類的都比那個強。

那時候的計算機是用khz計算速度的(注意是計算機,不是處理器,因為還沒有半導體芯片),編程是人工把程序轉換成0和1輸入電腦的,內存是用可以看見的細線繞出來的線圈,一大圈線是一個比特,總共都不到1kb。沒有顯示屏幕,圖形顯示根本是不可想象的。那時候NASA監控中心那些顯示器是用物理方式在視頻上疊加信息的明白麼?就是說用一個電視接收器,連接一個顯示屏,用另一個顯示屏顯示文字信息,通過光學手段把這兩個圖像結合起來,再用一個攝像機對著結合的圖像錄製傳輸到控制中心的某臺顯示器上。就是這麼暴力。

有人在評論裡說可靠性,可靠性固然是因素之一但是那時候就算不考慮可靠性也造不出個現代計算器的能力。如果說現代軍備/航天設備的話確實是因為可靠性,實際計算能力和民用設備相比極低。這些東西開發週期也常動不動就是十年幾十年所以等全部開發完成以後計算部分已經完全過時。如果你覺得F22什麼同時追蹤幾個目標很牛b的話現代隨便找個3A遊戲複雜程度就吊打那些,成千上萬個目標都沒問題。


1096bimu


普及一下基礎知識吧:世界上第一臺通用計算機“ENIAC”於1946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發明人是美國人莫克利(JohnW.Mauchly)和艾克特(J.PresperEckert)。美國國防部用它來進行彈道計算。它是一個龐然大物,用了18000個電子管,佔地170平方米,重達30噸,耗電功率約150千瓦,每秒鐘可進行5000次運算,1955年10月2日,ENIAC宣告“退役”。第1代是電子管數字機(1946—1958年),第2代是晶體管數字機(1958—1964年),第三代是集成電路時代【1959——1970】。阿波羅工程,是美國從1961年到1972年組織實施的一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目的是實現載人登月飛行和人對月球的實地考察,為載人行星飛行和探測進行技術準備,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項成就。阿波羅計劃始於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結束,歷時約11年,耗資255億美元。從時間節點看看,阿波羅登月計劃正處在晶體管向小規模集成電路過度 時期。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期intel試製併成功推出處理器4004,此後又有公司推出了比較聞名的z80系列,接著又出現了著名的6502cpu(最著名的就是今天蘋果電腦的鼻祖——apple-2電腦;此後根據這款cpu開發出來多款遊戲機,比如任天堂紅白機、小霸王等等)。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intel又相繼推出8088、8086cpu。


依舊998


根據題主的問題我的答案是:論計算速度手機芯片可以秒任何現代航空器的計算芯片,更不要說阿波羅時代的了!

但是論穩定性,呵呵!

航空航天級的運行程序是絕對不允許有bug 的!現在的手機卡死,發熱,app閃退在航空器上是致命的!整個航空器動輒幾億美金不能因為一個芯片而停止工作。

前段時間日本x射線衛星“瞳”就是因為一個程序bug導致在姿態調整時執行了相反的操作導致整個衛星報廢!18.6億呵呵


殺手家輕鬆


俄羅斯《消息報》10月8日報道稱,英國一位記者此前在《泰晤士報》撰文稱,俄羅斯“聯盟號”火箭的運算能力(computing power)不如蘋果手機。


報道稱,惠特爾此前曾在《泰晤士報》上撰文稱,他是“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基地)和蘇聯技術”的粉絲。但他補充道,隨著蘇聯的解體,俄羅斯的航天技術“未曾得到任何改善”,俄羅斯只升級了“聯盟”號火箭的電腦系統,但該系統的運算能力“仍然很小,比蘋果手機還不如”。

當地時間10月7日,俄羅斯駐英國大使館在推特發文,回應英國作家吉勒斯•惠特爾(Gilles Whittell)有關俄羅斯“聯盟”號火箭的運算能力不如蘋果手機的言論稱:“既然如此,或許,惠特爾能夠藉助於蘋果手機飛入太空,而不是‘過時的’‘聯盟號’。”


聯盟號飛船是前蘇聯設計的一款載人飛船,該系列飛船自1960年代首飛,目前仍在使用,是世界上服役時間最長、發射頻率最高,同時也是可靠性最好的載人飛船。

據瞭解,其原設計目的是作為前蘇聯載人登月計劃中的地月往返工具,然而,由於蘇聯後來取消了登月計劃,聯盟號的活動範圍就此被限制於地球軌道。

2011年,隸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航天飛機全線退役後,聯盟號飛船成為了宇航員往返國際空間站的唯一運輸工具。

那麼,是不是真的就如英國作家所說的那樣,航天飛船的運算性能不如一部iPhone呢?小編認為答案是肯定的!


別說是幾十年前設計的聯盟號。即便是現在,大家在看一些航空和航天領域的主控芯片指標時經常會發現主控芯片的主頻非常低(相對於PC),一方面是由於功耗方面和芯片抗輻射方面的限制,一方面也說明實際上一般航天器的飛控計算機對芯片的計算能力的要求並不高。它不像PC或者手機的芯片一樣,進行多種任務的負責運算。


天冷多穿衣309


這個問題很簡單,但是做過測試,阿波羅登月的計算機運算能力和一張帶音樂的生日賀卡上的芯片計算水平相當。

這個闡述了一個人生哲理。就是😊任何事想做都有機會成功。外部條件可以創造




很多年輕人還沒做事就一堆理由。是藉口。

告訴大家一句勵志的話:

‘’做一件事就去勇敢做,不要考慮失敗,失敗是前進的基石。不做一件事就不做好了。不用告訴自己有什麼什麼原因所以做不了。‘’

人類的偉大在於挑戰一切以前以為不可能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