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心理疾病?

犀利的小魚兒


作為一名精神科醫生,我想說,

判斷一個人是否有心理疾病是一個非常需要專業而且嚴謹的過程,如果懷疑自己或者身邊的人情緒、行為有一些障礙,不要妄下結論,建議他去進行專業的問診,由醫生來做診斷。

那麼,醫生是怎麼做的呢?

因為疾病的確診,對患者會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

從初診到確診,可能要經過3-4個步驟的檢查,進行佐證和排除,這是一個嚴謹的過程。

1. 問診,得出初步結論。比如可能常常會問到:

  • 來訪者的主訴以及來訪原因;

  • 生活中各方面的表現,對應症狀;

  • 這種情況出現了多長時間;

  • 最近的作息、生活規律;

  • 生活中是否遇到應激事件;

  • 社會功能是否受損(能否正常的工作、學習,社交)

  • 家族是否有患病史

......

2. 填量表。一些症狀評估的量表可以有助於醫生對病情嚴重程度有量化的參考,但也不能作為診斷的依據。

不同的心理疾病有各種不同的症狀,經過長時間的科研總結,歸納為不同的量表,來輔助驗證。一般心理醫生會根據量表評分,輔助判斷是否患有心理疾病。

比如說判斷抑鬱症常見的量表有:Zung抑鬱自評量表(SDS)、

Beck抑鬱問卷(BDI)和漢密爾頓抑鬱量表(HAMD)。


3. 物理性檢查,輔助診斷或者排除其他疾病、物質濫用等。

心境障礙患者可能會出現多種生物功能的紊亂,比如說躁狂患者的腎上腺素水平可能會出現變化,需要通過輔助檢查進一步佐證;

另外,有些心境症狀的產生可能與軀體疾病有關。

比如身體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可能會引起失眠、多動;

心臟病可能會有心慌的症狀,或者服用性分類的藥物、催眠鎮定藥物,常常有患者懷疑自己是焦慮症。

單一的症狀不足以說明是否患有心理疾病。

4. 結合多年的臨床經驗。

許多情緒障礙都不是單一存在的,在特定的人身上也有不同的症狀,比如北美有所謂的“多睡性抑鬱症”,病人的睡眠不但不減少反而增多。許多心理問題可能會有伴隨其他的問題,比如焦慮症可能常常伴隨強迫,等等,是否有相關重合的問題。

情緒不是心理疾病的專屬!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緒。

情緒亢奮≠躁狂症,低落≠抑鬱症,焦慮≠焦慮症,這些都是正常而且常見的情緒,而且我們也需要它們。

試想如果我們不會焦慮,也許考試前還天天打遊戲,不知道複習。

但是否被判斷為心理疾病,有一個度的把握。

判斷一個人是否有心理疾病,和判斷人們是否得了流感、腸胃炎這種生理上的疾病一樣,需要科學嚴謹的診斷。所以說,像那種看網上說“洗十遍手就是強迫症”“有自殺的念頭就是重度抑鬱症”就對號入座,這是不科學的。


給自己下了診斷書,然後呢?

判斷是否患病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如何解決它,不要本末倒置。

如果真的懷疑自己可能有某方面的行為、情感障礙,正確的做法是去找專業的醫生幫助,醫生會幫你找出情緒裂縫的源頭所在,通過臨床經驗避免社會或軀體危險的發生。


人生不僅僅由快樂組成

我們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件,情緒有時候會失去控制,甚至會無法感受到情緒。但是我們得學會接納每一種情緒,並能夠合適的轉化。

生活伴隨著快樂和痛苦,如果能夠很好的轉化,控制它,這樣才會更好更快樂的成長。

我是彭旭醫生,目前在安忻睡眠門診出診。

如果你需要幫助,通過好大夫搜索:彭旭,可以聯繫到我。


安忻睡眠


如何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心理疾病?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的回答分析如下:

1. 常說心理健康,是指一個人沒有心理疾病。那麼,所謂的心理疾病,不同於生理疾病,其主要是由個體內在精神因素(準確地說是大腦中樞神經控制系統)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會間接地改變一個個體的性格、三觀以及情緒等等。而根據對心理健康的定義,按照程度的不同,將個體心理問題劃分成了三類:發展性心理問題、適應性心理問題與障礙性心理問題。前兩者的嚴重程度我們可以歸為心理問題,而後者則可以稱為心理疾病。

2. 心理問題比較常見,比如情緒消沉、心情不好,焦慮、恐懼等等情況,短期問題較為常見。而心理疾病則是長期且嚴重影響到個體日常生活的問題。

3. 那麼要判斷一般的心理問題還是嚴重的心理疾病的話,其實是可以通過幾方面來進行判斷的:

a. 情緒反映強度。前者常表現為由生活或工作壓力等因素所產生的內心衝突,從而引發的不良情緒反應;後者則會體驗到極其痛苦的情緒,造成心理障礙;

b. 體驗持續時常。前者持續時間為間斷的1-2個月,後者則超過2個月,乃至半年,無法自我調節。

c. 行為受理智控制程度。前者能夠有一定的控制,不是常態,基本可以正常維持生活與社交等,但效率會下降;而後者則會有強烈的反應,甚至失去理智控制。

所以說,要判斷一個人是否有心理問題還是心理疾病,主要可以通過以上幾點來判斷。


那麼對於題主在描述中提到的具體現象:在一個人的時候情緒低落,不像白天人們見到的樣子,很陰沉很低落。我們可以初步判斷為心理問題,而這樣的狀況很類似於心理學上提及的“高功能抑鬱症”。

高功能抑鬱患者,不同於一般的抑鬱病患者,他們不會感到無助或是顯而易見的情緒低落,但是也同樣會對個體本身的生活帶去影響。而這類人其實就跟題主說到的一樣,白天能正常上班上學,但是完成這些事情之後,似乎他們就會變了一個人似的,給自己尋找一個角落,獨自待著。當然這僅僅是初步判斷,如果要準確地判斷該個體是否有心理問題或是心理疾病,首先要看其生活狀態是否有所負面的變化,再進行具體的確認。

以上。祝生活愉快!

以上內容為【每日談心·鄭燕雲】原創,轉載請聯繫。


每日談心


親我是一個醫生診斷為焦慮障礙的人以有九年時間了,今年63歲每年都會犯幾次,但犯病時都是受到刺激,或生氣,或突然聽到自己非常熟悉的親友,過逝我就會鑽牛角尖總是想這件事情,有時自己身體某個部位不舒服,吃藥檢查,輸液,吃中藥都不會有一點好轉,我就會天天想這件事,如果身體好的時候一切症狀都沒,好人一個這是什麼原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