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申論熱點:答好掃黑除惡的“綜合試卷”


社區申論熱點:答好掃黑除惡的“綜合試卷”

|背景鏈接*

因村民反映汙染問題,派人深夜強行拆除其房屋;開賭場非法牟利,再以賄賂、造假等方式當上村支書和村主任;花力氣美化包裝自己、搞形象工程,背地裡卻用毒品控制村兩委成員……前不久,河北石家莊警方打掉一個橫行鄉里的涉黑組織,幹部群眾無不拍手稱快。

[提出觀點]

安定有序、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可說是基本的公共產品。今年初,全國吹響了嚴厲打擊黑惡勢力的號角,展現了徹底剷除黑惡勢力的堅定決心,這對純潔黨員幹部隊伍、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社會風氣為之一新,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綜合分析]

“村霸”是農村的毒瘤,不僅直接損害人民群眾利益,也危害公平正義和社會穩定。這些“眼前黑”“身邊腐”,就是百姓的“切膚之痛”。“村霸”不除,農村難安。建設美麗鄉村,掃黑除惡是維護公共安全的必答題,也是大國治理的思考題。打擊基層黑惡勢力,不僅需要執法的力度,更需要激發基層治理的智慧。必須向“村霸”亮劍,打掉一些人的囂張“霸氣”,樹立清風正氣,還鄉村一片清朗天。

諸如“村霸”等黑惡勢力成為難以治癒的頑疾,其原因在於基層涉黑組織往往攀附地方政治、經濟資源,頭頂“保護傘”、手握“搖錢樹”。有些壯大後的黑社會組織還能“自我洗白”,“轉身”成為合法組織。另一方面,執法力量短缺難以形成有效威懾。我國地域廣闊、人口基數大,越是到基層,公共資源特別是維護公共秩序的執法資源就越顯相對欠缺,難以對涉黑組織形成有效震懾。

[參考對策]

掃黑除惡是法治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必須嚴格依法進行。掃黑除惡要以督導保障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始終在法治軌道上運行,沿著正確方向深入開展;要依法嚴懲,嚴守法律政策界限,嚴格依法辦案。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不是運動式治理,更不可能無所依憑,只有遵循明確的法律規範和程序要求,才能體現執法的嚴肅性、展現法律的權威性,最大程度發揮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政治效能和社會效益。

需要多個部門整合資源、優勢互補,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開曝光5起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典型案例。這些案例啟示我們,掃黑除惡不單是一道如何懲治犯罪、維護治安的考題,更是一套整肅貪腐、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完善基層治理的綜合性試卷。答好這張試卷,需要行政、司法資源相互配合,需要上級組織、下級單位協同並進,需要多個部門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只有建立起符合法治要求的現代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才能讓平安幸福的陽光照亮社會的每個角落。

打蛇打七寸,治病要除根。改良基層治理土壤,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是剷除黑惡勢力的治本之策。根據中央出臺的有關鄉村振興戰略的頂層設計,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建設法治鄉村,提升德治水平,才能有效淨化基層政治生態,防止黑惡勢力反彈回潮,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