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无法胜任岗位工作要求的管理和法律风险控制

谈谈无法胜任岗位工作要求的管理和法律风险控制

在现实的企业管理实践中,会出现各种清醒的员工行为无法胜任工作岗位要求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Ø 真实能力足够胜任,态度不够认真;

Ø 真实能力勉强胜任,态度不够认真;

Ø 真实能力不足胜任,态度很认真;

Ø 真实能力不足胜任,态度不认真;

结合个人多年企业实践工作经验,但凡涉及到员工表现不佳,无法表现出岗位所期望的工作行为时,都是员工潜在问题、管理问题、团队问题、主管问题等问题浮出水面的显性特征。

作为人力资源工作者,当出现员工工作行为表现不佳的现象,千万不要着急下结论,未必都是员工本身的问题,也许是各种管理问题的矛盾尖锐化得体现

。当然人力资源管理者会耐心的和员工本人沟通,交流情况;也会和相关主管进行沟通了解工作实际情况;但,你会发现各说有各有理,犹如进入家庭纠纷一样,实在用道理无法解释和澄清。不排除个别矛盾焦点非常明确的情况,大部分情况都很让人挠头。一边是主管,公司的关键员工,如果不考虑关键员工的感受和威严问题,那日后这个关键员工也很进行日常工作管理;如果过于考虑关键员工的感受,忽略了管理方法和方式的问题和弱点,那等于助涨了不合适的管理行为继续发生。

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采用PIP(员工绩效改善计划和流程)来对双方进行约束和规范,从而体现人力资源的专业性和公正性,让员工和主管心服口服,保证组织原则第一,组织文化第一。

1、 制定PIP

谈谈无法胜任岗位工作要求的管理和法律风险控制

谈谈无法胜任岗位工作要求的管理和法律风险控制

2、 辅导计划

谈谈无法胜任岗位工作要求的管理和法律风险控制

3、 绩效回顾

谈谈无法胜任岗位工作要求的管理和法律风险控制

4、 人事决定

当以上三步做完了,到底是能力问题,还是态度问题,还是管理者自身问题,都会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可以进行如下人事安排:

Ø 真实能力足够胜任,态度不够认真;

如果进行态度改善,也通过PIP,正常使用

Ø 真实能力勉强胜任,态度不够认真;

如果通过PIP提升了能力和业绩,态度也端正了,正常使用;如果既没有解决能力问题,也没有解决态度问题,那就需要进行转岗,甚至解除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关系。

Ø 真实能力不足胜任,态度很认真;

此种情况,多数很难实现能力和技能上的快速提升,大部分进行转岗安排工作,如果不能够接受,也需要解除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关系。

Ø 真实能力不足胜任,态度不认真;

此种情况,PIP流程失败概率最大,基本做好解除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关系,进行人员替代的准备工作。

Ø 主管不具备良好人员管理能力和态度

如果PIP流程中,主管表现不佳,无法清晰知道和提升员工能力和技能,需要考虑主管的调整、工作再安排,也包括终止劳动关系的可能。

以上4个步骤和流程,可以确保解决看起来纷繁复杂的人员管理乱象,最大程度的展现HR的专业水准,最大限度的保证公司文化的重要性。也在客观上塑造良好的人员管理的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